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台湾“大选”和民主,国、亲两党各有怨言
2016-01-13 09:51:28
1月11日是我们海外代表团台湾观选正式开始的第一天。主办方安排了两大行程:拜会亲民党和国民党竞选总部(以及与后者紧邻的国民党中央党部)。
两个接待方都很重视,分别派出重量级人物接待,交流得更是非常坦率。让我们从两大政党的视角理解即将登场的“大选”。
民调只问支持朱立伦还是蔡英文,完全忽略亲民党
亲民党和国民党同属泛蓝阵营,双方的支持者有相当的交集,所以就亲民党而言,它的主要对手反而是国民党,这从交流中就能强烈地感觉出来。主持人首先强调这次不存在对亲民党的弃保效应。2012年“大选”,宋楚瑜仅获得5%左右的选票,远非其真实实力的反映,根本原因就是蓝营的弃保效应:认为宋楚瑜不会赢,投他就是废票,所以许多亲民党的支持者最后还是票投马英九。但这一次不同,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支持率一直低迷,远远落后于民进党的蔡英文,所以宋楚瑜的支持票不会流失。
不仅如此,这位主持人还认为,由于大家都认为朱立伦不会赢,所以会出现国民党的弃保效应,蓝营的支持者反而会转向亲民党。但从一个中立者的角度看,恐怕这位人士过于自信了。
不过他倒是指出了一个事实:选民对国民党不满意,对民进党又不放心。但这种格局却未必会令亲民党成为最大赢家。2012年选民是同样的心态,但最终还是马英九顶住亲、民两党的夹击胜出。根据最新的民调,认为最能处理两岸关系的三党领导人中,朱立伦得票28%,蔡英文竟然是23%,相差并不大。其实民进党一直在操作:即使民进党执政,两岸关系也不会动荡。这对于大陆而言,是必须要认清和要有所预案的,或许可以向台湾发出更明确、更强烈的信息。
在对话过程中,主持人也讲到了台湾的一些实际状况:许多台湾人到北京、上海、澳大利亚去求职。特别是在澳大利亚,竟然从事低层劳工苦力活,成为“外劳”。虽然台湾规定的最低工资是20080新台币(约4000人民币),但在台湾南部,许多人只有15000元,根本不合法,却一直存在。他的结论是台湾现行政策对劳工非常不好,往往倾向于大财团。也就是在这个话题上,他才把炮火指向了民进党:过去民进党往往替劳工打官司,但一执政就立即和财团打保票。
对于大陆人来说,一个很难想明白的现象是:台湾人很友善,很热情,很乐于助人。但只要一碰到政治问题就马上如同换了一个人。主持人随手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有一对老夫妻是他的朋友,就因为一个支持国民党一个支持亲民党,便当众大吵起来,谁劝也不行。还有单位的同事也是因为支持不同“候选人”而伤了感情。
民主需要选举,而选举需要政治动员,于是很多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普通百姓也被迫卷入政治漩涡中去。曾有自由派学者批评中国的执政党不应该强迫普通百姓卷入政治,结果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政治在全社会开始淡化,自由派学者却又认为是中国政府故意令百姓埋头发财,远离政治。但以台湾为鉴,政治还是放过百姓的好。
不出我意外的是,这位主持人对台湾的民主也多有批评。认为台湾的自由民主只是乱象,根本不是什么民主。尤其是各大媒体出于对自己政党的支持,故意造假民调,刻意打压亲民党。比如做民意调查时只会这样问:你支持朱立伦还是蔡英文,完全忽略了亲民党。这样的调查结果当然不反映事实。
我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亲民党对服贸是什么立场?是要服贸退回大陆重谈还是要投票通过?”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所有三大政党都不反对服贸,反对的是黑箱和分配不公;两岸交流的好处都被大财团所占有,普通百姓并无感;服贸不会退回重谈,但应该透明,包括谈的过程、谈的内容。
