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不亚于导弹!中国又一宝贝亮相,一美元一次再也不担心预算
2018-11-10 18:42:57
最近,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的LW-30激光武器系统高调亮相珠海。该系统属于近程的防空武器系统,射程为25公里。系统由雷达指挥车,激光发射车和其他保障设备组成,能拦截各种空中飞行的目标,包括小型大型无人机,火箭炮甚至是迫击炮的炮弹。

众所周知,全世界防空导弹系统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成本太高。以色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色列全世界防空形势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领土纵深小,又长期面临各种简易火箭弹和民用小型无人机的威胁。为了保证防空效果,以色列甚至出现过使用爱国者导弹打几百块钱的无人机的情况。同时,尽管部署了造价相对较低的铁穹,但是铁穹导弹对于炮弹类武器的反应速度仍然不足。

因此,如何解决低价防空拦截的问题,就是全世界防空武器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激光武器是一种主要是利用高能激光束的热能,辐射能摧毁目标的定向能武器。美国曾经在星球大战当中提出过激光武器的研发计划,但是当时的激光武器属于战略级别的武器,带有不少科幻的成分:美军宣称需要得到的激光武器能对百公里以外的导弹,卫星等战略目标。如美国宣称要发展星载战略激光武器SBL,机载战略激光武器ABL,和地基战略激光武器鹦鹉螺等。

但是因为存在光斑发散和大气衰减,战略激光武器想达到设想中的作战能力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因此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放缓了战略级激光武器的发展,激光武器越来越向简单,低成本但具备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战术级激光武器发展。而战术级激光武器系统根据载体的平台不同,又可以分为车载,舰载,空基和天基等。其中车载系统是目前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向防空拦截武器方向发展。与防空导弹相比,激光防空系统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成本低。激光防空系统一次发射平均耗费1美元,而且可以多次反复使用,效费比很高。

与其他国家的激光武器相比,中国的车载激光系统目前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发展了多种激光武器系统,洛马公司的ADAM系统,ALADIN, ATHENA雅典娜,CLWS,MLD和HELMD,LaWS等激光系统。这些系统的普遍功率都在100kw以内,射程也有限,一般针对不同的目标,射程在3km到5km左右。其中ADAM区域防御反弹药ADAM系统已经达到了10kw,但是拦截小口径火箭弹目标时。射程仅为2km。其中LaWS 是美军第一种实用型号的激光武器,为舰载版本,装备在了庞塞号两栖战舰上,该系统射程仍然仅为3km。

目前,激光武器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就是提高射程和功率。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合束方式。现有激光武器的激光发射器分为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而且都能实现千瓦级的功率输出,但不能长时间的极限运转。通过合成能,能极大减小单个激光器的负担,而且能成倍的提高功率。

合束是指将小功率的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整合到成一束,合束的主要方法有相干合成,光谱合成和非相干合成。相干合成的方式能克服不良气候,能量损失更小,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技术。如美国诺格公司的MLD系统就是通过合束的方式将7台15kw的板条固体激光器合成为了功率105 kw的激光束,损失就极低。相干合成又可以分为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两种。在2014年,中国曾公布过低空卫士系统,该系统的功率接近100kw,拦截空中目标只需要5秒。这说明中国已经掌握了合束技术,而且中国激光武器的光束能量更为集中,摧毁时间更短。而LW-30射程已经到了25km,说明其在合成后,能量的损失更小,而且功率显然已经超过了10kw。曾有看法认为舰载激光武器很有可能率先服役。因为海军面临的防空环境更复杂,需求更迫切。珠海航展上展出的LW-30虽然是车载版,但并非不能装备海军。同时,LW-30属于外贸版本,是一个使用成本很低的防空武器。对于防空要求高有低价要求的国家,实在是一个福音。(利刃/王博)
众所周知,全世界防空导弹系统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成本太高。以色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色列全世界防空形势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领土纵深小,又长期面临各种简易火箭弹和民用小型无人机的威胁。为了保证防空效果,以色列甚至出现过使用爱国者导弹打几百块钱的无人机的情况。同时,尽管部署了造价相对较低的铁穹,但是铁穹导弹对于炮弹类武器的反应速度仍然不足。
因此,如何解决低价防空拦截的问题,就是全世界防空武器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激光武器是一种主要是利用高能激光束的热能,辐射能摧毁目标的定向能武器。美国曾经在星球大战当中提出过激光武器的研发计划,但是当时的激光武器属于战略级别的武器,带有不少科幻的成分:美军宣称需要得到的激光武器能对百公里以外的导弹,卫星等战略目标。如美国宣称要发展星载战略激光武器SBL,机载战略激光武器ABL,和地基战略激光武器鹦鹉螺等。
但是因为存在光斑发散和大气衰减,战略激光武器想达到设想中的作战能力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因此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放缓了战略级激光武器的发展,激光武器越来越向简单,低成本但具备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战术级激光武器发展。而战术级激光武器系统根据载体的平台不同,又可以分为车载,舰载,空基和天基等。其中车载系统是目前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向防空拦截武器方向发展。与防空导弹相比,激光防空系统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成本低。激光防空系统一次发射平均耗费1美元,而且可以多次反复使用,效费比很高。
与其他国家的激光武器相比,中国的车载激光系统目前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发展了多种激光武器系统,洛马公司的ADAM系统,ALADIN, ATHENA雅典娜,CLWS,MLD和HELMD,LaWS等激光系统。这些系统的普遍功率都在100kw以内,射程也有限,一般针对不同的目标,射程在3km到5km左右。其中ADAM区域防御反弹药ADAM系统已经达到了10kw,但是拦截小口径火箭弹目标时。射程仅为2km。其中LaWS 是美军第一种实用型号的激光武器,为舰载版本,装备在了庞塞号两栖战舰上,该系统射程仍然仅为3km。
目前,激光武器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就是提高射程和功率。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合束方式。现有激光武器的激光发射器分为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而且都能实现千瓦级的功率输出,但不能长时间的极限运转。通过合成能,能极大减小单个激光器的负担,而且能成倍的提高功率。
合束是指将小功率的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整合到成一束,合束的主要方法有相干合成,光谱合成和非相干合成。相干合成的方式能克服不良气候,能量损失更小,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技术。如美国诺格公司的MLD系统就是通过合束的方式将7台15kw的板条固体激光器合成为了功率105 kw的激光束,损失就极低。相干合成又可以分为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两种。在2014年,中国曾公布过低空卫士系统,该系统的功率接近100kw,拦截空中目标只需要5秒。这说明中国已经掌握了合束技术,而且中国激光武器的光束能量更为集中,摧毁时间更短。而LW-30射程已经到了25km,说明其在合成后,能量的损失更小,而且功率显然已经超过了10kw。曾有看法认为舰载激光武器很有可能率先服役。因为海军面临的防空环境更复杂,需求更迫切。珠海航展上展出的LW-30虽然是车载版,但并非不能装备海军。同时,LW-30属于外贸版本,是一个使用成本很低的防空武器。对于防空要求高有低价要求的国家,实在是一个福音。(利刃/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