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惊呼:蔡英文既执意推动 去大陆化 过得了这一关吗

2016-05-21 07:29:58   

蔡英文女士今天就要宣誓就职,民进党全面执政,非常明显,新政府将尽量「去大陆化」。但面对这波全球景气低潮及台湾经济转型压力,「去大陆化」的财经路线很快就会受到严格的检验,如果2年后,经济仍低迷、所得与薪资停滞如故、民间投资空洞,蔡英文团队很快就要被请下「神坛」,面对批判。
蔡英文「去大陆化」政策主轴下,在两岸政策方面,既然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必然不会再有过去8年的正向良好互动,过去两岸经贸往来曾有的互利、甚至让利必然减少。也因此,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因应,虽未明言,但明显是要把台湾的出口、投资由面向大陆移到面向东南亚及南亚。这些政策方向,一言以蔽之就是「去大陆化」 。
不过,这种基于政治意识型态产生的经贸政策,很明显有严重盲点,甚至是蓄意视而不见。第一是大陆经济的重要性,第二是移转时的时间落差。
大陆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市场,虽然经济成长率放缓到6.5%到7%之间,但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此一成长率仅稍逊于印度而已;大陆市场占台湾总体出口的4成,也是台湾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这些都是短期内毫无改变可能的「硬结构」,忽视两岸经贸的重点性,甚至想要扬弃大陆市场,对台湾经济而言必然是大祸一场。倡导新南向政策者往往以「大陆经济已不行了」,台湾必须转向,其言甚谬。
更何况两个经济体的贸易往来,存在着所谓的「地心引力」——双方距离近、一方经济体庞大,贸易量必然集中于此,两岸更兼有文化、语言相通的优势。20多年前,大陆经济体GDP只有7000多亿美元的时代,李登辉提出南向政策、再祭出戎急用忍,结果如何已非常明确──台湾经济未能脱离大陆经济的「地心引力」。以现在大陆GDP已达10兆美元,蔡英文却要把经贸主体移到「新南向」,成功机率让人担心。
再者,不论从出口市场着眼,或从企业投资看,就算新南向有可执行性,但也不会是一夕可见效落实,从启动、谈判、投资、落实到真正享受到经济果实,必然有时间落差,短则2年,长一点要5年以上,才可能见到效果。在新南向成败难知、毫无效益之时,蔡英文政府如就「急着拆台」,让两岸经贸、大陆市场如骤然紧缩,台湾经济危矣!这也是行政院长张善政对新南向政策的评语:「(新南向)不是一夜就可赶过大陆,若一厢情愿,将对台湾经济造成冲击。」
未来4年,我们也几乎已可预见台湾经贸边缘化问题将更形严重。近15年的全球经贸是FTA(自由贸易协议)的年代,而台湾算是完全落了队。蔡英文寄望甚深、而且是蔡团队「唯一解答」的TPP,先不谈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先后表态反对推动,可能胎死腹中,台湾也不可能在4年内完成谈判加入。唯一可纾缓经贸边缘化危机的两岸货贸,也因民进党执政而夭折,此对台湾出口与民间投资都会有伤害。新政府不能喊TPP就喊4年吧?是否有其他出路答案呢?
而在马政府时期,对大幅增加的陆客来台观光,绿营人士总喜欢批评非议,甚至贬斥为对经济毫无效益;稍有经济常识就知这些说法不实。未来如果陆客观光大幅减少,对经济成长率减少的冲击在其次,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才是致命。观光产业是服务业,其带来的就业机会远远多于高科技产业,且能吸纳更多中低阶劳力。
新任行政院长林全要阁员努力交出「百日政绩」,坦白说,过急了、也离谱,经济政策的正负效益不会在短短百日内显现,「百日政绩」大概只能用「说」的。不过,以任期一半的两年作检验,该是妥善的时间点。
两年后,民众对经济的感受如何?这种感受不是单纯数字而已,因为数字高低与比较基期有关,因此重要的是民众感受到的是所得提高还是降低?工作更好找还是失业阴影笼罩?而民众的这些感受,其实又与企业是在台湾增加投资还是出走有密切关系。蔡英文既执意推动「去大陆化」的经济政策,其成效最终就要接受全民严格的检验,新政府,过得了这一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