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吨级新平台的所谓2大屏蔽箱,会不会别有他图?

2025-11-15 00:43:36   

神秘大国之所以仅仅通过40年的时间,就能彻底走完西方强国过去200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之路,很大程度上在于有一个别人都没有的坚强领导核心!有所谓的5年计划。已经顺利完成了14个五年计划,就有如此全球独一无二的成就,一国就占据全球制造业的35%。如果再能顺利完成2个新5年计划,就能完全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时候制造业能占据全球的45%到50%,真正实现一中对一外。实际现上当今东部经济大省,实际生活水平早就看齐了所谓的中等发达国家,而且还有所超越;如果再发展10年,那么在全球都是最繁荣最富裕的存在。这种5年计划,连Z本主义的最强堡垒,也就超级大国的高层都艳羡不已,大有认真学习认真领会的苗头。而有计划的大工业化与全面科技化,有一个最突出的,

图片

核心优点,就是不单纯是只看眼前。往往是生产一代、研发一代、提前规划一代!就像当今看来在全球空战中人挡SHA人、佛挡杀佛的超级PL15E空空导弹,其实都是10年以前的“过时技术”,真的很难想象当今最强的现役空空导弹能强到什么程度。而18号平台全球绝对第一的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能力,同样是10年前就已经彻底突破。后期只不过是直接PK掉蒸汽弹射技术,正式占据主角之位而已。按照这个规律,那么正在日以继夜建造的14万吨级超级平台,当前最惹全球注意的2大所谓的辐射屏蔽箱,就一定是真正的反应堆屏蔽箱吗?本号认为仍有很大的不确定之处:首先是体积明显过大,无论长宽高,都比福特级的上的同类屏蔽箱要大一倍有余,而且直接延伸到3甲板!你也许可以说是14万吨,

图片

平台的动力输出本来就比福特级要大出30%甚至50%,屏蔽箱更大是合理现象。但是福特级的屏蔽箱在机炉舱段内部,最多只占一半的宽度;而看目前的2大箱子,放进去几乎把机炉舱内部的25米的空间全部占满了。这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那么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这并不是真正的核堆屏蔽箱,而是以常规动力提前模拟核堆的屏蔽箱技术。而且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就是极大的增加核心机炉舱未来的抗战损能力?对10万吨出头的福特级来说,其机炉舱侧壁的防雷装甲总厚度约8米,底部是3层钢板,总厚度不超过3米。而14万吨级平台单侧防雷厚度就超过10米级,而且底部是4层超级钢板。福特级一旦侧壁或者龙骨底板被大威力水雷或者鱼雷击穿,那么以其“大通铺”的自动进水找平设计,

图片

整个机炉舱内部的至少一半的蒸汽轮机会立即熄火,动力瞬间丧失一半。此时即使屏蔽箱本身没有被同步击穿,也没有什么鸟用了。因为后续核堆产生的蒸汽无处做功。而当前14万吨级平台所谓巨大的双屏蔽箱内部,可以各自容纳6台大型燃油锅炉,外加蒸汽发电辅机。即使一半机炉舱被瞬间击穿,但是并不影响大量蒸汽产生源源不断的后续电力,仍然可以带动大轴上的辅助电动机提供至少5成的剩余推进能力。这样综合抗战损性对比福特级至少提高200%,而且提前为核堆上舰积累经验,未来也可以整体拆装2大动力包。如果事实如此,那就真的太超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