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5000公里的导弹能不能算洲际导弹?

2021-10-29 23:53:49   

某国发射了一枚射程5000公里的三级固体火箭,就说成功地实验了洲际弹道导弹。但是大多数人的常识都认为,射程起码有8000公里才算是洲际导弹。那么正规的洲际导弹定义,到底射程多远算入门?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查了一下资料后认为,全球至今并没有对洲际导弹射程的准确定义。却只有对中程导弹有明确的基本定义。这就是根据1988年美苏签订的销毁双方几乎全部中程导弹的条约。那么射程在500公里到5500公里的导弹都算是中程导弹。当时把中导的射程提高到5500公里。其实是对前苏联SS20这种强力的核导弹量身定做的标准。实际上当时美国对等销毁的潘兴2式导弹,最大射程也不到3000公里。而前苏联却销毁了全部的射程5500公里的SS20核导弹,在数量和射程上都是明显“吃亏”的。





而后来多达350枚的拆下核弹头的SS20导弹往太平洋的销毁海域发射,居然100%成功。可见这种核导弹如果留存到今天,对全球尤其是欧亚大陆的威慑到底有多大。5500公里的射程,从苏联腹地可以任意打击欧亚大陆的其他地方。如果把欧亚分成两个大洲,那么SS20已经算是标准的洲际核导弹了。但是再强大、可靠度再高的SS20,也无法打击北美大陆的任何目标,因此苏联人认为这就是一种中程导弹而不是洲际导弹。而对欧洲西部同样拥有战略弹头的英国和法国来说,他们的战略系统瞄准的基本也是前苏联。而且最后只保留了潜射战略系统。其射程同样只需要5000到6000公里就都够了。为了保险起见,也不过射程最大保持8000公里。因此原则上来讲,射程6000到8000公里的导弹就可以算是洲际导弹。但是在冷战时代,英法都只算是敲边鼓的角色。



前苏联甚至拿出1枚SS18重型洲际导弹。那么其任何一枚可以携带的弹头的总量都比英法任何一家的大城市的全部数量都多。而这种重型洲际导弹在冷战高峰年代甚至部署了数百枚,而且射程高达1.5万公里以上。很显然在前苏联的思维惯性里,只有可以覆盖北美所有战略要点的导弹,才可以叫真正的洲际导弹。那么射程必须在9000公里甚至1万公里以上才合格。而作为最主要的对手美国人看来,他们的主要战略力量在水下。可以从海上靠近对手的本土再发射,因此潜射洲际导弹的射程起步标准基本是8000公里;而部署在其本土的井射民兵洲际导弹,基本射程都是1.15万公里起步。因此对当年的美苏两国大国来说,其洲际导弹的射程标准就是8000公里起步。而对欧亚大陆上比较靠中部和南部的国家来说,如果想要打击北美的战略目标,



甚至需要1.2万公里起步。真正要无缝隙全覆盖,甚至需要1.4万公里以上才算保险。由此可见洲际导弹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大国来说。其实基本的射程起步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除了看自家的地雷位置,还要看自家准备瞄准的战略对手的地理位置在地球的哪个具体方位才行。由于当今大部分全球性大国和有野心的中等强国都在北半球,因此如果相互提防的相互瞄准,那么潜射导弹射程8000公里起步,路基洲际导弹1万公里起步都是最低要求。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就很算做真正的洲际导弹。另外,洲际导弹可以采取高弹道减射程打击,也就是把弹道抬高的比较大,一般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导弹,其弹道最高点基本都在800公里左右。而如果把弹道最高点提升到1500公里以上,则可以打击5000公里之内的目标。


不过这样会产生射程的浪费。而且弹道过高,会增加对手预警和拦截的时间段,而高弹道下,对弹头的拦截难度也会降低。不过高弹道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有限的国土范围内试验全弹道和全要素,一般只作为试验措施存在。而洲际导弹的射程和发射系统的关机速度直接正相关。射程6000公里以上的导弹,要求关机速度一般在6.8公里每秒以上。低于这个关速度的一般也不算洲际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