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惊呼 中国企业经历新旧切换 渐成创新"引领者"

2016-10-04 12:23:27   

境外媒体称,强劲的内需是中国所走的新道路的根本基础。在经济规模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这条路不会平坦。看一下中国的企业界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发生多么大的变化。

德国财经网站10月2日发表题为《新旧中国》的文章称,这里分成了新旧两个部分。旧中国是被称为国有企业的大企业,它们往往从事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等行业,大多存在僵化、负债高、受地方或国家政策影响、腐败和创新周期漫长的问题。北京试图通过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来对这些企业进行整顿并提高它们的竞争力。

但有一点也很清楚,这种规模的企业领导起来也像是大型油轮那样,急停将给人和机器造成重大损伤。

文章称,到新中国完全取代旧中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开端是大有希望的。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年轻企业填补了中国开放所伴随的、国有企业没有填补或者不再填补的空缺。它们乘着中产阶级需求不断增大的巨浪前进。它们属于国际投资者的宠儿,因为它们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市场地位以及强劲的增长速度。

但是第二梯队也非常活跃。时尚、娱乐、旅游业企业和巴士生产商从人们新产生的对休闲的兴趣中获益。随着政府对中国大城市空气质量的不安加剧,电动汽车制造商在13亿多人口的市场面前也大有机会。

文章称,腾讯和阿里巴巴能如此强大,也是因为它们得到了北京的多方面支持。眼下这些中国科技企业与西方竞争对手平起平坐,并且都致力于广泛程度差不多的商业领域,从本来的核心业务到云服务和金融服务。这样看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银行也有理由担心。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3日报道,上海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闻丹忆有绝对的理由相信自己公司的前景。

报道称,在中国这个迫切需要更好、更廉价医疗的国家,闻丹忆所在的上海立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协助美国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开发抗癌药物。

在美国研究和工作17年后,闻丹忆选择回国。她说:“五年前,几乎没有中国企业制造新药,但最近几年来自本地客户的需求激增。”

目前,闻丹忆的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如此,立迪公司仍是推动创新的企业典范,中央政府希望此类企业能有助于中国经济的重心从廉价出口转移到可持续服务。

报道称,中国已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位居第25名。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批准了35.9万项专利。

但研究人员称,其中很多技术进步都是对现有设计的改良,而非技术突破,而且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率也不高。

闻丹忆说,中国可能热衷于吸引海外人才回国,但就抗癌药物研究而言,国内企业主要是根据现有的海外药品生产“模仿药”和“改良模仿药”。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学恭说:“我们正在向成为引领者迈进,但我们仍没有足够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技术突破。”

香港亚洲视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陈经说,中国大多数已注册的科技创新项目是由政府推动的,但科技进步的真正推动力应当是企业。

报道称,过去五年,在汤森路透公布的“全球创新百强”年度榜单中,仅有一家中国公司——华为公司上榜,而且也仅是在2014年上过一次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