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港周边出现无人侦察潜艇:没料到让这些人给制服了
2018-01-24 10:23:13
最近,一则名为《美国专家找到中国海军“死穴”》的文章,该文章是美国智库高级研究员吉原恒淑(Toshi Yoshihara)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演讲发言,发言称中国海军虽然发展迅速,其主力作战舰艇将在2030年左右赶上美国,目前其水面舰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但中国海军最大的短板是反潜和反水雷战能力,事实真的如此吗?军事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水下作战环境异常复杂,不论是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在近海与美军反潜作战体系的“斗法”从没有停止过,美苏对抗时期,美国水下力量的发展重点是潜艇深海作战能力,通过近30年的积累在冷战后期,美军已经拥有一个世界第一的全球反潜作战体系,几十颗侦察卫星、海洋卫星头顶上24小时监视、几百架远程反潜巡逻机和近百艘核潜艇随时待命,加上自欧洲北海-北大西洋、东北亚日本海至冲绳群岛部署了水下侦测前苏联核潜艇的声纳阵列系统,前苏联核潜艇的一举一动都在美国反潜体系的掌控之下。
军事专家雷泽告诉记者,美军现代化核潜艇在隐蔽性、机动性、携载武器和作战区域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其攻击能力变得异常强大,新一代核潜艇不但对水面舰船和海上交通线,而且对陆上目标也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以美国“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为例子,该艇最多能够携带154枚战斧巡航导弹,相当于美军一个水面战斗集群的标准配备,一艘核潜艇就能攻击一个小国的全部目标,因此,反潜作战已经成为我军进行现代海战中的重要任务,对可能出现的整个战争进程都有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中国要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核潜艇作战力量,另一方面还要应对周边国家世界级的常规潜艇,如韩国的212、214级、日本的苍龙级等等,必须承认中国的反潜压力是世界上最大的,没有之一。
一般来说,反潜作战时首先要搜索探测,定位后再实施攻击,因此用于反潜的武器装备由探测装备和攻击武器两大部分组成。按照上述理论来说,与中小型海洋国家对比,中国海军的反潜实力还是足够的,但要与世界第一的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相对比的话,落后主要集中在这一个方面:那就是航空反潜能力薄弱,我们知道反潜直升机和反潜固定翼飞机的优点是携带探测装备齐全、侦测能力强、机动速度快、灵活性好、巡视和监视范围大、反潜效能高,所以通常被作为反潜作战的核心主力,目前美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都装备了近百架P-3C固定翼反潜机,上百架SH-60K系列反潜直升机,而其第二代固定翼反潜飞机例如P-8A和P-1飞机都已经装备部队,而我军目前才刚刚装备上高新6第一代固定翼反潜巡逻机,数量严重不足、性能落后美日近一代。
在反潜巡逻机方面,日美两军的大型水面舰艇都携带至少两架反潜直升机,单舰的反潜直升机均比我军现役舰艇的一架直-9C或卡-28直升机数量要多,作战性能也要高出一筹,因此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就是目前我军航空反潜能力还在建设中的真实写照。除去航空反潜平台之外,中国的反潜舰艇平台和潜艇平台的进步是相当显著的,从几十艘配备主被动拖曳声纳的056A和054A护卫舰,到鱼-8反潜导弹、鱼-9新型电动鱼雷、鱼-10重型远程鱼雷、鱼-11轻型反潜鱼雷以及最近才出现的鱼-1X远程反潜导弹,再到达到世界级水平的039B/C型AIP常规潜艇、加上09IIIB、09V新一代核潜艇的批量生产,中国在这两项上已经追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而反潜武器则已经开始了新的超越。最后,中国反潜还有一群“东方神秘力量”助阵,我们这里举一个例子。
冷战结束后,在“由海向陆”的政策指导下,美国海军的反潜重点提高了近海感知和水下力量投送能力,目标直指中国和俄罗斯海军,多份美国军事战略报告认为,以核潜艇和航母为代表的我海军中远海能力的发展值得关注,开始重新注重深海作战能力,加强以无人值守分布式探测为重点的编队防御深海反潜能力。这里要特别关注的是,近年来美军大力发展的无人侦察潜航器(也被称为无人侦察潜艇),最近几年来,美军通过核潜艇和水声监听船释放大量这种无人侦察潜艇,进入我国主要几个军港的出港水上通道,伺机窥探我核潜艇和常规潜艇进口港口的机密信息,这种无人潜航器已经发展了至少三代,从第一代比较大型的设备发展出现在体积仅相当于一枚324毫米鱼雷的小型化智能无人侦察设备,它可一次性使用,能通过卫星天线实时传输港口进出船舶和潜艇的信息。
但这种高性能侦察平台却遇到了中国渔民的强力阻击,近几年来,经常有中国渔民将还在使用中的美军侦察无人潜艇给打捞上岸,特别是因为中国渔民采用的大马力拖网具有极强的坚固结构,常常让国外潜艇不敢靠近,上世纪90年代初,曾有澳大利亚潜艇在长江入海口收集情报时,缠上我渔民的渔网差点网就要上浮求援,另外由于这些渔网大而密,一片海域内的这种无人潜航器几乎无一幸免,上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除了补足航空反潜的差距之外,如何发挥“人民战争”的力量,进行军民一体的低成本浅海反潜作战,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