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果冻上的世界

2017-09-25 09:15:14   

最近一个月,墨西哥城接连发生两次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在这里首先向遇难者表示哀悼。
也就是在看对于本次接连地震的介绍时,我听到了一个名词,叫做“果冻上的城市”,说的是墨西哥城当初建城的时候,选址的地方是一个巨大干涸的湖泊中央。也就是说,诺大的墨西哥城是建立在一个松软的沉积层上。虽然很多高大的建筑会把地桩打到岩石层,但要求相对不高的建筑就不可能花费那么大的成本。而墨西哥城的大部分建筑都不具备高层的特质;再加上墨西哥城的地下水开采过度,失去最为柔性的保护。整个墨西哥城的地下基础就形成一种松而不柔的特质。所以,一旦地震,就会造成巨大的灾难。本次的震中不在墨西哥城附近,而1985年的墨西哥城大地震则造成了数万人的伤亡。
好吧,其实我说的不是地震。我只是想从“果冻上的城市”延伸到“果冻上的国家”。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能否长远的走下去,能否长久的把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并以这种文化建立一个欣欣向荣,繁荣富庶的国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文化沉淀有多深,有多久。沉淀越深,时间越久,那么他的沉淀就会变成岩石,如果时间不够久,沉淀不够深,那么地基状况就会比较松散。当一个繁华的国家建立在这两种不同的基础上的时候,平时并无大碍,可是一旦遇到地震,特别是强烈的地震,那么果冻效应也就显现出来了。
纵观历史,中国当然算的上一个沉淀久远的国家,其文化思想的坚硬不但表现得内核上,到了明清后期,甚至连外表都被一层坚硬所覆盖,这导致了我们在那一段时期内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得益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我们的自我觉醒。这层坚硬的外表已经慢慢的被软化,敲破。适合在这上面建设一些现代化的建筑了。但其内核的坚硬绝对难以改变。这也就会造成我们在表面所营造的繁华会因为内核的坚实而不容易被摧毁,被颠覆。
传说中的四大文明,硕果仅存的只是中华文明。这是这个世界最后也是最坚实的文化内核。百摧不毁,百折不挠。
相比较于西方文化,他们也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内核。虽然他们拿着一本圣经宣扬自己文化的久远,但毕竟传说太假,断层太多,分叉也太广,很难拢为一体。这就导致了即便在被打扮了无数次,剪辑了数百遍之后,西方历史的文化内核依然无法形成为一个整体。其依靠现代科技文明打造的繁华盛世也因为内核的松软而无法接受地震的考验。
美国,正是这种情况下的一种典型表现。在他形成一个国家的初期,生机勃勃,野性四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在之前的上百年里,它的魅力超过了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因为年轻,所以健美。这没有什么好说的。这是西方文化在美洲培育出的一株妖艳的奇葩。只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建立在一个不是十分坚硬的内核上,一旦发生振动,一切皆为泡影。
或者有人说,西方的内核是有圣经做基础的。我们从十字军东征就可以看出,宗教的凝聚力还是非常强大的。但宗教的变异性也是非常巨大。十字军东征的是异教徒,可是这个异教徒也正是从所谓的圣经里分化出去的,一本圣经,大的分叉有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等等,纵览欧洲的历史,基本上就是这几个教派之间的打打杀杀,毫无新意。这也是导致欧洲零散不堪的主要原因,从宗教的分支,到宗族的区别,欧洲,从来就凝聚不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或有人说,美国,不是在多教派下形了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国家了吗?
不错,的确是这样的,但美国的完整和强大,其凝聚的力量不是来自于文化内核,而是来源于对资本的控制。北美开发之初,寥廓的北美大地上,人迹罕至,资源丰硕。当欧洲人来到这块土地上,迅速在这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迅疾用欧洲传统的财富控制模式把整个北美笼罩。庞大的财富累积和有效的资产管理使得这块土地诞生了西方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政府机构。其建设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地震爆发的频率。这就使得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这样一个妖艳繁庶的国家存在。
总是有人说中国缺少一个统一的信仰,而美国的强大正是因为他有着一个强大的信仰所致,那就是上帝。还说中国当前的信仰就是对于物质的追求,而美国则有着较为文化的信仰追求,也就是宗教。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历史中昙花一现的表象。事实恰恰相反。中国人的信仰来自于悠久文化浸润在血液里的传承,而美国以及西方其他国家的信仰正是对于金钱和资本的追求。如其不然,美国宗教信仰的来源地欧洲为什么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呢?之所以美国能够,正是上面所说的原因,是因为财富的快速积累使得他们可以在这个果冻般的内核上建立起一个迷人的国家。但其内核是果冻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或问:什么样的地震能够使这个果冻上的国度发生坍塌?其实很简单,当我们明白了美国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就应该知道,当财富的集聚效应消失分散的时候,也就是这个果冻上的国家发生崩塌之时。能够使他发生崩塌的原因不会来自于种族的分离,信仰的对峙,而是来自于经济的萎缩和财富支配权的消失。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分分合合,循循环环,并最终都是以一个统一的国家出现,是基于其文化内核的坚实,而对于美国来说,一旦财富分散,其再次聚集的几率就很难存在,因财富快速积累而成立的美国一旦崩坍就很难再次有积聚财富的机会。可以这样说,中国的一统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而美国的崛起不过是财富累积的偶然。必然就会产生无数重生的机会,偶然却一定难以再次回血的复制。
眼下,这个世界的财富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东转移,这是有目共睹的。以美元为霸权,以军事为手段的美国也正在竭力阻止延缓这种情况的发生。这倒不是美国人认识到自己是站在一块果冻般的内核上,而是因为资本嗜利的本质使然。无论如何他们也不允许资本的流失和财富的消散。或许他们不知道这种流失和消散对于他们是致命的,但他们却一定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历史上,我们这个国家曾无数次历经苦难,一穷二白,但都很快再次站立。这就是文化内核的力量,我们并不依靠掠夺别国的财富来使自己再次强大,而是依靠自力更生和勤俭节约来使自己再次富裕。但在西方的体系里,他们无论是贫穷或灾荒,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刀剑出门抢掠。西方的财富基础正是来源于此。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不能一统的原因。
或者有人再问,为什么南美就没有形成类似于美国的结构呢?这也很简单。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初次登上南美大陆的时候,他们的选择不是把财富在当地积累,而是通过航海把这些财富搬运到欧洲大陆。这就像一个乍发财的人会先把自己的家里用财富填满,到了北美开发的时期,这种激动狂躁的心理已经有了很大的舒缓,一部分财富的掌控者开始考虑在北美这块新大陆上建设自己的新家。这就是南美和北美命运不同的原因,当然,这里面还有南北美地理环境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对于资本财富的处置方式的不同。
明白了这些,我们也就明白,只要我们的文化传承不被打断,那么我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就坚实的内核,我们就能立足于这个内核建立一个最强大的国家。这是大势所趋,这是也历史必然。
眼下,果冻正在发生变异,震动正在慢慢形成。或许我们能够有幸看到一个果冻上的国家轰然倒塌,瓦砾遍地。点一支蜡烛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