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完成一次舰载反导测试:号称可阻东风快递!为何高兴不起来?
2018-10-01 12:06:52
大家也许没有关注过,除了美军的反导项目之外,日本处于合作伙伴的状态,也一起在发展反导系统。2018年9月,日本海自试射了一枚标准3Block1型导弹,这是一次舰载反导测试,日本对于标准3的性能非常期待,号称:可阻东风快递!

东风
这次反导试验大获成功,应该说相当令人满意,但是日本却高兴不起来。为何高兴不起来?结果只是表面的成功,后面的事情让人头痛。多年以来,日本就以受到弹道导弹危险为由,决心发展反导系统,可惜自已玩不动,只能与美国联合开发,但是从成效上说,相当不理想。
首先,这是数次反导试验之后的首次成功,也就是说反导系统的作战效能与可靠性尚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实质还是一种倒退,新一代的标准3Block2型导弹尚没有成功的表现,不得不回归性能更低的老型号了。

新舰下水
其实,这款导弹性能也不是理想,这只是Block1型导弹,而不是最新的Block2型导弹,只能拦截射程2000到3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实际作战效能相当有限。
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次成功不能代表什么,可以说,日本正得意之时,才发现已经被中国甩开了。中国火箭军却在不断的进步,也在开发新的技术与新的装备,比如:新一代的东风17导弹,采用了高超音速战斗部,几乎是无法拦截的型号。

反导测试
日本发展自己的反导系统确实投入很大精力,但是工程进度相当不理想。而且在技术发展上,日本不得不依赖于美国,而不像中国可以独立的发展。日本主要参与标准3导弹的工作,其实只是参与研发,并不掌握全部的技术,至于反导作战相关的雷达,以及作战指挥系统等依然为美国货,没有向日本转让有关的技术。最终日本帮美国人分担研发成本,在使用等方面却依然受到了种种限制。
在整个美日合作的反导项目上,美国人把日本当成了提款机,让日本承担高昂的研发费用,压根没有把整个反导技术转让给日本的意思。

反导测试
也许最直接体现就是高昂的成本,目前生产一枚标准3导弹的成本高达2000万美元,即便未来可能有所下降,但是这个水平依然相当高了,如果要大量列装的话,日本根本就玩不起。其实,即便咬牙列装了,也一样头痛,拦载一枚弹道导弹成本比它可能造成的损失还要高数倍,真正的赔本的买卖。

反导测试
日本没有真正的掌握反导技术,目前美国自己的反导系统已经实战部署了,可是日本的标准3还仅处于理论上可用的状态。
东风
这次反导试验大获成功,应该说相当令人满意,但是日本却高兴不起来。为何高兴不起来?结果只是表面的成功,后面的事情让人头痛。多年以来,日本就以受到弹道导弹危险为由,决心发展反导系统,可惜自已玩不动,只能与美国联合开发,但是从成效上说,相当不理想。
首先,这是数次反导试验之后的首次成功,也就是说反导系统的作战效能与可靠性尚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实质还是一种倒退,新一代的标准3Block2型导弹尚没有成功的表现,不得不回归性能更低的老型号了。
新舰下水
其实,这款导弹性能也不是理想,这只是Block1型导弹,而不是最新的Block2型导弹,只能拦截射程2000到3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实际作战效能相当有限。
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次成功不能代表什么,可以说,日本正得意之时,才发现已经被中国甩开了。中国火箭军却在不断的进步,也在开发新的技术与新的装备,比如:新一代的东风17导弹,采用了高超音速战斗部,几乎是无法拦截的型号。
反导测试
日本发展自己的反导系统确实投入很大精力,但是工程进度相当不理想。而且在技术发展上,日本不得不依赖于美国,而不像中国可以独立的发展。日本主要参与标准3导弹的工作,其实只是参与研发,并不掌握全部的技术,至于反导作战相关的雷达,以及作战指挥系统等依然为美国货,没有向日本转让有关的技术。最终日本帮美国人分担研发成本,在使用等方面却依然受到了种种限制。
在整个美日合作的反导项目上,美国人把日本当成了提款机,让日本承担高昂的研发费用,压根没有把整个反导技术转让给日本的意思。
反导测试
也许最直接体现就是高昂的成本,目前生产一枚标准3导弹的成本高达2000万美元,即便未来可能有所下降,但是这个水平依然相当高了,如果要大量列装的话,日本根本就玩不起。其实,即便咬牙列装了,也一样头痛,拦载一枚弹道导弹成本比它可能造成的损失还要高数倍,真正的赔本的买卖。
反导测试
日本没有真正的掌握反导技术,目前美国自己的反导系统已经实战部署了,可是日本的标准3还仅处于理论上可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