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川剧变脸,宣布两项决策迎合美国,中国的挑战要来了
2025-02-24 23:19:55
2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宣布两项关键决策,一是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以推动和平进程,二是启动国内矿产审计为美乌稀土协议铺路,这两项行动看似是乌克兰为自身安全保障所做的努力,实则暗合美国急于结束俄乌冲突的战略转向。
美国与俄罗斯在沙特利雅得的首次谈判,计划通过承认俄方在乌东的既得利益以换取停火。这标志着美国试图通过牺牲乌克兰部分主权,来换取和平抽身,好集中资源应对中国崛起。
图片
当前,中俄能源纽带深度捆绑,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首次超过沙特,天然气贸易额同比增长37%。美智库评估认为,若放任中俄“背靠背”合作,到2030年两国经济总量之和将超美欧总和,彻底改写全球权力结构,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也岌岌可危。
在美国战略收缩的窗口期,中国正在快速发展,2024年中国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达8.55%,5G基站超414万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0亿元,在航天、量子通信、深海探测等领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同时中国通过“稀土反禁运”(限制钨、碲等17种矿产出口)和《反外国制裁法》,构建起反制体系。
图片
2024年对美光科技、安杜里尔等企业的制裁,直接冲击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供应链。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6G技术专利占比全球34%,华为的“鸿蒙-昆仑”系统生态用户突破8亿,打破西方操作系统垄断。
如果美国想要加紧对华遏制,则面临着三重结构性矛盾。首先就是制裁效能在不断衰减,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企业超1300家,但2024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反增9.3%,全球市场份额不降反升,彼得森研究所报告指出,美国出口管制反而刺激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64%,基础研究占比达6.65%。
其次是盟友协作的离散,欧盟对华制裁遭成员国抵制,德国汽车业因稀土断供损失220亿欧元,法国空客被迫在中国设立第二条总装线,日本经产省数据显示,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导致东电电子、信越化学利润暴跌40%。最后是美国国内政治裂,军工复合体与科技巨头在对华政策上矛盾不断。
在新能源主导权方面,中国稀土精炼技术专利占比达68%,光伏组件全球市场份额83%,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量产成本较特斯拉低31%,美国试图通过《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拉拢刚果(金)、阿根廷重构供应链,但去年中国对非洲投资增速仍达17%。在全球南方争夺上,金砖机制扩容至25国,本币结算体系覆盖38%的跨境贸易,中国通过的绿色发展联盟,在东南亚、中东推进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对冲美国“印太经济框架”。
中国始终在“危”与“机”的辩证中淬炼发展韧性,当前美国对华战略看似凌厉,实则陷入“既要打压,又离不开”的尴尬局面。中国需要的不是“击败美国”,而是以持续的制度创新、科技突破不断进步。但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发展是对其所谓“全球地位”的挑衅,这背后还是老旧的冷战思维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