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过去了,为何老欧洲连一架5代隐身机都造不出来?

2025-11-02 21:08:36   

其实稍微回想一下,就会发现YF22与YF23大竞标,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事情,距离今天已经快35年了,几乎就是2代人的差距。而到1999年,F22A机群早就形成了完整的战斗力;甚至B2也经历过第一次投弹!但是蓦然回首,就会发现原本外表GDP实力与超级大国不相上下的欧盟,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包括英法德意瑞荷这些所谓的老牌工业强国,居然至今一架隐身5代机都没有造出来;甚至都没有一个全金属的等比例模型!即使英法这类传统的“航空强国”似乎也永远停留在了木头模型的阶段,再也没有向前迈出哪怕一小步。在勇于实践这点上,甚至连半岛南部与火鸡国这些航空工业整体三四流的国家都不如。人家再怎么东拼西凑、因陋就简,起码还有两种原型机都已经飞上了天!那么老欧洲为何,

图片



在主力战斗机的整体发展上,彻彻底底落伍了呢?第一,这与老欧洲内部最近30年来的整体制造业没落是分不开的。欧盟与欧元刚刚成型的时候,其整体GDP还在超级大国之上;但是到今天已经被大幅度甩开,眼看就要连超级大国的6成都不到了。这还是在吸纳东欧一众小国后的情况。其实比表面GDP衰退更严重的是,其制造业在全球占比的大幅度下滑。2000年,欧盟的制造业全球占比还能在20%以上,而现在连12%都不到了,几乎跌去了一半。英法更是强烈的去制造业。而相对实力最强的德国,却恰恰没有独立的航空制造体系。至于瑞典,更是一直在小打小闹,成不了任何气候。第二,一直搞不出5代隐身机,也与欧洲航空工业一直没有大推力军用涡扇这个先天短板有直接关系!5代隐身机,

图片

原则上都是重型机;至于35号机这种29.9吨的货色,都算是在重型机完全突破之后的饭后茶点。由于5代隐身机需要尽量把武器内置,那么对全机的体量与推重比都要求很高。如果强行用双发中推,那么只能半埋导弹的KF21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第三,国际高端战机市场的长期资源错配,也让老欧洲不思进取。最近30多年来,在全球市场上能买到的5代隐身机,其实只有F35这一个品种。而超级大国外销F35,恰恰又附带了一大堆苛刻的条件。这就导致一批相对富裕的,但又不是美国传统盟友的,就很难直接买到5代隐身机。而且他们对隐身超视距空战,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往往被F35甚至F22A被台风或者阵风反锁定之类的演习噱头所误导。这就导致老欧洲的阵风、台风、鹰狮居然都卖得相当不错。

图片

阵风至今还有230多架的大单子没有交付。台风与鹰狮就算今年都还有新单子出现。既然不缺所谓4代半的全球拥趸,英法德瑞自然没有动力去主动跨代发展。最后一点,就是老欧洲本身一直没有受到标准5代隐身机的直接挑战!美国海空军的F22A与F35都是盟友;与神秘大国八竿子打不着。唯一可能的威胁,来自堪称工业垃圾的苏57。但其产量与实战能力,恐怕没赶到西欧战场,自己半路上就不知道飞哪里去了。总而言之,整个老欧洲5亿多人,对隐身超视距空战同样没有最基本的认知!在507空战中,阵风已经被超视距团灭;如果遇到真正的5代隐身机会怎么样?简直无法想象!但老欧洲们,似乎仍然没有意识到这种毁灭性危机的全面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