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局 | 其实!中国航天早就在布局星链全球上网服务了,只是太低调罢了~

2018-03-06 16:52:54   

最近完成猎鹰火箭发射计划的SpaceX公司又提出了全新的星链计划,希望通过在2024年前发射近1.2万颗小卫星,向全世界推出高速互联网服务。

我们先来算一个简单的算术题,从今年到2024年,就按满打满算6年时间,平均一天就要发送5.4颗卫星。说明只要你敢想,天天放卫星不是梦啊…… 当然这已经是它第二次吹牛了,因为2015年它就推出了5年发射4600枚的计划,如今三年多过去了已经发射完成2枚。也就是说在剩下的500多天时间里,他还每天发射8.6枚才可以哦~ 显然,美国卫星骗局已经破产。



同时中国两家科技巨头也看中了卫星通信的巨大前景。但这两家要务实得多,其中能够把人送上天的航天科技集团,计划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全球信息覆盖建设。一期建设将发射54颗卫星。后续的二期建设,将会实现系统能力平滑过渡,卫星总数将超过300颗。

该系统的建成,将成为全球无缝覆盖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能够为地面的移动设备以及各种终端提供信号服务。从大洋到两极,从高山到峡谷,无论你处在地球任何角落都能实现信息互联。


长征-5号

另外一家巨头,航天科工集团得益于其低成本的快舟运载火箭,也决定干点“不务正业“的事情。根据航天科工二院院长张忠阳介绍,今年航天科工虹云工程的首颗技术验证卫星将于2018年升空,计划在2020年完成业务实验系统。2022年形成以156颗卫星构成的天基宽带,根据其介绍“届时,无论我们身处沙漠、海洋或是飞机上,都能享受到与家里一样的信息覆盖体验。”同时张院长表示,该计划与星链计划类似,虽然卫星数量和规模偏小,目标却与之一致,最终实现的功能也大同小异。当然,前提是我们有足够多的地面信号发射站作为桥接。


快舟-6号

这样看马斯克一次宣称只用1.2万颗卫星完成全球组网就有夸大技术难度的嫌疑。因为只用卫星是无法上网的,毕竟人的手机没有能力朝着卫星发射信号,两者波段功率也完全不同。要想实现全球卫星上网,马斯克不仅要发射1.2万卫星,还得建设1.2亿的桥接基站才行啊~ 美国有这基建能力?

太空信息传输技术之所以被各国如此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各国之间的一场豪赌。首先每一个波段的信号按照国际规矩谁先抢到谁得,所以我国准备升空的许多卫星,就是为了抢占Ka波段优势而准备的。同时太空高速传输技术的实现会深深的影响世界格局。一旦你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有快速网络可用,那么我们不妨大胆的设想下,以后的手机和电脑是不是能只作为一个显示器来用,运算和储存全部在超级计算机上完成。


当背后有人追你的时候,
千万别庆祝太早

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的卫星通信计划从项目立项到技术研发已经默默无闻走了几年了,中国的地面桥接基站也建设得如火如荼,几乎覆盖到了每一个深山和戈壁以及荒野,甚至是非洲和一带一路国家项目建设。按理说,被狂点赞的应该是中国航天才对。但没想到中国人会干,可是美国人会吹啊,马斯克一吹牛,草稿都不打,结果一夜之间居然成了网红项目,这一点确实是在下输了,毕竟怪我们的宣传还是不够到位啊,扎扎实实的干了那么多事情,最后还不如美国那个仅仅停留在 ppt 阶段的计划被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