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局 | 放纵外资吞并国企后,又一国货币崩溃了。伊朗经济断崖危机的引狼之殇~

2018-06-27 15:10:40   

激流之下伊朗注定只会越来越不平静,上周末的德黑兰街头人头攒动,大量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货币的大幅通胀。自从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以来,刚刚稳定了没几年的伊朗金融市场再起波澜。从之前的每美元兑40,000伊朗里亚尔左右,快速上涨至80,000伊朗里亚尔,这就等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断崖危机!



这次的抗议行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在去年12月到今年一月份之间,伊朗曾经爆发的大规模抗议的行动。这场由“一个鸡蛋”(鸡蛋及禽肉类价格的上涨,上涨幅度约40%)引发的全国性抗议活动,到后期直接演变成为了一场被外国势力利用的骚乱,最终在伊朗军方的介入下才暂时平息。



同上次的物价大规模上涨一样,大家都把这次伊朗货币崩溃的原因归结于伊朗国内本身糟糕的经济环境,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美国打算重新启动的新一轮制裁。但是作为一个有着优良石油资源的富油国,在国际油价逐渐回暖的当下,伊朗的日子为什么还越过越回去了。


伊朗的倒车开的太吓人了
这是因为伊朗人用放弃核武换来的宝贵时间并没有被他们更好的利用。在制裁解除数小时后,伊朗总统鲁哈尼就向议会递交了伊朗的第6个五年发展规划。计划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尽快的全面私有化”。本来伊朗宪法第44条规定,伊朗经济的体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为了配合私有化的政策,伊朗当局甚至修改了宪法,并且出台法规允许外国投资者百分百的持有伊朗国内公司的股份。

消息传出后,西方外资财团蜂拥而至,购买伊朗石油相关资产。



全面的放纵过激推进西方外资私有化国企给伊朗带来了什么?除了更高的通货膨胀,伊朗政府在此过程中几乎没有收获到任何的好处。勒紧裤腰带支持的私有化项目屡屡被曝出贪腐的新闻,伊朗从1979年以来最大腐败案件就是出自国企私有化的项目。伊朗的亿万富豪霍斯拉维等人伪造文件,从伊朗多家银行骗取26亿美元贷款,在伊朗实施企业私有化过程中收购包括大型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



从2016年1月核协议开始实施算起,伊朗共吸引超过60亿美元的境外西方财团直接投资。这些投资的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与石油相关的行业,得益于国际油价的上涨,外国投资者的收益相当不错。而民众收获到了什么吗?什么都没有,几乎没有任何引进的西方资本进入到来民生建设当中。

这就相当于伊朗当局花大代价把本来可以自己挣钱的行业给私有化给西方外资,把钱让给了别人挣,对国内的民生建设不仅没有丝毫的帮助。在美国开始制裁威胁之后,这部分资本还快速的引起市场的恐慌。道达尔、巴斯夫、马士基等大型欧洲公司相继终止和伊朗的合作撤离伊朗。



历史又一次的告诉我们,快速而激进地放纵西方外资私有化国企注定会变成一少部分的狂欢,为国家埋下一颗颗的定时炸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