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热评:对抗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其后果,只能是自己吃苦头,
2016-10-23 12:27:10
【菲律宾总统访华】
这是一个近期互联网上的一个热点。
一个小国家领导人的到访,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不管访问成果如何。菲律宾在国际外交上,算是“以小博大”,赚足了眼球。
虽然杜特尔特说的那些话,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但是好歹也是堂堂一国领导人,在外交场合如此尖锐直白的发言,还是非常罕见的。——怪不得媒体不吝版面报导他的言行。
据我所知,就算是以往美国总统访华,似乎都折腾不出这么大的动静。
杜特尔特果然是一个人物,从他在国内铁腕反毒,大嘴痛骂美国领导人开始,我就认为此人不简单。网上有评论说,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反复无常,杜特尔特其人未必可靠,中国不可轻信。
中国不是人傻钱多的国家(实际上人傻钱多这句话是存疑的,能够赚来钱的人,大多数都非常精明),自然不会白送钱。想要合作,拿出合作的诚意。
至于杜特尔特,查其言,观其行,实际上他并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尤其是干脆利落处理几千毒贩,这不是演戏的政客能够干出来的事。
其实我换位思考,如果杜特尔特想要搞好菲律宾,想要有所作为,除了投向中国,别无他途。
美国,显然是靠不住的。尤其是这几年,美国对待盟友,除了坑还是坑。
日本,作为美国的走狗,并没有独立的政治外交,投靠日本,显然更不靠谱。
以中国经济的体量,中国的财富,中国的市场规模,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对于菲律宾来说,只要能够搭上中国这条顺风船,杜特尔特的执政,就成功了大半。
反之,和中国对抗,根本得不到好处。美国在关键时候,不可能为菲律宾两肋插刀。以菲律宾国家之力,对抗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其后果,只能是自己吃苦头,然后美国人送点廉价掌声鲜花。
对于中国来说,钱当然不会白给,本来就是投资或者贷款,其实大部分的钱都会回流中国(那些设备、劳务输出什么的)。
再说了,有一句话说的,给钱的手,总是高过拿钱的手。钱又不是一天到账,都是专项专款不会划到某个人手上,五大流氓的钱,你真当可以白拿?
【泡沫的冷思考】
国庆之后,关于房地产的消息,就开始冷却下来。接着,就是各地出台的限购政策。
有一位读者朋友告诉我,他在一家外资贷款公司工作,那家公司提供的贷款利息不算很高,大概是8%一年,很方便就能够给个人贷出30万的款。
这并不让我意外,因为美国、日本、欧洲都是很低的利率,甚至是零利率。有资格从银行弄到钱的,只要能够确保资金进出的安全,在中国放贷简直是暴利的买卖。
中国房地产价格暴涨,很多炒房人可以从这些机构借到钱,简直就是完美的泡沫组合。——当然,最终的泡沫风险,全放在了中国的银行,还有中国的购房者身上。简直就是把美国的次贷模型,改变一个形态,复制到中国来。
除了房地产,近期暴露出来的高校贷款,各种个人贷款,都隐隐指向这些来路不明的钱。还有爆出来的查处地下钱庄,也似乎说明了这些钱来路不明、去向难辩、动机险恶。
泡沫不仅是在金融领域,互联网的泡沫也很大。自上次微信刷单暴露出来以后,连工信部都出了文件,提出严查刷单炒信行为。可见互联网行业,自我炒作的泡沫有多严重。
前几天在反思互联网行业,偶然读到一篇文章《未来十年,传统实业将会反超互联网行业》,深以为然。因为就我所知道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带着非常严重的泡沫。而竞争激烈,每个人都抱怨钱难赚的普通生意,反倒是今天做了明天还继续做,一家衰败的话另一家就会起来。
现在想想,雷军和董明珠关于小米和格力的打赌,更象是一个互联网暴发户,自信满满地挑战一家老牌制造业龙头公司。时隔数年,果然是大浪淘沙,谁输谁赢不辩自明。
凡是泡沫,如果长时间不能做实,那必然会破裂。金融、房地产、互联网,还有其他一些准金融的领域,比如文物、古玩之类的,连普洱茶这种东西,都被泡沫搞过。
说了泡沫,再说说实在点的东西。
今天还读到一篇文章,提议吉利集团卖掉沃尔沃,理由是已经学到了技术,而且现在沃尔沃业绩不错,卖掉可以收获一个很不错的差价。——这只能说明,很多经济学家真的只懂钱,单纯盯着钱,也是泡沫经济的最重要心理基础。
经济学家,其实不会理解真正的企业家,发自内心对一个事物的热爱。换句话说,如果李书福不是真心疯狂地热爱汽车,他不可能走到今天。这样的人,怎么会因为钱的算计,卖掉沃尔沃呢?
我们曾如此羡慕那些一夜爆发的财富,光鲜亮丽,炫彩夺目。随着年岁的增长,却发现没有多少来得容易的财富,可以肆意长久。任何的光鲜亮丽,必有它要面对的艰难险阻。任何事业,不管顺境逆境,不该忘记的是,当初自己为什么要去做它,仅仅是为了赚钱,所能取得的成就,必然是有限的!而且很容易跟风,成为泡沫的受害者。——制造泡沫的目的,就是利用人的贪婪,掠走别人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