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喜!九十九拜就差最后一哆嗦,国产大发动机攻克最后一道拦路虎
2019-05-11 07:16:13
喜!九十九拜就差最后一哆嗦,国产大发动机攻克最后一道拦路虎
近日,来自央视旗下的军事网站发布消息称,在近日航空一飞院六所张伟先进事迹报告中,透露了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近况。据悉,运-20自配装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后,类似民航客机的推力管理技术被写进相关规范中。
涡扇20是按照民机标准申请了民机定型,这样一举两得,进军民机市场,为C919装涡扇20进入欧美做铺垫,这么长时间没出来,原来憋的是这个目标,可谓憋出了“高大上”的结果。
据中航发动机公司宣称商飞的给C919配套的CJ1000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将在2027年定型,这样一来涡扇20可以给C919加一个双保险。
其实,各国的大客机和军用大运输机都合用的是所谓的“民用”发动机,中国为什么要分开,中国的军机为什么只能用军用发动机?反过来,中国的军用发动机为什么不能是民用发动机?哪不是自己限制自己吗?
大客机这个市场一直被美欧把持,商业市场竞争极为残酷,各种挖坑,各种险恶和狡诈,波音和空客之间互相各种硬怼,发动机公司就那么几家更是互相坑的凄风楚雨。毕竟大客机这个市场是世界上高端制造最大的一块肥肉,既得利益者哪有轻易松嘴的可能?中国要不留一手,最后搞不好重走运十的老路,再想搞起来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涡扇20在一直没有消息出来,一出来就有惊天动地的效果,有利于巩固自己的阵地。
最后一哆嗦
前一段挤出一个消息,说涡扇20再在按照民机标准搞反推,反推有两种,一种是D30那样的抓斗式,欧美都是叶栅式反推。涡扇20应该是叶栅式反推(又称格栅式)。

下图 俄罗斯的D30发动机是抓斗式反推,远不如叶珊式反推装置

通俗的说,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不但能向后喷气,还必须要能向前喷气,必须能向前喷气也是一种高技术。因为许多机场跑道短,向前喷气就是踩刹车缩短降落距离,你不会玩,运营的航空公司商家可能就会将你拒之门外,市场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前面说的运-20自配装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后,类似民航客机的推力管理技术被写进相关规范中,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就是按照民航的要求,大客机的发动机必须具备反推的性能。
具体说,就是在评判在A、B、C、D、E级的机场降落和起飞的能力。
九十九拜最后一哆嗦,好在终于解决了,国产大发动机攻克最后一道拦路虎。
想想也有点可笑,这种反推的能力不是军用大飞机也必须具备的吗?
下图 国内有关叶珊式反推装置的论文,可见我们研发已久

大飞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世界上高端制造中,高端的高端,能研发和制造者极少,但是市场极大。能造航母的国家未必能造大飞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能造航母的国家还有印度、韩国、日本呢,但是大客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真正在市场占比最高的只有美英两国,俄法都不行。法国的赛峰只能做发动机一半,俄罗斯的不可靠,油耗高,商业价值不大,真正具备挑战能力的只有看中国了。
之前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大概2019年就能看到装着国产发动机的运-20。
在《什么才是航空强国?想用就有!——运20总师唐长红院士》的文章称,
目前,涡扇-20发动机已经在伊尔-76飞行试验台上挂飞近五年,上运20试飞已经势在必行。
那么,此次央视网的实锤曝光,是不是也就有可能意味着,涡扇-20的研制已经获得成功,或者说是已经胜利在望、距离成功均一步之遥;又或者说我国就将成为继美、法、英、俄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大涵道比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再或者说运-20也许已经换装了国产发动机。
这样一来,运-20的产量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就不再是问题,别说满足我国军民用户的需求,就是外销也不在受制于人。可以说,这样的结果必将带动中国大型运输机和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研制水平,意义必将非比寻常。


