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一季度经常账户出现17年来首次季度逆差
2018-05-08 06:46:36
港媒称,美国抓住巨额双边贸易逆差不放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进口更多美国产品、扩大市场准入和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就在此时,中国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出现近17年来的首次季度逆差。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4日报道,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4日称,今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逆差达282亿美元。这是自2001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
报道称,国家外汇管理局称经常账户罕见呈现逆差,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等影响,但经济学家们称,这可能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地位出现重大变化,而这又是过去10年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结果。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在一份报告中称,过去25年间,中国经常账户每年都是顺差,以至于人们往往认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是理所当然的。
丁爽指出,人们25年来视为理所当然的情况就要改变了。他写道:“在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一次不大的冲击就可能把中国的经常账户推入逆差的境地。”
报道称,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包含货物贸易顺差——一度被认为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指标。
中国硬通货的这一关键来源正开始萎缩。国家外汇管理局称,今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同比下降35%,降至534亿美元。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官方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包括旅游在内的服务贸易逆差高达762亿美元,致使整个经常账户出现了逆差。
报道称,全球最大出口国中国一直在努力从出口拉动增长转向国内消费拉动增长。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仍然相当可观。
丁爽说:“尽管我们认为,爆发一场全面的贸易战只是一个尾部风险,但最终的妥协方案可能还是会涉及中国进口更多东西并开放服务领域。”
报道称,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不太可能一夜间就消失。荷兰商业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爱丽丝·庞(音)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不太可能出现“持续的贸易逆差”,但随着贸易关系持续紧张,“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贸易顺差会缩小”。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4日报道,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4日称,今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逆差达282亿美元。这是自2001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
报道称,国家外汇管理局称经常账户罕见呈现逆差,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等影响,但经济学家们称,这可能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地位出现重大变化,而这又是过去10年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结果。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在一份报告中称,过去25年间,中国经常账户每年都是顺差,以至于人们往往认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是理所当然的。
丁爽指出,人们25年来视为理所当然的情况就要改变了。他写道:“在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一次不大的冲击就可能把中国的经常账户推入逆差的境地。”
报道称,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包含货物贸易顺差——一度被认为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指标。
中国硬通货的这一关键来源正开始萎缩。国家外汇管理局称,今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同比下降35%,降至534亿美元。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官方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包括旅游在内的服务贸易逆差高达762亿美元,致使整个经常账户出现了逆差。
报道称,全球最大出口国中国一直在努力从出口拉动增长转向国内消费拉动增长。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仍然相当可观。
丁爽说:“尽管我们认为,爆发一场全面的贸易战只是一个尾部风险,但最终的妥协方案可能还是会涉及中国进口更多东西并开放服务领域。”
报道称,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不太可能一夜间就消失。荷兰商业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爱丽丝·庞(音)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不太可能出现“持续的贸易逆差”,但随着贸易关系持续紧张,“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贸易顺差会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