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磁装甲曝光!装备我国第四代主战坦克,重量轻防护强!
2019-12-23 15:40:00
虽然近些年来一直都有不少人在鼓吹“坦克无用论”,但是从实际的战争以及当前各国一直没有停下主战坦克的研发来看,这一论点显然是不正确的。
当前世界各国的主战坦克基本上都已经装备到了第三代,而俄罗斯甚至还往前再踏出了半步,率先研制出了T14主战坦克,算是半个第四代坦克。
当然了,这一步俄罗斯也是踩在苏联的肩膀上踏出的,毕竟T14的大部分技术问题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经解决了。
那么,为什么虎哥会说俄罗斯的T14主战坦克仅仅是半个第四代坦克呢?实际上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世界各国对于第四代主战坦克的各项性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
与此同时T14主战坦克虽然使用了一些当前第三代主战坦克没有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布局,比如说无人炮塔,比如说大块液晶显示屏,内部乘员是三个人并排坐等;
但是其实际性能上和现在世界各国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相比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提升。
但是就在最近虎哥刷微博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我国在第四代主战坦克上的一些技术尝试,在虎哥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革命性突破!
众所周知,主战坦克有三大性能:火力、机动性、防护。而这一次我国展现的是在防护上的研究。
最近微博上突然出现了2017年的兵器工业52研究所纪录片,首次展示了国产电磁装甲和自主创新的爆炸反应装甲。
众所周知,装甲技术是坦克关键技术之一,尽管现代装甲已经从当初的均质钢装甲发展到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等多种形式装甲,不过从原理上来讲,这些装甲都属于被动防护类型。
这一类装甲的防护一般都来自于自身的物理厚度,尤其是复合装甲,虎哥在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以目前的技术,不管其他国家再怎么吹自己的复合装甲抗穿性能怎么好,它也是比不上同等厚度的装甲钢的;
实际上目前各国第三代主战坦克之所以大量的应用复合装甲,是因为重量轻,同等重量下复合装甲的抗穿抗破性能比装甲钢要好。
如果将符合装甲换成同样厚度的装甲钢,那么现代主战坦克的重量怕是要奔着上百吨去了....
而各种反应装甲虽然说原理上不是凭借物理厚度硬抗,但是目前的反应装甲实际上主要是为了防止聚能装药战斗部的打击,其抗脱穿的效果微乎其微。
至于电磁装甲,顾名思义就是以电磁能来削弱来袭反装甲武器,电磁装甲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电磁装甲;
它的装甲分为两层,每层与大功率电容相接,来袭穿甲弹或者射流击穿装甲之间的绝缘层形成电路,进而生产强大磁场。
在磁流体动力效应影响下,破坏或者干扰来袭穿甲弹或者射流,以达到防护的目标。这种装甲目前各国都在研究中,虎哥还没听说哪个国家真正搞成了的。
还有一种是主动电磁装甲,这也是此次兵器工业集团纪录片中我国研制的一款,下图中展示的就是我国兵器工业52研究所研制的一款电磁装甲:
从动图中可以看到,在来袭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马上就要击中测试的装甲模块的时候,装甲模块却突然自己爆炸开来,爆炸的冲击波和破片直接迎面撞向了穿甲体。
虎哥猜测,这款电磁装甲的原理应该是在一定距离上电磁感应到异物接近之后,相应的电磁装甲内的炸药直接起爆,提前引爆来袭弹药或者靠冲击波和预置的抛板或者破片改变穿甲体飞行状态,同时破坏来袭穿甲体的完整性从而达到抗穿的效果。
兵器工业曝光的这款电磁装甲工作过程其实比较类似于目前各国都在探索的主动防护系统,但是要比主动防护系统好得多,毕竟当前的主动防护系统只能挡得住初速慢的破甲战斗部,对于初速相当高的脱穿无能为力。
同时在纪录片中,兵器工业还曝光了一款新型“三防”(防穿防破防串联)反应装甲;
从效果动画演示来看,这款反应装甲由双层楔形平板反应装甲和聚能反击弹组成,能够有效应付各种类型的反坦克弹药,国外目前没有见过相同原理的产品。
目前全世界的主战坦克为了追求极致的防护,都在走向重型化,比如说美国最新改进型M1A2sepv3主战坦克,其重量已经达到73吨!
我国的99A坦克因为采用了自动装弹机,省去一个乘员,减小了炮塔重量,但是在加挂了反应装甲后也有小60吨。
巨大的重量严重影响到了坦克的机动性,所以虽然说现在对于第四代主战坦克性能各国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各国对于第四代主战坦克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减重。
如果说我国的电磁装甲研制成功,并且对于穿甲弹和破甲弹或者是串联战斗部都有很好的抗性,那么这就能够省去厚重的装甲,造出一款又轻又强的战车。
虽然说目前我们并不清楚我国在第四代主战坦克上究竟走了多远,但是通过这些纪录片我们也能了解到冰山一角,总而言之肯定处在世界最顶尖的位置上,要知道,这纪录片可是2017年的.....
