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大功告成后,为何仍没有对皇室子弟开展推恩令?

2023-09-27 13:33:54   

建文元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8月6日,被侄子简单粗暴的削藩手段逼迫到墙角,感觉必须孤注一掷的燕王朱棣,公开打出了奉天靖难的旗号,这就是靖难之役。靖难之役一直持续到1402 年;也就是朱棣攻入京师,建文帝在大火中神秘失踪为止;一共持续了大约4年的时间。要知道朱元璋在1398年6月份才刚刚挂掉。等于转过年头,他老爹刚刚过完一周年的忌日,这燕王就公开反了。同时也说明朱允炆的削藩也是如何的匆匆忙忙,双方都是急不可耐的状态。靖难之役开始后,还剩下的20来个王爷,都是什么态度呢?其实只有前面说过的,手里有8万骑兵,同样负责长城内外防务的宁王朱权一个支持朱棣公开反叛。其他的另外18个朱姓王,基本上都做了壁上观。一开始都不敢公然支持与声援朱棣,

图片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虽然朱棣与朱权手下的人马一贯与北元作战,战斗力很强;但是终归只是一方诸侯,他们两家的兵力加起来仍然最多只占大明初期正规军的三分之一。而原则上忠于朝廷的军事力量,起码占全国的50%以上;因此一开始仍然是南强北弱的大格局。而且这18个王爷都受过较好的教育,大部分人都知道,历史上诸侯王公然挑衅朝廷的,八九成都是被最终镇压的结果。最好的局面,也不过是像晋朝的八王之乱一样,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挑战成功,造反者最终登上皇位的,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一旦挑战不成功,最好的下场也是被迫自我了断,家属发配为奴永世不得翻身;甚至被灭门者比比皆是。因此这18个王爷,即使对朱允炆的削藩极度不满,一开始也都不敢公开支持朱棣,

图片



其中还有个别头脑相对灵活的王爷,在战争开始后,很快举家搬迁到了京师,这就等于主动站队朝廷。那意思是:我们可不敢跟着造反,全家都跑到侄子皇帝眼皮底下,就是要表忠心的。问题是当朱棣的军队成功渡江,京师明显不保的时候,最早打开城门的,也恰恰是这种早期积极拥护朝廷的王爷;很好的演绎了一番什么叫做政Z变色龙。那么问题是朱棣夺权成功后,为何同样也没有对同姓王爷们搞推恩令呢?主要在于造反上位毕竟旷古罕见。尤其在当时的大明社会上层,以及知识分子中,口服心不服的大有人在。朱棣本人也知道夺取侄儿的皇位,并不是多么光彩的事情。而且成功初期,天下人心浮动。如果此时对其他同姓王爷继续逼迫。如果他们中间有哪一个突然打出二次靖难,为建文帝报仇的旗号,

图片



岂不是麻烦大了?好在此时曾经做壁上观的十几个王爷,大部分已经是第二代了。也就是除了少数还是朱棣本人的兄弟之外,基本都已经是朱棣的侄子侄孙辈,既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更无法在身份与威望上与刚刚上台的朱棣抗衡。不过朱棣对此也不敢掉以轻心。此时收买人心最为关键。于是朱棣先是把个别与自己同辈的王爷招到京师谈心。只要说句坚决拥护自己、批评建文的话,就立即大加赏赐。然后公开下诏书,停止削藩;甚至给已经被成功削藩的3个王爷家庭恢复王族的身份。还给已经灭门的湘王搞了一个平反行动。经过朱棣这番折腾,明初的削藩等于半途而废。后来朱棣又忙于迁都与北伐,削藩就没有再提到永乐朝的正式议程上。而诸侯王威胁皇权的事情,到了朱棣的儿子辈还在继续上演。

图片



比如朱棣的二儿子汉王朱高煦屡次挑衅其成为皇帝的哥哥与侄子,最终被放入铜缸活活烫S!因此朱棣之后,还有诸侯王问题。但是既然明朝的前三代都没有搞推恩令式的削藩,后来的明朝历代皇帝也不好继续再那样搞。而且中间又经历过一个土木堡的重大变故,似乎多保留几个地方诸侯王,确实可以在关键时候拱卫京师。于是明朝的封王制度一直保留到明朝灭亡。不过永乐朝后,所有地方王族都被严密监控,一年到头出门次数都被限制,就更不用说干预朝政了。不过到明末,朱姓王族人口已经近百万之众,仍然需要大明朝廷定期发放俸禄养活。而这些朱明的皇子皇孙们,大量兼并土地却从来不交税。明末的大崩溃,这批天下最大的寄生虫群体,至少助攻了5成的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