境外媒体11月3日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访问拉脱维亚并出席在里加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16+1”)领导人会晤。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近四分之一。中国前驻拉脱维亚大使姚培生表示,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主要着力点的“一带一路”建设,将提升中东欧国家的国际地位。
据澳门《新华澳报》11月3日报道,自中国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取得了包括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中欧班列”等早期收获。中国已与7个中东欧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有专家预计,此次李克强出访将与拉脱维亚签署备忘录。
而此次里加会晤的主题是“互联、创新、相融、共济”,包括“波罗的海铁路”项目在内的交通互联互通也是会晤看点。
另据《克罗地亚全国新闻》网站11月4日报道称,克罗地亚政府当日宣布,总理安德烈·普连科维奇5日将访问拉脱维亚,并出席在该国首都里加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在里加停留期间,普连科维奇将会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并出席其他大量双边会议。
据报道,“16+1”会晤机制是中国的一大创举,北京提出这一机制是为了改善与中东欧16国在投资、运输、金融、科学、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合作。中东欧16国(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中的11国是欧盟成员国,而且还有5国属于东南欧国家。拉脱维亚外交部称,中国已确立与这些国家合作的三大优先领域——基础设施、先进技术和绿色技术。
这一机制的首次领导人会晤于2012年在波兰举行。中国当时宣布了关于促进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12项举措。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几届会议分别是在布加勒斯特、贝尔格莱德和中国苏州举行的。
此次在里加举行的领导人会晤将通过《里加指导方针》文件。预计,中东欧16国还将与中方签署一系列双边协议。在会议间隙,还将举办一场商务座谈会及中东欧国家一流汉学家会议。
捷通社11月2日报道称,捷克总理索博特卡将出席本周末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其计划讨论的重要议题将涉及金融服务、航空和农业领域。同时,他还将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陪同索博特卡此行的企业家将出席相关的里加论坛。
捷克总理办公室称,定期举行的“16+1”领导人会晤旨在确定与中国的战略合作领域。在此次会晤之前,索博特卡总理已经出席过两次这样的会晤。索博特卡总理早些时候曾提出,布拉格可能成为中国在欧洲的金融中心。今年3月,捷中两国元首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