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隐藏,中国隐身空中刺客终于亮相,专为击沉航母定制
2018-07-21 09:59:56
国内的军迷圈中,有一句话通俗易懂地解释了“中国航天科技”和“中国航天科工”两家科研单位的区别,航天科技是“送人上天”,而航天科工是“送人上西天”。航天科工作为中国主要的导弹研发机构,是中国国防事业的中坚力量之一。就在近日,航天科工第三研究院的网站发布了消息称该院的宫元勋工程师已经攻克了磁性吸波材料的大规模应用难题,这种材料可以用于导弹外层吸波,是导弹隐身的重要材料,这款材料的难点被攻克,将对中国正在研发的隐身一体化结构巡航导弹带来巨大的帮助,而该导弹则是专门击沉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而量身定做的新一代“航母杀手”。
在航天科工三院的介绍中提到,宫元勋工程师的研发主攻方向就是吸波材料技术,作为拥有博士学历的高材生,他在2011年毕业后加入了吸波材料研发团队,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吸波材料专业领域的重要人才。他们所研发的吸波材料,主要用于隐形战机、战舰、导弹等武器的表面,主要用来吸收雷达波来达成雷达波隐身的能力。而此次研发的磁性吸波材料大规模应用难题,让吸波材料更容易被使用在各种气动外形的武器上,达到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的要求。而目前除了战机外,最应该采用吸波材料的,就是远程导弹了。
以美国目前大热的远程先进反舰导弹LRASM为例,该导弹在设计时就采用了隐身气动外形,同时装备了吸波材料,其专门设计的雷达引导头可以降低被被动雷达发现的可能性,弹体的方形设计也符合隐形设计的要求,同时,由于使用了吸波材料,这让这款导弹的雷达反射面积非常小,除非已经非常接近,否则难以被常规防空雷达锁定并击落。而航天科工三院的研究成果就是在满足材料厚度和重量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频段雷达波吸收,这样可以让导弹这种小型武器也能使用吸波材料。
目前,中国的巡航导弹大多采用亚超音速结合来进行突防,以鹰击-18为例,该导弹的射程超过400公里,巡航高度最低不足5米,完全可以躲过敌方雷达侦测,将雷达波隐藏在海面中,同时在飞行末端可以达到超音速精准击中目标的能力。而未来,中国在拥有了隐形吸波材料后,可以在鹰击-18的基础上增加隐形能力,届时,中国的隐形巡航导弹将拥有超音速、超低空巡航、隐身等三重防拦截能力,同时还具备远程打击能力,这将对中国对手的现役防空反导设备提出新的挑战,形成巨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