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俄罗斯“最忠诚的盟友”叛变?这2个重要港口或落入美国之手

2018-04-28 07:53:43   

  俄罗斯与西方的“敌意螺旋”持续上升,尽管双方没爆发直接的热战,却都在伺机寻找对手的弱点,斗争却一刻都没有停止。凭借雄厚的实力,西方在不断挖普京的墙脚,采取各种方式敲打北极熊。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4月12日表示,他将正式启动退出“独联体”,并关闭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的代表处。事实上,早在2014年3月乌克兰失去克里米亚之后,就已经切断了与“独联体”的联系。波罗申科的表态更像是一次泄愤,就像10年前格鲁吉亚被俄罗斯揍得鼻青脸肿之后宣布退出一样。
“独联体”作为一个松散组织,影响力持续减弱,恐怕连鸡肋都算不上。乌克兰的“恩断义绝”无法影响俄罗斯的战略布局。对普京来说,“独联体”只剩下一个躯壳。真正的抓手是2014年俄罗斯、白罗斯、哈萨克斯坦3个国家联合成立的“欧亚经济联盟”。通过这个组织,俄方将俄白之盟、欧亚经济共同体、集体安全组织等进行了重新统筹。


可以看出,这其中真正跟着俄罗斯走的就是白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这2个国家应该算是普京“最忠诚的盟友”。2018年3月19日普京在选战中获胜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第一时间发出祝贺。不仅如此,早在3月15日纳扎尔巴耶夫就“中亚首脑会议”上预祝普京成功。这与西方集团极力谩骂、干涉和讥嘲形成鲜明对比。而在3年前的4月27日,纳扎尔巴耶夫以97.7%的支持率继续担任总统,普京也给予热烈庆祝。俩人不是兄弟又胜似兄弟。从1990年开始掌舵28年的纳扎尔巴耶夫受到俄方的信任与尊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拒绝签署导致苏联解体的文件。
从两国关系来看,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几乎支持了俄罗斯所有的一体化建构。2016年纳扎尔巴耶夫在索契与普京会谈时,对俄哈关系给予高度评价,还积极组织两国之间的“地区合作论坛”。当俄罗斯与土耳其一度接近开战时,又是纳扎尔巴耶夫出面调和。可以说,哈萨克斯坦更像是俄罗斯的贴心小棉袄。普京在2015年曾经对俄哈关系下了一个定义:全天候的坚固同盟。


不过根据俄媒报道,就在俄美剑拔弩张之际,哈萨克斯坦却“投奔”美国。两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军事合作5年计划”。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哈萨克斯坦决定向美国开放位于里海2个港口——阿克套与库里克。借助这2个港口,美方可以把物资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运送到哈萨克斯坦,然后再转运到阿富汗,完美地绕开了俄罗斯。俄方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反俄行为。
由于哈萨克斯坦的“叛变”,导致俄罗斯的柔软腹部暴露在美方面前。美国向阿富汗增兵至少4000人,很大程度上都将受到哈萨克斯坦的鼓舞。有了这条通道,美方不仅可以减轻对巴基斯坦的依赖、降低后勤成本,还可能威慑伊朗。就在马克龙访美期间,白宫已经明确表示要撕毁伊核协议。而“海外探客”认为,最严重的后果极有可能就是美国在里海建立军事存在(譬如军事基地等设施),俄罗斯和伊朗的后院有麻烦了!


俄里海舰队有20多艘军舰,尽管主要任务是保卫里海油田和反恐,却一度承担了展示大国军力的重任。。2015年10月,俄里海舰队的4艘战舰曾向中东地区的极端分子发射26枚3M-14海基远程巡航导弹,导弹在飞行1500公里后摧毁了11处敌方目标。而暴徒级(21630型)轻型护卫舰不仅是俄里海舰队的主力,还是俄军近些年来添置的为数不多的新舰。
里海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鲟鱼等渔业资源。里海鱼子酱更是顶级美食,连包装罐都用黄金打造。可以说,里海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聚宝盆”。美国借助与哈萨克斯坦的协议插手里海,无疑将令局势复杂化。


内陆国家总是希望找到靠谱的“第三邻国”。蒙古如此,哈萨克斯坦也不例外。纳扎尔巴耶夫2018年1月刚刚访问美国,决定购买25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双方决定加强战略伙伴关系。根据媒体报道,纳扎尔巴耶夫之所以做出妥协,是因为哈萨克斯坦至少270亿美元的资产遭到欧美冻结,财政陷入危机。美方握住这个软肋,而哈萨克斯坦又有加深美哈军事合作的意图,因此一拍即合。哈萨克斯坦既有遭到胁迫的成分,又有借美国之力平衡与中俄关系的计算。
纳扎尔巴耶夫其实一直坚持实用主义,无论在阿拉伯世界、欧美、前苏联地区、还是东亚,都能找到共同利益,很吃得开。只有纳扎尔巴耶夫能够把国内100多个民族整合得服服帖帖、彻底遏制分裂势力、挽救濒临破产的国民经济。哈萨克斯坦同时又是“上-合组织”、“带路倡议”和“欧亚同盟”的重要成员。可是,100次一帆风顺,不代表能够避免1次致命的阴沟翻船。纳扎尔巴耶夫这个决定究竟是福是祸尚未可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