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同一天宣布重大决定 盟友无视施压公然打脸 专家:就该这么做

2019-03-21 07:49:30   

美国在不断指责俄罗斯9M729导弹违反“中导条约”后,特朗普政府宣布启动退约程序。而就像心有灵犀一样,同一天,俄罗斯也宣布暂停履行条约的重大决定,并表示将不再就条约进行谈判。这次双方在“中导条约”问题上均表现出强硬态度,而这个30多年前签署的双边协议似乎也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那么,美俄相继退出如此重要的国际条约为何如此顺利?


正所谓“大象打架,小草遭殃”。美俄对抗最倒霉的当属欧洲。其实,美俄签署“中导条约”的出发点和主要价值就在于维护欧洲地区的和平稳定,而一旦撤掉这层“保护伞”,战争阴云首先笼遭的就是欧洲。因此,欧洲一再劝说和请求美国不要退出“中导条约”,并希望其与俄罗斯继续进行相关谈判,以保持条约的有效性。但特朗普总统并没有给盟友面子,他决定的事情基本毫无挽回的余地。欧洲外交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的发言人表示:“中导条约是欧洲安全架构的重要基石,必须得到保留”。不过,这样呼声对现在美国政府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签署中导条约时,美国拥有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而罗斯也拥有先进且成熟的SS-20中程弹道导弹。当时,除了美俄两国外的世界各国,在中程和中短程弹道导弹方面建树都不大。因此,签署条约对美俄两国的安全利益的影响也较为有限。如今,拥有先进中程弹道导弹的国家越来越多,不仅伊朗拥有中程弹道导弹,就连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也拥有先进的中程弹道导弹,这无疑降低了美俄的战略地位。换句话说,中东条约已经成为美俄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束缚。所以,退约如此“顺利”,很大程度上美俄两国都有主观的意愿。不过,美俄两国都企图把毁约的责任推卸给对方。


对俄罗斯而言,国际形势和地缘战略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北约不断东扩,其常规军力无法同美欧军事同盟平起平坐。早在2007年,俄就开始抱怨“条约”对其限制过甚。随后的一年,俄罗斯就开始试验9M729“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美国认为该导弹是俄“口径”-NK海基巡航导弹陆基型号。“口径”导弹最大射程为1500公里,“伊斯坎德尔”-K的射程应与这一数据接近,这就违反了“条约”。对此,俄罗斯从未承认,并反过来拿出有关美国公然违反“中导条约”的确凿证据。俄军方部门指控美国在欧洲部署了可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的陆基“MK-41”通用发射装置违反“中导条约”,从而将美国推上了破坏条约的“被告席”上。
其实,美俄纠缠于对于武器具体性能上的口水仗,并不是期望对方能够回心转意。特别是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9M729导弹是否违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退约对美国利大于弊。本来,美国签署“中导条约”是源于对盟友的责任,但在特朗普眼里,盟友更像是累赘,尤其是欧洲已经不再是美国的战略重心的大背景下,退约就是减负。当然,它还有其他盘算,退约将迫使欧洲在防务上更加依赖北约,从而使欧洲不得不答应美国提出的诸如提高国防开支、美国驻军费用比例等要求。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要求德国在防务上花更多钱。他甚至威胁,如果成员国持续不遵守2%的军费配额,美国不排除会退出北约。不过,德国18日提出的预算案显示,其国防预算的支出将在未来几年内不升反降,这意味德国总理默克尔将无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施压,公然打了白宫的脸。当然,默克尔政府这么做也有自己理由,基于疲软的欧洲经济现状,默克尔政府宁肯得罪美国,也要将有限的国家经济支出用于民生,而非军事。有专家分析称,欧洲国家就该这么做,美国随意撕毁“伊核协议”和“中导条约”使欧洲成为最大受害者,与其被迫绑上美国的战车,不如踏踏实实改善民生增强和壮大自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