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罕见预警 释放什么重要信息?

2016-02-18 19:52:41   

过去一周,当国人沉浸在自己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假日之中时,全球股市却遭遇了“黑色一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探。2016年我国经济开局似乎也并不顺利,节后首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发表对经济的看法时称,中国经济受到全球经济与多国股市的影响,正面临“很大的挑战”和“新的不确定因素”两重大山.

李克强还强调,在保持就业形势稳定的同时,必须要高度警觉,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稳”是中国经济的要义。“稳”或许代表了当局对经济理性的分析。因此,多数观点认为,在经济破除两重大山之前,中国需一定的“摸石头过河”时间来完成经济模式的转型,短期的产业升级阵痛是必然会出现的。

春节假日结束前夕,央行行长突然发声力挺人民币汇率,紧接着,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会议上,表明坚决捍卫中国经济稳定的立场和决心,这反应出,在全球经济动荡难安的大环境下,2016年我国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

目前,人民币汇率和A股动态,是牵动市场各方神经的焦点,但本质上,如何探寻新的增长模式,让我国实体经济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是我国上下所有人必须直面的问题。否则,人民币汇率将难以企稳,我国庞大外储将面临持续失血的局面。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1.2万亿换句话说,咱们中国人有着无坚不摧的适应性购买力,无论是传统购物,还是电商购物(俗称马云背后的女人们),都能想啥买啥,绝不手软。养肥4大国,日本 韩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新常态下新供给“瓶颈”产生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实则是经济发展带来需求改变后供给调整滞后。不时见诸报道的中国居民海外抢购,甚至买断货现象,正是中国有效供给不足的体现。曾经行销全世界的中国商品不可能突然因国际竞争力问题,变得自家市场也跌失。中国居民海外抢购现象,是国内需求不能被国内供给满足的表现,是总供给过剩下对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这种新供结“瓶颈”的实质,是供给不能及时适应需求的变化;但进一步,供给不能及时调整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需求变化太快,产业管制等体制因素约束企业活力,资产泡沫长期发酵摧毁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等。

生产和消费如同剪刀的两片刀叶,市场需求推动有效供给,进而带动企业创新,反过来引领市场需求。可以说,需求、生产与创新之间形成“三位一体”的关系。按照官方理论观点,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由“要素扩张”向“效率提升”的转换阶段,那么,如何提升效率?必须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创造企业充分竞争的环境,进而激励企业家的创新职能,推动效率的整体提升。但这一切仍立足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基础上。

总体上,与其说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矛盾,不如说存在政府与市场间对立的矛盾。正是由于多年来,政府(而非市场)控制着社会财富分配模式,并且,掌控着信贷和要素资源,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逐渐积累下一系列的弊端。

中国经济运行的困境,不在于人口红利消失、产能过剩、杠杆过高等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根源在于社会缺少干实业风气,仅有的创业氛围,也是在充斥着概念创造和快速上市的造富故事中演绎。中国改革开放已进行了 30 多年,前20 余年的民营经济领域(改革初期,国有经济还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传统的“实业兴邦”思潮是社会的主流,民间资本发源地浙江的“四千精神”为全社会所盛誉;

从03年开始房地产行业火爆在全民炒房的时代大潮推动下,中国大规模经济资源被房地产领域所裹挟,众多企业纷纷放弃生产参与炒房的大军,高企的房价和地价,虽在短期内促成一批土豪大军,但同时则对中产阶层构成逆向绑架。更严重的是,中国传统企业的企业家精神被消磨。因此,当前中国经济步入转型调整期,也是倒逼中国企业家重新探寻灵魂的时期。

这种局面不但加剧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且使得经济行为短期化,创新导向不足,增大了经济波动性,客观上形成了当前所谓的“产能过剩”和“杠杆过高”局面。

可见,解决中国增长后劲,激发经济运行活力,扩张需求的基础,是要在全社会重新形成从事实业的氛围!,只有改变政府主导经济模式,削减产能、解决僵尸企业来给民营企业市场资源,还有大幅度减税刺激内需消费,完善市场环境重新培育中国企业家精神这是解决中国“有效供给”不足的根本,也是供给侧改革最核心之处。助推中国经济打翻身仗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