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豪:对恶意挑衅中国,需快速实施点穴反击让其付出代价

2016-11-22 10:56:35   

最近,个别国家在涉藏问题上挑衅中国。先是不久前斯洛伐克总统以私人身份会见了达赖,最近两天又是蒙古邀请达赖窜访(虽不是官方,但签证是官方发的,至少证明官方允许)。他们邀请达赖,很显然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斯洛伐克其实是想引起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注意,而蒙古国则是想借机做大藏传佛教。他们各有所图,但他们都选择了牺牲中国的利益。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伤害中国利益对自己不会有太大影响。毫无疑问,这些国家对中国缺乏足够的尊重。

 


对斯洛伐克,中国当然也采取了报复行动,譬如取消了两国领导人的会晤等。不过,并未看到中方采取更多明确的制裁措施,个人认为完全可以对斯洛伐克总统及相关参与人员等个人进行制裁等手段。正是我们在这些问题上手段不够及时和强硬,这才有今天蒙古的闹剧。

 


其实,如果我们在最初就采取更加有针对性和强硬的报复措施,那么像蒙古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就会被大大降低。对蒙古,处理方式上可以更加强硬,既然你对中国的警告不理会,那么中国其实根本不必再和其废话,直接先停掉对蒙古影响大的合作,然后对涉及的相关个人展开制裁,同时要求蒙古对相关人等进行处置,否则就直接影响两国关系。

 


蒙古是个内陆国家,就俩邻国,一个俄罗斯一个中国,在中俄关系如此好的情况下蒙古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在这种情况中国就该强硬出手。只需要一次让其深深感觉痛了,以后这种事就再不会有了。想想看,连蒙古这样的国家能下点重手都不下,那别国看着中国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中国善于打太极,这是我们的长处。但是,太极也是有快有慢,并非都慢吞吞。真正的太极,在对方打过来的时候,一旦找到发力点太极的发力会非常快、非常猛,根本不会给对方任何的反应时间。中国,在一些比较容易找到快速发力点的事件上,应该学会快速找到发力点,并在对手挑衅我国时快速予以回击,借力打力直接让其感觉到切身的痛,如此则大国威严可逐渐塑造出来。

 


占豪将这种快速反击发力的方式称作“点穴疗法”,该疗法适合小国对中国的挑衅,一般一次就会见效,顶多两次对方必牢记被点穴的滋味,再不敢犯!

 


问:

豪哥:您好!关于中巴修建铁路,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很担心。我想问的是,这会不会导致穆斯林借中巴铁路大举进入新疆,考虑到其传播能力及极端宗教势力,可能会导致新疆难陷入混乱,进而造成国家民族分裂内乱,极端恐怖主义事件向东部扩散。不知您怎么看,能分析评论下该问题吗?谢谢。

答:

最近问该问题的战友特别多,大概率就是受类似文章影响。那么,个人就谈谈看法,供战友们参考。

 


首先,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不仅仅巴基斯坦是伊斯兰国家,中国西边邻国和临近国家全都是伊斯兰国家,譬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全都是伊斯兰国家。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孟加拉都是伊斯兰国家。难道,中国没有与这些国家交往吗?更何况,中国本身从宋代就开始有大量伊斯兰教的传播,到明朝就开始与中国的儒家文化进行大规模融合了,现在中国穆斯林人口官方数据是两千多万。可能很多人更不知道的是,印度的穆斯林人口近1.6亿,俄罗斯的穆斯林人口也有上千万。全世界有16亿穆斯林。

 


看看这些数据,就该知道我们不该逢谈穆斯林就色变,全世界这16亿穆斯林中极端主义者是极少数,这一点我们务必要有一个清醒认识,不要认为中东乱、恐怖分子多,就真的认为穆斯林都很极端,我们不该这么认为,这也不是事实,不客观。

 


其次,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穆斯林过去是非常善于做生意和其它民族、文化交流的民族,历史上的中亚国家是以贸易为生的国家,他们曾经很先进,比西方更先进,阿拉伯世界曾是帝国。事实上,中国的四大发明基本都是通过穆斯林传播到西方的。

 


所以,历史上穆斯林并非本身就极端,而是近代的落后状态导致部分极端主义者的出现。中亚极端主义实际上在上世纪1980年代之后愈演愈烈的,愈演愈烈的原因在于苏联入侵阿富汗和后来美国打海湾战争、21世纪又打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战争导致多国政府对国家失去控制力,从而成了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至于宗教的排他性,这是几乎所有宗教都存在的问题,只是严重与否的区别。如果大家注意,非洲现在基督教极端主义也一样开始滋生,而滋生的环境同样是不稳定的大环境导致的。

 


所以,恐怖主义本身并不代表穆斯林,是因为穆斯林生活的主要地区成了恐怖主义的温床,于是才有极端宗教势力的不断滋生。不管这个宗教是伊斯兰还是基督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都会滋生恐怖主义。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深刻认识。至于我们国家的部分极端主义,则是因为受外部影响和我国过去一些政策有些偏差所致。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一方面不能将将穆斯林和恐怖主义划等号,更不能因为因为穆斯林国家而停止我们的大国战略。恰恰相反,中国是与穆斯林国家相处最好的非穆斯林国家之一。譬如,我们和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是铁哥们,与中亚穆斯林国家关系非常好,还有与马来西亚关系也很好,与伊朗、沙特、埃及等中东国家关系都很好。中国与穆斯林国家不但没有仇恨,关系还非常友好,因此只要相关国家社会是稳定的,我们就应该积极与其发展经济和文化往来,如果相关国家社会不稳定我们应该帮助其政府稳定社会,推动其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周边国家与我们融合在一起,实现共同繁荣。当这些国家发展了,也就没有了极端主义滋生的温床,我们也就能和这些国家一起实现大的发展。

 


事实上,站在战略层面观察这个问题,在西方与穆斯林矛盾越来越大、对立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大与穆斯林世界的经济交往与文化交流,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更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发展,提升我们在世界的竞争力。

 


我们现阶段修建与中亚国家的铁路,更多的还是货运,譬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已经开通了两条货运铁路,客运现阶段还没开始,因为人员交流还没达到这种程度,修客运铁路可能会入不敷出,高铁短期内更不太可能。未来,当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他们的社会也越来越稳定,人员往来交流需求越来越大,那么有了市场需求,铁路客运也就逐渐发展起来了。譬如,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泛亚铁路就包括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就是穆斯林国家。

 


如果大家再注意,我们正在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构建四国反恐体系,未来可能还会扩大成员,这都是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手段,是加强合作的保障。

 


面对当前世界局面,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裹足不前,也不能不采取措施。譬如,四国反恐机制就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保障机制,巴基斯坦为了保证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甚至成立专门的部队对中国的港口区域进行保护。我们一方面要向前迈步,另一方面要看脚下小心迈步,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而不是如某些文章那样危言耸听吸引眼球。

 


中国要发展,世界要发展,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前面也许会有一些困难,但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和西方不同的路,哪怕偶尔可能鞋上会沾点土、踩点泥,都不会影响我们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