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在这一领域对中国严厉禁运 中国建年产5000吨生产线直接打脸
2018-01-31 09:32:00
很多军迷注意到,在最近解放军最新研发的新型战机的相关新闻介绍中国,都会提到这款战机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而在这些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类,也是很多战机等武器上应用的主力符合材料。

碳纤维是一种全新的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腐蚀、耐疲劳等优点,是未来国防工业中的重要材料,目前已经大量运用到战机机体等领域,成为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因此,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的研发,对于我国军工产品研发以及高精尖航天产品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碳纤维根据其强度不同可以分为T800、T1000、M40J、M50J、M55J、M60J等不同的型号。在碳纤维领域,美国和日本等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中日本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美日为了防止将碳纤维技术流传到中国,对中国实行了非常严厉的禁运措施。

在前几年,经常会有媒体爆料称又有某某某在日本涉嫌向中国偷运碳纤维或者相关技术而被捕,还有就是美国隔三差五钓鱼执法来抓一两个人。很显然,美日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中国掌握这一项技术。
但是对于越来越快速掌握先进技术的中国来说,研发并国产化高性能碳纤维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因此在美日对中国禁运的同时,中国也开始了自己的碳纤维攻坚道路。经过几年的攻关,目前中国已经全面掌握了碳纤维的生产技术,并开始批量化生产。
在前不久刚刚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为我国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大量应用打下了基础。

据介绍,中复神鹰研发的碳纤维性能十分优秀,一根仅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高性能碳纤维,拉伸强度是钢的7至9倍,而比重仅有钢的四分之一;在几千度的高温下,别的纤维早已化为灰烬,它却纹丝不动。这样强度的碳纤维此前只有日本等几个极少数国家能够生产,显然中国的突破让美日之前种种下作的禁运政策全部作废。
更厉害的是,这家公司研发的碳纤维的产量也非常可观。根据媒体报道,该条生产线每年能生产近5000吨原丝和2000吨碳丝,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并批量供应市场,极大促进了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

目前新一代战机以及武器为了减轻自身重量,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复合材料,比如前不久频频试飞的歼31战机,图片显示其框架已经大面积使用了复合材料。除此之外,包括歼10、运20、歼20、歼15等机型,在雷达罩、前机身、鸭翼、副襟翼、垂尾、平尾、和机尾短舱、起落架舱门等各种次承力结构都批量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一种全新的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腐蚀、耐疲劳等优点,是未来国防工业中的重要材料,目前已经大量运用到战机机体等领域,成为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因此,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的研发,对于我国军工产品研发以及高精尖航天产品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碳纤维根据其强度不同可以分为T800、T1000、M40J、M50J、M55J、M60J等不同的型号。在碳纤维领域,美国和日本等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中日本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美日为了防止将碳纤维技术流传到中国,对中国实行了非常严厉的禁运措施。
在前几年,经常会有媒体爆料称又有某某某在日本涉嫌向中国偷运碳纤维或者相关技术而被捕,还有就是美国隔三差五钓鱼执法来抓一两个人。很显然,美日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中国掌握这一项技术。
但是对于越来越快速掌握先进技术的中国来说,研发并国产化高性能碳纤维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因此在美日对中国禁运的同时,中国也开始了自己的碳纤维攻坚道路。经过几年的攻关,目前中国已经全面掌握了碳纤维的生产技术,并开始批量化生产。
在前不久刚刚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为我国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大量应用打下了基础。
据介绍,中复神鹰研发的碳纤维性能十分优秀,一根仅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高性能碳纤维,拉伸强度是钢的7至9倍,而比重仅有钢的四分之一;在几千度的高温下,别的纤维早已化为灰烬,它却纹丝不动。这样强度的碳纤维此前只有日本等几个极少数国家能够生产,显然中国的突破让美日之前种种下作的禁运政策全部作废。
更厉害的是,这家公司研发的碳纤维的产量也非常可观。根据媒体报道,该条生产线每年能生产近5000吨原丝和2000吨碳丝,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并批量供应市场,极大促进了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
目前新一代战机以及武器为了减轻自身重量,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复合材料,比如前不久频频试飞的歼31战机,图片显示其框架已经大面积使用了复合材料。除此之外,包括歼10、运20、歼20、歼15等机型,在雷达罩、前机身、鸭翼、副襟翼、垂尾、平尾、和机尾短舱、起落架舱门等各种次承力结构都批量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