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印度当局收到“最后通牒”,并非来自邻国,而是来自内部

2017-08-01 06:54:57   

如果你家的窗户是玻璃做的,那就不要用石头砸邻居家。印度如今做的就是这件蠢事。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劣迹斑斑:吞并锡金、操控不丹、肢解巴铁、妄图将邻国领土永远窃取、还变相支持邻国的分裂势力。“海外探客”看到,相信轮回的印度人,如今招来“业报”。妄图分裂别国者,难逃解体厄运。当印军接到莫迪“不许撤退”的命令时,或许能感受到后方的熊熊烈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印军最重要的补给线已经出现问题,英勇善战的廓尔喀人爆发了抵抗运动。廓尔喀人民族独立运动组织要求从西孟加拉帮分离,独自成立新的邦。混乱已经持续40多天,在大吉岭地区维持秩序的印度军队一看大事不妙,撒丫子就跑。饭店、旅馆和学校已经关闭,只剩下警察和安保还在瑟瑟发抖地执勤。混乱已经危及加尔各答,廓尔喀领导者声称“真正的战斗还没开始”,并向印度当局发出“最后通牒”。一个战斗民族说出这样的话,是有底气的。有消息称,廓尔喀人不想再打工了,而是想翻身当主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惯了,一次性就组建了超过8000人的游击队。


这次混乱的导火索是西孟加拉邦强制尼泊尔语区10年级以下学生必须学习孟加拉语,以尼泊尔族为主的廓尔喀人的尊严受到践踏,文化习俗受到侵犯。原本大吉岭地区就属于尼泊尔,但在英国人撤走之后,印度继承了这块土地,而孟加拉族人口的大量涌入,让原住民廓尔喀人反倒沦为少数族裔,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处于不利地位,矛盾已然埋下,爆发冲突成了家常便饭。
从110年前,廓尔喀人就已经在争取独立。在20世纪80年代,独立运动进入高潮,连续28个月的抗议活动逼迫印度不得不妥协,为廓尔喀人成立了半自治区。10年前,廓尔喀人再接再厉,掀起了持续3年的独立运动,获得了独立的司法、行政和财政权。不过,印度当局始终拒绝为廓尔喀人独立建邦,而且还将廓尔喀人的正义之举视为治安问题,看到火星就镇压,见到燎原就认怂,停火之后又耍赖,最后再度激起反抗,循环往复。
7月29日,印度警察更是向示威者开枪射击,导致4人受伤1人重伤。西方不是一直鼓吹“民族自决”、“制止人道主义危机”和“保护人-權”吗?为何对印度却如此纵容与包庇?如果西方是正义的,那么就应该像支持科索沃那样支持廓尔喀人独立建国,并向印度政府施压,逼迫印度承认。
如今,廓尔喀人决心斗争到底,宣布7月30日是“全球集会支持廓尔喀人运动日”(恰巧与沙场大阅兵在同一天),还将8月8日定为印方答复的最后时间底线。在内外受困的情况下,印度最近的立场突然软化,提出一个又一个撤军的条件。最近的一个提议是印军可以撤走,不过阵地要由穿上不丹军服的印度人来接手……而邻国的立场依然坚定:哪儿来的滚哪儿去。
印度之所以面临如此“喜人”的形势,还是要感谢英国人。英国人虽然离开了,但英国人留下的惯性依然还在。印度并非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大杂烩,被英国的“殖民主义传统”强行捆绑在一起。印度继承的是英国留下的殖民体系,也想当然地要继承英国的殖民帝国,印度的“南亚霸主梦”,其实质就是第二个“大英帝国”在印度洋地区的翻版。


不过,印度虽然在南亚是个大块头,却没有学到英国人的眼光和聪明,只是学到一堆伎俩和诡计。印度想维持一个霸权体系,但又缺乏实力支撑和制度设计。70年前印度刚刚独立时,继承了一大笔丰厚的“遗产”,包括完整的政治、经济、交通、法律和教育体系,还有英语这个特殊的礼物。串联起全国的铁路网,将四分五裂的印度半岛编织成一个完整的国家。彼时的而印度,与菲律宾一样,是亚洲“标杆级”的先进国家。可如今日本想帮助印度修一条高铁,都被印度人的极低的效率、糟糕的后勤、征地的难题折磨得龇牙咧嘴。如今,印度周边的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等都纷纷对华靠拢,更不用说巴基斯坦。如果印度的国家吸引力稍微能摆上台面,这么多小伙伴恐怕也不会舍近求远。对于廓尔喀人来说,独立之后最诱人的前景莫过于能够决定自己国家的发展方向,不必受印度的拖累。对此,探客表示乐观其成。
印度先天的痼疾却没法靠殖民者来医治。缺乏主体民族,国家认同薄弱,始终是困扰印度形成合力的障碍。谁也不否认印度是“全世界最有潜力的国家”。可如果潜力被压上好几块巨石(包括种姓制度、分裂趋势、贫富差距等),那么印度就将永远只是纸面上的“未来强国”。21世纪注定不会属于印度,阿三倒是可以提前备战22世纪。前提是,先摆平内部的纷争。廓尔喀人不是第一个提出独立的民族,印度最好不要逼邻国给这些饱受压迫的民族输送内力。
如果说炎热的气候让印度人有点昏了头,那么北方的严寒应该让阿三清醒点:对战败的耻辱念念不忘并无益处,向对手学习才是有出息的表现。凡以愤怒开始的事,必以耻辱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