展望
WS20具有更大的推力,能够提高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让其载重达到66吨左右的设计载荷,也能够提高其“机动能力”。美国C-5运输机曾经表演过倾角接近80度的类垂直爬升动作,气动设计优良的运20后面会不会表演这种动作呢?
WS-20,是以WS-10“太行”发动机为基础自行研制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及其后续型号还可作为大型客机、新型双发中型运输机、飞翼布局远程隐身轰炸机和第二代远程反潜巡逻机的主要动力选择。根据数据分析WS-20的推力至少是16.3吨,比D-30多30%,可靠性维护性更好。不仅大大超越了当前采用的俄制发动机,和美国的CFM56-7发动机,特别是短舱和结构类方面,与美国的CFM56-7还有些类似。
涡扇20的新技术
WS10-B用的是取得技术突破的新一代单晶,我们相信在WS10基础上发展来的WS20的单晶叶片技术只能更好,性能指标更高。这意味着w20的能耗更少,安全性能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WS-118和WS-20在研制之初还考虑了为国产大飞机C-919换发的需求。尽管按照我国目前的技术,这两款发动机在经济性、可靠性、舒适性上全面超越Leap-X发动机还有相当的困难,但一旦C-919的衍生机型被用于军事用途,如改造预警机、反潜巡逻机时,使用性能达标的国产发动机替代进口产品是必要条件。
在未来的C-919发展中,这两款发动机也将起双保险的作用。
涡扇20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根据CFM-56的指标,涡扇20与D-30KP/WS-18相比,重量和发动机巡航油耗都有望下降,发动机巡航油耗方面,CFM-56是0.57,而D-30KP-2/涡扇18超过0.7。因此,对于运-20来说,若换装WS-20,由于发动机性能提高,其航程和载荷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目前CFM-56较新型号的最大起飞推力已经可以达到15吨,而涡扇20的最大推力可达16.3吨。
WS-20发动机是推力在13-16吨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目前研发用于运-20,今后也可以作为国产民航客机C919的备选发动机。
若WS-20发动机研发成功,中国大飞机(包括运-20,甚至C919)发动机进口国外的历史将有望成功画上句号。


大涵道比CJ-1000已取得重大进展
除了WS-20,中国目前还在研制更加先进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从CJ-1000发动机对外公布的推力数据来看,13-16吨级的发动机属于150-200座级客机的动力,而中航商飞正在研制这个级别的C919客机。
目前,C919客机采用的是GE-赛峰公司的LEAP-1C涡扇发动机,为了避免受制于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航发商发)已经启动了针对C919飞机的国产发动机研制工作,这就是国产CJ-1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现在CJ-1000已完成了首台整机装配、核心机试运转,以及点火试验,预计将会在2027年以后投入使用。