当前世界各国的主战坦克基本上都已经装备到了第三代,而俄罗斯甚至还往前再踏出了半步,率先研制出了T14主战坦克,算是半个第四代坦克。
当然了,这一步俄罗斯也是踩在苏联的肩膀上踏出的,毕竟T14的大部分技术问题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经解决了。
那么,为什么虎哥会说俄罗斯的T14主战坦克仅仅是半个第四代坦克呢?实际上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世界各国对于第四代主战坦克的各项性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
与此同时T14主战坦克虽然使用了一些当前第三代主战坦克没有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布局,比如说无人炮塔,比如说大块液晶显示屏,内部乘员是三个人并排坐等;
但是其实际性能上和现在世界各国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相比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提升。
但是就在最近虎哥刷微博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我国在第四代主战坦克上的一些技术尝试,在虎哥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革命性突破!
众所周知,主战坦克有三大性能:火力、机动性、防护。而这一次我国展现的是在防护上的研究。
最近微博上突然出现了2017年的兵器工业52研究所纪录片,首次展示了国产电磁装甲和自主创新的爆炸反应装甲。
众所周知,装甲技术是坦克关键技术之一,尽管现代装甲已经从当初的均质钢装甲发展到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等多种形式装甲,不过从原理上来讲,这些装甲都属于被动防护类型。
这一类装甲的防护一般都来自于自身的物理厚度,尤其是复合装甲,虎哥在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以目前的技术,不管其他国家再怎么吹自己的复合装甲抗穿性能怎么好,它也是比不上同等厚度的装甲钢的;
实际上目前各国第三代主战坦克之所以大量的应用复合装甲,是因为重量轻,同等重量下复合装甲的抗穿抗破性能比装甲钢要好。
如果将符合装甲换成同样厚度的装甲钢,那么现代主战坦克的重量怕是要奔着上百吨去了....
而各种反应装甲虽然说原理上不是凭借物理厚度硬抗,但是目前的反应装甲实际上主要是为了防止聚能装药战斗部的打击,其抗脱穿的效果微乎其微。
至于电磁装甲,顾名思义就是以电磁能来削弱来袭反装甲武器,电磁装甲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电磁装甲;
它的装甲分为两层,每层与大功率电容相接,来袭穿甲弹或者射流击穿装甲之间的绝缘层形成电路,进而生产强大磁场。
在磁流体动力效应影响下,破坏或者干扰来袭穿甲弹或者射流,以达到防护的目标。这种装甲目前各国都在研究中,虎哥还没听说哪个国家真正搞成了的。
还有一种是主动电磁装甲,这也是此次兵器工业集团纪录片中我国研制的一款,下图中展示的就是我国兵器工业52研究所研制的一款电磁装甲:
从动图中可以看到,在来袭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马上就要击中测试的装甲模块的时候,装甲模块却突然自己爆炸开来,爆炸的冲击波和破片直接迎面撞向了穿甲体。
虎哥猜测,这款电磁装甲的原理应该是在一定距离上电磁感应到异物接近之后,相应的电磁装甲内的炸药直接起爆,提前引爆来袭弹药或者靠冲击波和预置的抛板或者破片改变穿甲体飞行状态,同时破坏来袭穿甲体的完整性从而达到抗穿的效果。
兵器工业曝光的这款电磁装甲工作过程其实比较类似于目前各国都在探索的主动防护系统,但是要比主动防护系统好得多,毕竟当前的主动防护系统只能挡得住初速慢的破甲战斗部,对于初速相当高的脱穿无能为力。
同时在纪录片中,兵器工业还曝光了一款新型“三防”(防穿防破防串联)反应装甲;
从效果动画演示来看,这款反应装甲由双层楔形平板反应装甲和聚能反击弹组成,能够有效应付各种类型的反坦克弹药,国外目前没有见过相同原理的产品。
目前全世界的主战坦克为了追求极致的防护,都在走向重型化,比如说美国最新改进型M1A2sepv3主战坦克,其重量已经达到73吨!
我国的99A坦克因为采用了自动装弹机,省去一个乘员,减小了炮塔重量,但是在加挂了反应装甲后也有小60吨。
巨大的重量严重影响到了坦克的机动性,所以虽然说现在对于第四代主战坦克性能各国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各国对于第四代主战坦克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减重。
如果说我国的电磁装甲研制成功,并且对于穿甲弹和破甲弹或者是串联战斗部都有很好的抗性,那么这就能够省去厚重的装甲,造出一款又轻又强的战车。
虽然说目前我们并不清楚我国在第四代主战坦克上究竟走了多远,但是通过这些纪录片我们也能了解到冰山一角,总而言之肯定处在世界最顶尖的位置上,要知道,这纪录片可是2017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