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架歼6,为何能撑起东亚的天空30年之久?

2025-10-06 23:48:32   

什么叫歼6模式?这可以说是狼山在全球前所未有的、独创的制空概念!歼6是20世纪60年代沈阳飞机制造工业公司在苏联方面提供的米格19歼击机的图纸与实物的基础上,通过仿制模式研制生产的一型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该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也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攻击任务。其国产升级版的强5系列,甚至有极少数机体被改造了小型氢弹的投掷载体,被称为世界罕见的、最早的人力制导的核巡航导弹!在冷战高峰年代确保有效核威慑、维护大国之间的实力平衡发挥过重要作用。该机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年投入批生产,1964年首批歼6战斗机交付空军使用,到1983年停产,共生产了惊人的5205架。歼6是神秘大国历史上装备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曾是空军,

图片

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自产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在各次实战中,歼6共击落22架各型敌机,而自身却没有一架被击落!装备期间不但自用,还大量出口到南亚非洲甚至是欧洲的阿尔巴尼亚等国。总出口量高达780架之多;作为一个单一机型,这个出口量到现在仍然没有被打破!另外一个出口拳头产品歼7系列一共过500多架,对比歼6差距明显;至于其他机型的出口,过百架的已经相当不容易。正因为战绩辉煌,自用版与出口量都很大,以至于在1970年代早期,甚至有歼六W岁的口号!直到2010年6月12日,歼6才正式退出空军的现役装备序列。但歼6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结,因为歼6的整体退役数量实在惊人,高达4000架以上,如果全部交给废品收购站当,

图片



废金属回收,明显是过于浪费资源。而且就算是废品收购站因为数量太多,也不敢一口气全部吃下,这就导致很多歼6退役飞机被临时堆砌在空地上常年无人问津。就曾亲眼见过七八架之多的退役歼6,横七竖八的堆砌在某操场的一角时间超过20年!面对这种局面,很早就有人提议把这些废弃歼6全部升级成大型无人攻击机,不指望获得多大的进攻战果,就算是在战争中首批升空消耗掉敌方数量有限且价格高昂的进口防空导弹,也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这个提议在最近几周,居然首次变成了现实,歼6版的无人攻击机正式官宣。如果一次性出动1000架歼6远程无人机,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周边的对手可以承受的了!那么由此得出的所谓:歼6模式如何总结呢?歼6包括其前身米格19战斗机,

图片

属于典型的第二代喷气作战飞机,整体设计简单且有效!本身不大的机体在配备上工艺上也不算特别复杂的涡喷6型发动机,日常双发推力5.2吨,开加力的情况下推力6.5吨,居然可以实现1.4马赫的最高时速。这个速度甚至可以秒杀当今的F35与F18全系列!歼6一开始也完全没有什么雷达配备,需要地面雷达来引导接敌;在空中则需要飞行员的个人视力来搜索敌机。歼6的攻击武器,自始至终都以机炮为主。虽然国内外少数变种型号也携带过早期的空空导弹,但是通过导弹击落敌机的记录几乎没有,但是却可以屡次凭借凶猛的机炮火力把领先自己一代、并且携带空空导弹的西方战斗机频频击落!歼6的内油航程也非常有限,让其很难深入敌方纵深进行攻击;也很难突入深海攻击海上的舰船。

图片

但是腿短加机载设备薄弱,也缺乏精确打击武器的系列短板,却可以通过歼6巨大的产量与广泛部署来充分弥补!动辄四千架的现役歼6,组成密集的本土空中火网,让冷战高峰时代包括美苏的顶级先进战机,也不敢硬闯“歼6之海”;以至于退役后的数千架歼6一旦有被重新武装上阵的苗头,也足够让当今的任何对手夜不能寐。歼6现象,就是用相对简单的航空技术,快速实现完全自产加大规模装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充足是数量优势,来抵消对手的质量优势。以求从战略上维持一个世界大国三十年的现实空防。因此歼6模式不但对40年前的神秘大国极端有用,对其他地区性大国,比如当今婆罗多海空军,仍然有重大的模仿借鉴意义。可事实上婆罗多就是学不来,根源何在?明天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