国产大飞机有了涡扇20、涡扇18、CJ1000三道三保险,已经没有任何障碍阻挡她走向世界!
近日,来自央视旗下的军事网站发布消息称,在近日航空一飞院六所张伟先进事迹报告中,透露了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近况。据悉,运-20自配装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后,类似民航客机的推力管理技术被写进相关规范中。
涡扇20是按照民机标准申请了民机定型,这样一举两得,进军民机市场,为C919装涡扇20进入欧美做铺垫,这么长时间没出来,原来憋的是这个目标,可谓憋出了“高大上”的结果。
据中航发动机公司宣称商飞的给C919配套的CJ1000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将在2027年定型,这样一来涡扇20可以给C919加一个双保险。
其实,各国的大客机和军用大运输机都合用的是所谓的“民用”发动机,中国为什么要分开,中国的军机为什么只能用军用发动机?反过来,中国的军用发动机为什么不能是民用发动机?哪不是自己限制自己吗?
大客机这个市场一直被美欧把持,商业市场竞争极为残酷,各种挖坑,各种险恶和狡诈,波音和空客之间互相各种硬怼,发动机公司就那么几家更是互相坑的凄风楚雨。毕竟大客机这个市场是世界上高端制造最大的一块肥肉,既得利益者哪有轻易松嘴的可能?中国要不留一手,最后搞不好重走运十的老路,再想搞起来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涡扇20在一直没有消息出来,一出来就有惊天动地的效果,有利于巩固自己的阵地。
最后一哆嗦
前一段挤出一个消息,说涡扇20再在按照民机标准搞反推,反推有两种,一种是D30那样的抓斗式,欧美都是叶栅式反推。涡扇20应该是叶栅式反推(又称格栅式)。
下图 俄罗斯的D30发动机是抓斗式反推,远不如叶珊式反推装置
通俗的说,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不但能向后喷气,还必须要能向前喷气,必须能向前喷气也是一种高技术。因为许多机场跑道短,向前喷气就是踩刹车缩短降落距离,你不会玩,运营的航空公司商家可能就会将你拒之门外,市场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前面说的运-20自配装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后,类似民航客机的推力管理技术被写进相关规范中,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就是按照民航的要求,大客机的发动机必须具备反推的性能。
具体说,就是在评判在A、B、C、D、E级的机场降落和起飞的能力。
九十九拜最后一哆嗦,好在终于解决了,国产大发动机攻克最后一道拦路虎。
想想也有点可笑,这种反推的能力不是军用大飞机也必须具备的吗?
下图 国内有关叶珊式反推装置的论文,可见我们研发已久
大飞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世界上高端制造中,高端的高端,能研发和制造者极少,但是市场极大。能造航母的国家未必能造大飞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能造航母的国家还有印度、韩国、日本呢,但是大客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真正在市场占比最高的只有美英两国,俄法都不行。法国的赛峰只能做发动机一半,俄罗斯的不可靠,油耗高,商业价值不大,真正具备挑战能力的只有看中国了。
之前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大概2019年就能看到装着国产发动机的运-20。
在《什么才是航空强国?想用就有!——运20总师唐长红院士》的文章称,
目前,涡扇-20发动机已经在伊尔-76飞行试验台上挂飞近五年,上运20试飞已经势在必行。
那么,此次央视网的实锤曝光,是不是也就有可能意味着,涡扇-20的研制已经获得成功,或者说是已经胜利在望、距离成功均一步之遥;又或者说我国就将成为继美、法、英、俄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大涵道比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再或者说运-20也许已经换装了国产发动机。
这样一来,运-20的产量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就不再是问题,别说满足我国军民用户的需求,就是外销也不在受制于人。可以说,这样的结果必将带动中国大型运输机和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研制水平,意义必将非比寻常。
展望
WS20具有更大的推力,能够提高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让其载重达到66吨左右的设计载荷,也能够提高其“机动能力”。美国C-5运输机曾经表演过倾角接近80度的类垂直爬升动作,气动设计优良的运20后面会不会表演这种动作呢?
WS-20,是以WS-10“太行”发动机为基础自行研制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及其后续型号还可作为大型客机、新型双发中型运输机、飞翼布局远程隐身轰炸机和第二代远程反潜巡逻机的主要动力选择。根据数据分析WS-20的推力至少是16.3吨,比D-30多30%,可靠性维护性更好。不仅大大超越了当前采用的俄制发动机,和美国的CFM56-7发动机,特别是短舱和结构类方面,与美国的CFM56-7还有些类似。
涡扇20的新技术
WS10-B用的是取得技术突破的新一代单晶,我们相信在WS10基础上发展来的WS20的单晶叶片技术只能更好,性能指标更高。这意味着w20的能耗更少,安全性能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WS-118和WS-20在研制之初还考虑了为国产大飞机C-919换发的需求。尽管按照我国目前的技术,这两款发动机在经济性、可靠性、舒适性上全面超越Leap-X发动机还有相当的困难,但一旦C-919的衍生机型被用于军事用途,如改造预警机、反潜巡逻机时,使用性能达标的国产发动机替代进口产品是必要条件。
在未来的C-919发展中,这两款发动机也将起双保险的作用。
涡扇20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根据CFM-56的指标,涡扇20与D-30KP/WS-18相比,重量和发动机巡航油耗都有望下降,发动机巡航油耗方面,CFM-56是0.57,而D-30KP-2/涡扇18超过0.7。因此,对于运-20来说,若换装WS-20,由于发动机性能提高,其航程和载荷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目前CFM-56较新型号的最大起飞推力已经可以达到15吨,而涡扇20的最大推力可达16.3吨。
WS-20发动机是推力在13-16吨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目前研发用于运-20,今后也可以作为国产民航客机C919的备选发动机。
若WS-20发动机研发成功,中国大飞机(包括运-20,甚至C919)发动机进口国外的历史将有望成功画上句号。
大涵道比CJ-1000已取得重大进展
除了WS-20,中国目前还在研制更加先进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从CJ-1000发动机对外公布的推力数据来看,13-16吨级的发动机属于150-200座级客机的动力,而中航商飞正在研制这个级别的C919客机。
目前,C919客机采用的是GE-赛峰公司的LEAP-1C涡扇发动机,为了避免受制于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航发商发)已经启动了针对C919飞机的国产发动机研制工作,这就是国产CJ-1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现在CJ-1000已完成了首台整机装配、核心机试运转,以及点火试验,预计将会在2027年以后投入使用。
国产大飞机有了涡扇20、涡扇18、CJ1000三道三保险,已经没有任何障碍阻挡她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