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特朗普亲手撕毁伊核协议,非要戴上“战争总统”桂冠?

2018-05-10 07:25:50   



特朗普果然兑现了他的“承诺”——就在刚刚,他正式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朗的制裁。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说:“我宣布,美国今天将退出伊核协议。”他还称伊核协议是一个“糟糕的”单边协议,“过去没有带来和平,并且永远不会带来和平”。
这意味着,发生在美国、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相互较劲,极有可能从口头讨伐向实际行动转变——一场在域外大国插手下的地区强国间冲突,看似难以避免。


美国:这个单边政策彻底结束了
特朗普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令人意外。在他看来,这个协议未能有效阻止伊朗核导能力的发展。他甚至认为,伊朗自从2015年签订核协议以来正“为所欲为”,这也是他攻击前任奥巴马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入驻白宫不过这一年多,特朗普多次表态说,美国要退出伊核协议,除非按照美国的要求对协议进行修改。
尽管欧洲法德英等国的领导人近期纷纷跑到美国,试图劝特朗普留在协议之中,以避免更大危机的发生。
但显然,盟友的说服并没有在特朗普身上发生作用。事实上,特朗普的顾问们也正在强硬敦促他终结这份协议。美国新任国务卿蓬佩奥和国家安全顾问一直是对伊强硬派,他们在伊核协议问题上与特朗普的立场高度契合。就在特明朗普宣布这一决定后,美国副总统彭斯很快在推特上表示支持:“今天,这个单边政策将彻底结束了。”
舆论分析,以修改伊核协议为突破口施压伊朗,这是特朗普政府新的中东政策的重要一步。特朗普一直认为美国在中东付出过多而回报不足,几番试图从中东脱身,又担心俄罗斯趁机扩大影响力,更担心伊朗会进一步坐大。特朗普企图更多借助地区盟友的力量重塑有利于美国的中东格局,导弹打击叙利亚、支持伊朗的老对头以色列这两步棋,就是美国对俄罗斯和伊朗打出的“组合拳”。


以色列:特朗普的决定“勇敢且正确”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不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特朗普总统关于伊核协议的决定“勇敢且正确”。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对伊朗态度最为强硬的国家。以色列与伊朗的争斗由来已久,一定程度上来说,以色列与伊朗的矛盾比阿以矛盾更加难以调和。在以色列看来,尽管不少阿拉伯国家对它持敌视态度,但这些国家的实力还不足以对它构成生死威胁,历次中东战争的结局也表明,以色列有足够的能力取得对阿拉伯国家的优势。况且,中东地区那些地位和实力比较重要阿拉伯国家还是美国的盟友,关键时刻美国可以出手帮上一把。
伊朗则不同,无论意识形态还是民族矛盾,两国均相互敌视,而伊朗的军事实力和地区大国姿态也长期为以色列所忌惮。在以色列看来,更为严峻的是,伊朗具有长期从事核技术开发的基础和庞大的导弹武器库,并且不断向周边“输出革命”,这对以色列来说显然是致使威胁。不消除伊朗的核导能力基础,以色列仿佛始终寝食难安。
伊核协议的达成曾经让以色列十分失望,并因此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产生了严重分歧。如今,特朗普对核协议的态度让以色列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利用美国的压力,与美国联合行动,哪怕是在美国支持下的单独行动,摧毁伊朗的核能力甚至军事能力,也是以色列梦寐以求的事。
在宣扬伊朗“核威胁”方面,以色列最为起劲,近期公开展示了半吨重的情报“证据”,证明伊朗不仅没有遵守协议,相反还在进行核武器方面的研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警告说,如果不对该协议作任何修改,“用不了多久伊朗就会拥有一个核武库”。舆论主为,此举,一方面意在为以色列可能对伊朗发起的军事打击行动造势,另一方面是在为推动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踢出临门一脚。
就在这几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在积极鼓动“教训伊朗”,多次表示“早动手比晚动手好”。有关消息称,以色列议会上周还批准了一项提案,授权总理和国防部长在极端情况下宣战。《纽约时报》7日称,内塔尼亚胡已经将自己全部的政治生涯放在阻止伊朗崛起上,因此,有中东分析家认为,内塔尼亚胡正在“积极挑动对伊朗的战争”。


伊朗:继续留在“没有美国”的伊核协议中
伊朗国家电视台宣布,特朗普的决定是“非法的、不合理的”,斥责特朗普此举实属“暗中破坏国际协议”。伊朗总统鲁哈尼称,已派伊朗外长与其他国家就伊核协议进行谈判。鲁哈尼还说,伊朗将继续留在“没有美国“的伊核协议。
就在上周,鲁哈尼在伊东北部地区的一个群众集会上警告特朗普不要犯下“历史性错误”,“如果美国选择撤出核协议,他们会很快意识到这将成为他们历史性的遗憾”。他向伊朗人民保证,“我们下周的生活不会有任何变化。我们有多个方案来抵抗特朗普对伊核协议的任何决定”。
鲁哈尼表示,“我们将尽可能多地制造并储存我国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武器和导弹,伊朗人民为自我防御作出何种决定,不需要任何人操心和指手画脚”。伊朗媒体评论说,总统的讲话击中了“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对伊朗这个伟大而勇敢国家的攻击”。
伊朗军方更是强硬地表态说,如果攻击伊朗,“以色列距离从地球上抹去的日子不远了”!


中东新冲突,不会有任何赢家
即使美国退出,英法德等西方大国跟随美国步伐离开伊核协议的可能性并不大。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通此前已经发表声明称,一致认可维持伊朗核协议的重要性。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和到访的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在柏林表示,不论美国政府对是否遵守伊核协议有何新的决定,两国都将继续坚持遵守这一协议。而俄罗斯外交部防扩散和军控问题司司长弗拉基米尔·叶尔马科夫早在几天前就向法新社表示,如果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俄罗斯将与伊朗密切合作,建立更深层的关系。
2015年伊核协议的达成曾经是中东局势走向缓和的一个重要标志,伊朗与西方国家持续多年的紧张关系得以缓解。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伊朗把核能力应用于非军事化,原本是一个良好的方案,但目前这一协议却面临被撕毁的风险。
中东长期的乱局表明,地区国家的矛盾一旦再加入外部大国的强力介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严重灾难性后果。
这些年,美国已经在中东制造了太多的混乱,目前都变得难以收场,特朗普却还要制造更大的混乱,这显然是搅局者不嫌事大。但是,伊朗不是美国以前对付的那些中东地区小国和弱国,它的军事实力不容小瞧。美国历任总统也曾经磨刀霍霍想对伊朗动手,最后都不了了之,原因无它,那就是,可能付出的代价太大、收益却无法看到。特朗普若执意显示他比前任“更伟大”,等待他的也许是一个巨大的“天坑”。
以色列军事打击力确实很强,但毕竟整体实力有限,从国力、军力规模来看,以方要想一举摧毁伊朗无异于天方夜谭,若是因此引发伊朗大规模的导弹报复,以色列狭窄的国土面积将是难以承受之重。
其实,伊朗并不想与美国和以色列同时对抗,但在生死压力面前,也不得不舍命一搏,而一旦伊朗全面发力,不知道美以两国是否做好了承受巨大损失的准备——倘若因此牵动“什叶派阵线”的加入,无疑将会引发一场地区性乱战。亲手撕毁了伊核协议的特朗普,难道非要戴上“战争总统”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