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导弹横空出世让美国很不满意:独占市场竟被中国制造轻松插入
2016-10-23 13:57:22
现代空战早已进入导弹时代,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航炮的作用越来越小,视距外空战已成主流,只需要使用雷达发现对方,那么既可以在相当远的距离上实施导弹攻击,这让航电水平较差的战机往往变成了靶机。如今最著名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为:美制AIM-120,全称为先进中距空空导弹,英文缩写为AMRAAM,中文:阿姆拉姆,该弹服役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依然为美军主力空对空导弹型号,现役主要型号为AIM-120C,最大射程100公里。 这种导弹自服役以来,一直拥有不错的表现,即便价格相当昂贵,依然引多国采购,至今已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几乎为独占市场,美国不仅高价出售,更严格的限制,属于有钱也难以买到的东西。
如今这一局面要发生改变了,中国在本世纪初,研发了自已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霹雳12,后来又以闪电/SD-10的外贸编号出口,成为国际市场上,与AIM-120竞争的主要型号。闪电导弹已经成为巴基斯坦,也是老朋友巴铁空军的巴铁枭龙战机专属武器。
闪电导弹的弹长近4米,弹径为203毫米,个头不小,但并不重,才200公斤,最大速度超过4马赫,早期型号射程达到70公里,后期型号则达到100公里以上。论其外形,近于AIM-120,不过在外形细节,以及内部结构上,两者差别非常大,这可能因中美设计师采用相同设计理念的原因,同等条件下,最佳方案只有一个,武器设计中,长象类似的事情可不少。 其制导方式,为中段使用惯性/数据链,末段为主动雷达引导的方式,通常导弹依靠惯性制导飞向目标区域,并利用数据链进行修正,待主动制导雷达捕获目标信号,即转入自动攻击,不再需要载机的引导。这样就拥有了与AIM-120一样的“发射后不管”或“发射后再寻的”的模式,具备全天候、全方位攻击高机动目标,不过闪电10进入自主制导的距离要远一点,对于雷达反射面3平方米的目标,最远可以在45公里处即捕获。同时,其主动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很强,不仅能有效对抗数种电子干扰形式,也具备多枚导弹同时攻击的能力,不会出现信号上的相互干扰。
该导弹的机动过载能力达到38G,这意味着它可以跟踪拦截实施9G过载机动的空中目标,通常超过6G人体即难已承受,9G的过裁更是任何一款有人战机动机的极限水平。 闪电导弹的战斗部为高效能多连杆式杀伤战斗部,对战斗机和轰炸机等大小目标均有良好的毁伤效果,比AIM-120使用的是普通高爆战斗部更好一点,不过这一点的差别没有什么意义,任何战机只要命中即难以避免被击落的命运。
闪电导弹的通用性很快,也是竞争对手最顾及的地方,只要客户要求,那么中国几乎可以把它整合到任何一款战机上,自用型霹雳12已加挂载到俄制苏30上,也许下一步,就是与巴方合作,把它挂到美制F16上,这等于要插入美国控制的市场,而且可能会轻松插入。主要是,让客户拒绝的理由难找。一,论性能,最新的SD-10A的性能已达到AIM-120C5型的水平,超过俄罗斯R-77和法国“米卡”等,仅略逊于AIM-120D。在国际市场上,自然属于非常好的水平,毕竟美国不会出口最新研发的AIM-120D,连C5的出口都有限制。
二,论价格,AIM-120单价200万美元的价格比,闪电导弹怎么说也要便宜了许多,至少应可以为半价吧。
当闪电导弹的横空出世时,美国相当关注,当它成功出口了,那就由“关注”变成了“很不满意”,原本国际中远程空对空导弹市场就是少数国家掌控的,客户几乎没有选择可言,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成了市场秩序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