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的战斗力强在哪里?

2022-05-16 23:34:30   

一次最新的大规模战争,再次显示轰炸机或者说是战略轰炸机,也包括准战略轰炸机仍然有不可替代的绝对地位。其实在二战以后,还保留轰炸机的国家已经很少了;到了21世纪,连英法都取消了自己的轰炸机项目,这样只要三个大国还有轰炸机群的常年设置。当然有一个东亚国家仍然有上百架的轰5存在,原则上也算是有轰炸机的全球第4家,不过轰5的载弹量、作战半径、突防能力还不如当今的大多数第三代战斗机,因此这种轰炸机群的存在只能算是聊胜于无。除了装备正规轰炸机的国家越来越少外,最近30年还有不少人认为,大部分轰炸机可以做的工作,已经完全可以交给多功能战斗机去兼职完成。比如过去1到2吨级的大型炸弹只能让轰炸机携带和投掷,而当今的三代以上战斗机。



其机体中轴挂点的最大承载能力普遍都有2吨或者2吨以上;而机翼重载挂点也大多数可以挂载至少1吨以上的物体;当三代机用上瞄准吊舱以后,投掷激光制导炸弹,有极高的命中率。而且战斗机在投弹完成后,还可以保留空战自卫能力;这种投弹后的格斗能力反倒是大型轰炸机普遍不具备的。由此可以得出现代战争中,原则上已经不需要轰炸机的结论。不过这种理论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当今的第三代战斗机已经可以挂载和投掷1到2吨级的炸弹;甚至部分体量较大的战斗机,比如F15和苏30系列,机体中轴线上甚至极限挂载能够达到3吨级;问题是如果需要投掷3吨级以上的炸弹,该用什么去投?有人可能说如果战斗机挂载不了3吨以上炸弹,不是还有各种导弹吗?实际情况是,



如果战斗机挂载不了3吨以上的大型炸弹,那么各种导弹其实也同样很难发射3吨级以上的大型弹头。虽然像SS18这种液体洲际导弹,其发射时的弹头体量最多可以到8吨级,但是这个8吨级的弹头并非单纯一个,里面其实是由十几个到几十个弹头和诱饵组合而成的弹头分配器。8吨级其实等于一个小飞船,里面大量地分导弹头和诱饵其实才是真正要落下后打击地面目标的真实战斗部。除了大型液体洲际导弹,大多数固体洲际导弹的发射总有效载荷的能力其实都低于3吨,有些型号甚至低于2吨。而大多数携带常规弹头的中程和远程导弹,其携带单个弹头的最大体量,几乎没有超过1.5吨级的。绝大部分单个弹头的全重其实都在1吨级或以下。这个体量也包括专门在短程弹道导弹上安装的钻地弹头。



根据最基本的牛顿定律可知,物体的动量和动能,除了和速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本身有关。对钻地弹这个弹种来说,如果最大下落速度很难再提高,那么其最大的穿透深度,就与钻地弹头的质量息息相关了。质量越大,对地面的穿透深度越深。比如用短程弹道导弹携带专门的钨合金钻地弹头打击地下加强防御工事,原则上只能瞬间钻透20米厚度的超强钢筋混凝土。虽然短程弹道导弹弹头落地的瞬间速度仍然有3马赫,但是下落的穿透体自重却最多只有一吨。而用下落速度只有不到1马赫的炸弹之母,却可以瞬间钻透30米厚度超强钢筋混凝土,这是因为虽然下落速度没有超音速,但是炸弹之母的全重却有15吨以上,足够比弹道导弹钻地弹头的穿透性还要强。

当今能投掷3吨以上到20吨级单个炸弹的只有专门的轰炸机。这是任何战斗机都望尘莫及的能力。何况战略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可以轻易地高达5000公里,经过空中加油可以高达1万公里以上,这是到6代战斗机都无法到达的极限数值。因此战略轰炸机配备超级炸弹,仍然是全球超强独有的实战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