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南海仲裁案成中美关系转折点 双方开始公开较量

2016-07-30 15:59:13   

俄媒称,积累了几十年的中美矛盾进入新阶段。华盛顿谋求通过在中国周边挑起冲突的方式,阻止该国经济和政治实力上升。中国当局则以宏大的新项目加以应对,这些项目有可能终结美国的冒险行动。
俄罗斯军事观察网7月27日发表文章称,南中国海仲裁案堪称美中关系的转折点。如果说过去美国当局奉行谨慎外交,那么如今它转向公开施压,且不排除挑起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文章称,美国没有直接干预,而是煽动领土纷争,令北京与邻居失和,并把中国说成是好斗的大国。
最近几个月,五角大楼差不多用军力填满了这一地区。美国对设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以及第七舰队还不满意,又继续伸开军事拳头。3月,华盛顿力促菲律宾当局同意其使用5座军事基地。6月传出了第三舰队部分军舰调遣到这一地区的消息。该地区如今集结了以“罗纳德·里根”号和“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为首的两大美国海军战斗群。此外,菲律宾的几个基地还部署了能在必要时摧毁中国雷达的电子战飞机。
文章称,华盛顿显然在挑衅中国。美国无视北京关于舰船和飞机在穿越中国专属经济区时需获得许可的要求,频频侵入中国水域和空域。6月初,中国两架战斗机拦截了一架美国RC-135侦察机,这令美国抓狂,发出新一波寻衅好战的言论。
美国一边炫耀武力,一边唆使附庸国进攻。5月底,在奥巴马访问越南期间,双方商定彻底取消对越南的武器禁运。在印度总理莫迪不久前访美期间,关于印度是美国主要防务伙伴的协议终稿被敲定。该协议允许美国海军在联合军演、人道主义行动和打击海盗时使用印度的基地。
文章称,驻韩美军也在中国的东北方向虎视眈眈。7月8日,美国正式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该系统表面上是为了防范“朝鲜危机”,其反华意图却昭然若揭。
走在新军国主义化道路上的日本也被怂恿利用东中国海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冲突对付中国。去年通过的法案允许日本自卫队在海外参与军事行动。日本自卫队如今在大张旗鼓地更新装备。东京打算豪掷400亿美元采购100架军用飞机。
文章称,显而易见,南中国海局势只是向北京施压的借口。主要催化剂在于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据专家评估,中国在今后十年将成为全球主导经济体,中国3月份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将成为发展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近期的另一项任务是实现军队现代化改革。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东风”-41洲际导弹顺利进行了数次试射,它能携带多枚弹头,最大射程1.2万公里。火箭军成为单独军种一事表明中国政府对其发展特别重视。
文章称,中国领导人树立了真正雄心勃勃的目标,但并不打算放弃社会主义原则。中共成立95周年的盛大庆祝活动证明了这一点。将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的新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原因。中国对全球进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给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秩序造成挑战。将大片地区打造成统一经济空间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实。
与此同时,受中国吸引的地区或将成为不仅在经济上,还能在政治和世界观上与西方分庭抗礼的力量。中国领导人曾多次指出,全球治理机制应当变得更加公正。中国政府呼吁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文章称,不允许中国这一极的建立是美国和全球资本主义精英根深蒂固的念头。因此,诸如当前南中国海局势之类的挑衅举动,人们还能看到很多。中国对此已做好了准备。正如中国领导人强调的那样,中国永远不会牺牲自己的根本利益、安全与主权。对于苏联的命运,中国记忆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