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哥的话:拿入侵伊拉克说事,英国想干什么

2016-07-10 07:00:06   

先上新闻:
新闻一:卫星新闻伦敦7月6日电: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英国应该从伊拉克局势中吸取教训,存在专门机构解决这种问题。6日早些时候,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公布了对英国政府在筹备美英入侵伊拉克时采取的行动的调查结果。委员会得出结论,布莱尔领导的英国政府犯下入侵伊拉克的错误。掀起战争的决定基于错误的侦察情报和评估做出,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大部分成员国的支持,并导致严重后果,这种后果至今仍能感受到。
新闻二:卡梅伦6日在议会发言说:"英国应该从报告内容中吸取教训。存在专门机构,包括联合国来解决和讨论这种问题。"
新闻三:58岁的哈希姆•哈桑•贾布里,当年推翻萨达姆雕像的人,如今想亲手杀了小布什和布莱尔。当年发动战争的小布什与布莱尔,其实都撒了谎。人们至今也没有找到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小布什和布莱尔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们毁了伊拉克,把我们带回原点,带回中世纪甚至更久以前”,哈希姆说,“如果我是名罪犯,我要亲手杀了他们。”
胖儿:
这是要转移焦点吗?是要把人们的视线从英脱欧上引开吗?
小玲儿:
我不同意,这个事儿脱欧前就吵过。美国佬的奥巴马、希拉里有关对伊拉克,利比亚发动战争,左一个失误右一个失策都说过的,应该没什么联系的。应该是一部分财团对当年跟随美国入侵拉克只让他们损失,没让他们获利表达不满。说得严重点儿,是财团内斗,是想清算布莱尔这些人。
6哥:
小玲儿说得后半部分是一种可能,胖儿的思路也是有道理的。问题是美国佬自责也好,英国人不满也好,事儿都做了,为什么又假惺惺地表示后悔了呢?这不符合他们的一贯作派,这不是鳄鱼的眼泪嘛!事出蹊跷必有猫腻,个人看事情远没表面看那么简单,国内势力内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英国统治阶层的政治精英可能想通过这个事件,敲打那些亲美的好战分子。他们在反思,这些年英国给美国做嫁衣,跟随美国东征西战,英国到底得到什么?而事实上英国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得多。如果布莱尔这类人得到清算,那它的威慑效果、警示作用就是:如果以后有谁还敢轻意跟随美国轻启战端,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大损失,布莱尔的结局就是他榜样。在英国脱欧成功后,欧盟麻烦不断的情况下,美国势必会强化北约的作用,强化北约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加大挤压和对抗俄罗斯的力度;为挥师中东做准备;合力对抗中国。英国政客们包括英国的王室都看透了,再不做点什么?再不敲打这一伙亲美势力,英国还得跟随美国征战,美国要是一旦跟俄罗斯或中国接上火,英国可不就是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国力削弱那么简单了。另外说到转移焦点这个事儿上,其实在英国脱欧前,脱欧后,跳得最高、吵得最凶、闹腾得最欢的就是美国,哥在前边的帖子里说过,搞舆论战,别看美国对其他国家搞得风生水起,占着优势。跟英国搞,他不一定能占得了先手,拿入侵伊拉克这个事儿说事儿,绝对有敲打美国的意思。因为这个事儿是美国挑起的,跟随美国一起入侵伊拉克的是当时的布莱尔政府。清算布莱尔,必然会涉及到美国政府,如果美国不做出一定的妥协,英国会不断的曝出猛料,频频出招,这些招到时候美国政府恐怕接都接不过来。英国政府的调查机构和情报机构不比美国那些相应的机构差。到时候维基解、密斯诺登爆料这类事肯定有。曝出让美国尴尬和咬手的事儿不是没有可能。大家要注意英国的调查机构和英国首相卡梅隆一再提“联合国”的话,你们想一想,一提联合国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暗示以后英国的对外军事行动更多是要在联合国框架下行使,绕开联合国的对外军事行动英国有可能不参加。联合国有5个常任理事国,5个常任理事国都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除非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对外军事行动,否则英国一概不予参与,大家想一想,喜欢绕开联合国搞对外军事行动的是谁呀?美国嘛!所以任何事,尤其是一个国家拿涉及国际层面的事说事儿,背后有太多的政治层面的东西,阴谋与阳谋掺和地让很多人一头雾水。其实把那些与它们关联的国内国外的大大小的事细细逐磨一下,冠冕堂皇的借口下隐藏得就是所谓的博弈,眼花瞭乱的假战术动作掩盖得就是它的真实战略意图。就英国这一档事儿来说,哥归纳总结一下,个人理解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敲打国内亲美分子,与好战的美国保持距离。
二,转移国内外对英脱欧过度关注的注意力,女王都发话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三,警告美国,别老拿脱欧说事儿,也别再鼓动英内外势力闹事儿,都是千年的狐狸,别玩什么聊斋。
四,与美国对外动武作一定程度的切割。
如果没有这些意思,开头新闻一和新闻二所提到的事件和人物没法解释,新闻三所提到的人物和说的话也不会被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