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将领竟然说守不住第一岛链,东风导弹实在太多了

2017-02-13 12:37:17   

这几年美国媒体常常提及中国东风家族导弹对亚太美军的潜在威胁,其中不乏一些夸大其词的论调。


但最近若干重要的美国军事智库专家严肃指出,美军可能连第一岛链都守不住了。他们并非媒体上夸夸其谈的“砖家”,而是多年深入接触美国国防实际工作的真正专家,甚至包括核心决策成员,他们的意见非常值得重视。



其中最惊人的观点,是“美军守不住第一岛链”。众所周知,第一岛链包括了有着重大战略价值的日本冲绳岛及周边岛屿、台岛、 菲律宾群岛等等。


这是美国导弹防御倡导联盟主席里奇·埃里森(Riki Ellison)上周接受美国政府官方电台专访时给出的意见。他在访谈中表示,中国东风家族导弹经过长期建设,已经具备了战胜美国及其盟国联军,迫使其放弃保卫第一岛链的作战意图。


埃里森说东风家族导弹是中国陆地、空中和海上全方位进攻(第一岛链)的前锋力量。他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论美军打造怎样的防御体系,东风家族导弹都已经具备了使用饱和攻击突破美军导弹防御系统,迫使美军放弃守卫第一岛链。


他的观点本质上与以往许多专家的看法一致,但重点在于他认为东风家族导弹的数量和质量,已经使得美军难以打造出足够拦截这些导弹的防御系统。而美军目前依然在进行巨额投资,与韩国、日本一道构筑亚太区的导弹防御力量。


美军宙斯盾战舰近日的反导试验发射照片




近期美国新政府也对现有导弹防御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具体装备提出进行再次评估,确认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在美国尝试建立相关体系的同时,中国东风家族导弹也在不断改善和强化,上个月一枚东风-5C型洲际导弹完成了10枚独立分导弹头的发射测试,加上各种其它东风导弹的配合,特别是最新出现的超低空飞行的东风巡航导弹的配合,让美军导弹防御系统需要拦截的弹头总数和来袭渠道不断恶化,几乎使得美军已经部署的反导弹系统失去了实战意义——它们的数量根本无法拦截多枚多弹头东风导弹的饱和攻击。




同一天,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退役海军上将格林纳特 (Retired Admiral Greenert)也表达了几乎一样的意见。显然前部长的话比埃里森更有份量。


格林纳特说,美国海军导弹防御系统目前已经接近能力的极限,可能无法实现拦截中国导弹的设计目的。格林纳特说,美海军相关系统接近了战斗力上限的临界点。他认为,美海军必须在十年内完成新型舰载反导系统的研制,否则将无法抵御东风家族导弹的攻击。


具体来说,美国海军目前已经拥有33艘具备拦截弹道导弹能力的水面舰艇——就比起几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可是和东风家族导弹的增长相比显得非常有限。美国新政府一度表示要增加11艘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巡洋舰,并扩大海军舰艇总数。


多弹头洲际导弹攻击目标场景




问题是,建造舰艇和陆基导弹拦截系统的速度不可能赶上东风导弹威胁程度的增长,毕竟一艘舰艇依靠现有美国导弹防御技术,能够同时拦截的导弹数量有一个必然的上限。而且如果想要满足这一数量需求,需要非常多的拦截平台,美军将在成本上出现难以负担的巨大困难。


在新建亚太陆基导弹拦截系统的问题上,华盛顿的“国防事务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上周发布报告称,美军应该继续扩大在亚太地区的陆基反导体系规模。


但是真正负责过亚太防务工作的格林纳特上将指出,美国的亚太盟国并不很想在自己的土地上部署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他指出这些盟国如果支持美国部署陆基系统的规划,就要背负巨大的政治经济压力,因此这不能说是长久之计。


导弹防御倡导联盟主席埃里森指出,目前美军必须再寻找更新的拦截技术,这样才能摆脱被饱和攻击击溃的危险。


埃里森重点提出了两个发展方向:一、定向能武器,包括了激光武器;二、先进的电子战技术。定向能武器的反应速度远远超越了使用导弹作为拦截手段的反导系统,可以快速拦截大量目标,美国空军、海军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展。电子战技术在这里包括了网络战和传统的电子干扰对抗,意图在于通过“软性”杀伤手段阻碍东风家族导弹的正常运转。


令人惊奇的是,身为前任海军将领的格林纳特进一步指出,不能依靠军事手段来对付中国的导弹威胁,应当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来消除东风家族导弹的威胁。


他干脆说:“(如果美军)试图击落来自那里的所有弹头,这根本是行不通的。”


实际上,格林纳特在担任海军作战部长时,就非常主张推进美中两军交流,避免双方因为不了解而出现不必要的摩擦。他认为只有双方深入的了解对方,才可能出现对美国最为有利的局面。


对此,许多美国防务专家也已经强调,美国强化与中国各领域的交流,实际上也会增大中国在增加导弹部署等军事决策方面的“门槛”。假如双方政治经济交流有着充分的基础,那么中国就减少了需要使用东风导弹来作为自己与美国谈判的砝码。


由于美国新政府刚刚开始各种具体施政,这些专家的意见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目前无法确定,让我们拭目以待美国方面是否会听取这些更为正面的意见,减少在亚太地区制造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