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一雷达是美日隐形战机的克星,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颠覆者
2017-01-22 08:31:42
第一批部署在海外的洛马公司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已经到达其在日本的驻地机场。美国媒体认为F-35常驻亚洲不仅凸显了美国对亚洲以及对美日安全同盟的承诺,也是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实力的一种威慑。将来随着中国防空体系越来越强大,F-35等隐身战机将成为在战争中唯一能渗透进中国领空的手段。不过虽然F-35等隐身战机有规避雷达能力,但它在中国将会遭遇到极大的挑战。
因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研究如何的对抗隐身战机,并部署形成了一个反隐形网络,也成功的发现过美军F-22战机。但美国认为中国的尖端反隐形系统目前只能发现隐身战机,但要锁定却比较困难,因此技术并非十分圆满。
据去年来自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中详细描述了他们的试验,试验首次表明一种新兴的量子雷达技术可以探测到此前无法探测到的信号。这项技术利用非常“轻柔”的方法反复测量次原子微粒的量子态,对于极弱信号的探测,比如隐形飞机的雷达特征,可能格外有效。因为量子雷达接收系统噪声基底极低,相比传统雷达的接收机噪声基底如果够降低若干个数量级,理论可以远程探测敌人的隐身战机。
此外,即使对方隐身战机发出虚假信号进行伪装,量子雷达也可轻易发现欺骗过程和敌方的干扰行动,并对目标飞机做出准确判断。不过专家指出,目前各国的量子雷达试验基本处于原理样机状态,这意味着中国量子雷达即使未来能够量产,那么他的对手很可能不会是如今的美军主力隐身战斗机,而是隐身能力更强的第六代战机。
目前并非只有中国在研发量子雷达技术,仅美国就有十多个团队在研究量子雷达的课题,但实质至今仍未能研究出探测距离超过20千米的量子雷达。而在2016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宣布,中国量子雷达技术的有效探测距离达到100公里,是境外量子雷达原型探测距离的5倍。这足以令美国很多科研团队深感震惊,美国认为中国已经把一些美国量子研发团队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现在隐形战机对中国的地区利益构成重大威胁。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相信终有一天基于量子雷达技术的地面固定雷达,机动和舰载雷达以及机载、弹载雷达将在中国全面开花。当然量子雷达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和实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大量的问题有待解决;不过相信终有一天中国的量子雷达将会成为美日隐形战机的克星,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颠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