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豪:西方对中国从不屑到惊慌,本质上是一种病

2017-09-20 12:07:01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9月18日文章,原题:西方对中国的不屑变成惊慌 2015年中国股市泡沫破裂,西方主流舆论认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将在一场堪比美国次贷危机或欧洲南部债务危机中灰飞烟灭。随着今年中国股市已大幅上涨(按美元计算),西方这种舆论正在消失。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投资公司目前正为一个中国投资工具筹资。彭博社近日称,“对冲基金以前热衷做空中国。现在不太那样了。”

西方对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地位的评价亦是如此。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注定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认为,不要反对中国对美国的战略挑战。该书如今摆上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每位高级成员的桌子。艾利森认为,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他的书描绘了充满活力、以科技为动力的中国经济。这令许多美国人震惊。毕竟多年来他们得到的信息是,中国只会窃取商业机密、仿制西方技术。单凭这点,艾利森的这本书堪称年度最具影响力书籍。

如今在特朗普白宫涉及中国的地方,弥漫着一种听天由命、甚至一败涂地的情绪。今年初以来,中国的生产者价格不断上升,外汇储备稳定,企业盈利激增,公司贷款减少。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开始看好。与此同时,中企在全球电子产品生产份额已从2012年的30%上升到2016年的近60%,年底有望上升到87%。中国如今是世界最大的电子零部件市场,美国公司可缺席不起。
  
上周,特朗普否决中资收购莱迪思半导体公司。此事登上新闻头条,其实不应如此的。莱迪思是家二流公司,其生产设施早已搬到亚洲。实际上,干涉美国公司对华技术转让从中短期讲损害盈利。美国企业的好日子仰赖中国崛起,CEO们担心的是今后5年公司的股价,而非10年后美国的竞争地位。

西方分析家曾普遍小瞧“一带一路”倡议。但去年,中国与伊朗、土耳其开通新铁路线,并继续通往西欧,大幅减少欧亚大陆运输的时间和成本。曾被忽视的中国西部地区已成为最具经济活力之地。中国目前增长最快的城市是四川成都。能在地图上找到成都的西方人屈指可数,但它凸显“一带一路”初见成效。

中国正改变周边地区经济,这具有鲜明、深远的战略影响。土耳其如今背离西方、东望中国,寻求经济未来。依靠对华贸易的伊朗也日益依赖中国对油气开发的投资。与此同时,美国在西亚的影响力迅速下降。突然之间,从南海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美国的一举一动处处碰到中国的影响力,甚至是直截了当的中国权力。(作者斯本格勒,陈俊安译)

占豪简评:

西方从对中国瞧不起,到如今发现中国在很多方面正在赶超,心理上不太能接受得了的。一方面,他们不愿意接受中国正在复兴的现实,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放弃中国带来的发展机会。这种忧虑与犹豫,其实会让西方国家错过很多机会。譬如,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本来是对大家都好的事,但欧洲人一方面自己想积极参加,另一方面又担心中东欧国家因此倒向中国。

事实上,西方国家这种叶公好龙的做法要不得,他们应该放下成见、放下芥蒂,与中国共同协作发展,这才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
德媒:中国全面追赶西方 步伐快得“令人窒息”


据参考消息网9月20日报道,德国《焦点》周刊网站8月4日刊发题为《世界大国计划》的文章称,中国从廉价制造厂到技术大国的追赶快得令人窒息。昨天还在学习技术,如今已成为创新熔炉;昨天生产的还是塑料玩具,今天已在制造软件。中国巨额投资关键技术——高速列车、卫星、导弹、喷气式飞机、汽车和机器人。
文章称,以“复兴号”为例,这是中国的民族新宠。这辆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400公里。从上海到北京将近1200公里的距离,“复兴号”全程仅需4个半小时。最主要的一点:“复兴号”是中国制造,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文章称,中国已在一些武器类型上大举迎头赶上。不久前,装饰着喜庆红色花环的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航母建成下水。在南方举行的一次飞行表演中,中国军方展示了新型歼-20隐形战斗机。观众屏住呼吸:两架歼-20从他们头顶掠过,一架战斗机几乎垂直冲向高空。
今年5月雾蒙蒙的一天,C919大型客机如期升空并在上海上空盘旋。中央电视台直播了这架大飞机的首飞。评论员向上千万名观众解释每个飞行动作。C919中程客机长39米,拥有168座,航程4075公里。它是对空客和波音的“宣战”。中国的国有飞机制造商还需三年时间就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文章称,中国可能被大大低估了,因为中国的迎头赶上是一项独一无二、着眼于未来几十年的集中政策的结果。中国领导人尽全力要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强国。
文章称,想了解中国经济愿景的人应该看看《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希望在8年内通过本国创新替代外国进口品。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时,中国应崛起为“超级工业大国”。“中国人确定了关键战略技术领域并试图在这些领域成为世界市场领头羊,”德国基民盟经济委员会主席马库斯·布卢默说,“可惜欧洲没有这样的计划。在这里,经济政策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蔑视。但未来只有市场和更出色的产品是不够的。”
文章称,很清楚的是:中国希望在成长为领导大国的道路上也确定游戏规则。新华社发文说,中国领导人在今年初的瑞士小镇达沃斯强烈呼吁抵制保护主义和支持全球化,为世界经济指明了方向。
文章称,未来,一条“新丝绸之路”将在亚洲和欧洲的100个国家开辟通商走廊,大量资金将被用于修建新的道路、桥梁、铁路和购买土地及港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为这些项目提供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