服贸协议一共涉及144个领域,大陆对台湾开放80个,台湾仅对大陆开放64个。台湾本来就在服贸领域占据竞争优势,所以其实服贸真正的原因并不是黑箱和不透明,台湾和新西兰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在台湾丝毫没有人质疑。根本的原因还是台湾内部对统一的排斥,对大陆统一阳谋的恐惧。
国民党批完媒体批选民,再批民主制度
一到国民党竞选总部,许多团友不由得发出一阵惊叹声:相对于亲民党的简陋,国民党竞选总部实在是高大上,真的是财大气粗。
国民党竞选总部
国民党主持人也非常坦率地阐明观点:国民党目前落后,特别是这一次不表态的人大幅增加。民进党虽然一直领先,但也一直没有办法突破它的基本盘,支持率一直在45%左右。也就是说国民党落后只是它的支持者不投票而已,这些支持者并没有转投民进党。当然国民党也没有放弃信心,“选举”结果还是很难说。2015年全球许多选举,都出现了最终结果与选前预测相反的现象。
这个分析应该说也不错,但他对国民党落后的原因却很难令人完全认同。比如媒体对国民党太不友善,带有在野党般的狂热和偏执,为反对而反对。当年社会上要求国民党退出媒体,结果国民党傻傻地退出,其他政党却一下进入。另外新媒体(网络和手机)的崛起,完全无法管理而且传播十分迅速,哪怕是谣言,也往往达到先入为主的作用。
批完了媒体又批选民。比如年轻人本来就容易反叛,容易批判(意指并不是国民党做的不好),而且台湾年青人眼界太高,但又手低,实现不了愿望就把气发泄到国民党头上。台湾现在有六十万外劳,就是因为台湾青年人不愿意干,才把这些工作给了他们。这个现象又和台湾教育改革有关。过去上大学的人很少,但通过教育改革后到处是大学生,他们的期望值高又很难满足。
再比如百姓,油电双涨的时候痛骂,但当价格随国际油价下跌时,却也没有人说国民党好。这对国民党很不公平。
应该说这些批评有一定道理,但主持人显然对国民党自身的反思太少。
很有意思的是,和亲民党一样,国民党对台湾的民主也是一通批评,认为今天的台湾做事太难,做正确的事更难,即使推动台湾经济起飞的孙运璿在世也无能为力。你不管干什么,反对者就绝食、就自杀、就抗议。这一点我倒是很赞同。要移植西方民主制度,往往要等到多数老百姓都明白才能做,但等到普通百姓也明白的时候,机会很可能早就失去或者根本来不及了。
我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国民党第一次通过党内民主的方式选择候选人,但却失败了。那么国民党以后还会继续采用这个方式吗?”他承认“换柱”一事在“民主世界”都是没有的事情,但却是不得已。不过以后国民党仍然会采用这种方式,而且也不会再出这样的问题。其实有了这个先例,国民党用什么方式都不重要了。反正党内民主推出的候选人只要认为不适合就可以换掉。
最后还是听一听台湾普通百姓的看法吧。晚饭后,我信步走进一家茶叶店。当店主得知我是来看“选举”的,不由地打开话匣子:我不会去投票,我对政治不狂热,但更根本的是对所有的候选人都失望;我虽然是本省人,但我支持国民党,不过朱立伦很令人失望;不管是陈水扁还是马英九,他们根本都没有这个能力,却都要干满八年。
临走时我问了一个问题:“有你这种想法的人多吗?”答案则是:“多啊,不过他们还是会去投票”。
显然,在普通百姓看来,不管国民党“换柱”有多么充足的理由,仍然有相当多的人不认可。不过从更大的视角看,这实在是台湾民主的危机。我在观选之二中曾提出,假如蔡英文是又一个陈水扁或者马英九,或许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将会丧失对这个制度的信心。今天这位随机相遇的台湾选民,是不是这股风的青苹之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