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把核弹藏太空?事实没那么简单
2016-06-19 21:09:31
美国正在抓紧构建覆盖全球的反导防御网络,不仅仅在欧洲大肆建设反导基地,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要遍布美国的反导防御系统。意图非常明显,要让有能力把导弹射到美国本土的国家周边都布满美国的导弹拦截系统,这样美国本土就安全了。从现在来看弹道导弹发射的上升段,中段,末端再入,全部处于美国的反导拦截系统的覆盖拦截范围内,不得不说美国在过去10年花了接近快100亿美元巨资就专门为了这个目的,最大限度分层多批次的拦截你的洲际导弹。正因为中俄等国面临如此严峻的态势,很多人提出为什么中国不把核弹头送上太空,这样能够绕过美国反导系统的上升段和中段拦截过程,还可以拥有特殊打击能力:利用高度转化成势能还可以扩大威力。而且中国现在马上就要拥有全球唯一空间站,这样把核弹头藏在空间站上发射不是更好?
当然,想法是美好的,不过事实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抛开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太空非武器化的前提,我们只做单纯讨论一个技术上问题的来看;最早展开此类研究的就是美国的“上帝之杖”项目,最早设计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发展天基发射的核武器,后来发觉核弹头小型化和投射效率上不容易控制,干脆使用了特制的金属钨棒状发射物。一根钨棒长大约6米左右,直径30公分,如果完全采用钨制造,单根重量就是9吨(就算采用合金制造也是以吨计量不可能只是以千克计),从太空中再入速度末端应该可以达到10马赫,这样动能大约有多大?大约相当于11.5吨TNT的产生的动能,最多也就能碉堡钻个小洞。而一颗像某些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装载了9根钨棒的天基对地打击卫星,重量至少要达到90吨左右;这个体积已经快赶上曾经的空中庞然大物“和平”号空间站(137吨)的了。这个确实相当吓人了,基本上是超乎正常国家的火箭承当能力了,就算是分段发射组装难度也不亚于空间站。
所以“上帝之杖”系统胎死腹中是非常正常的,就算当初美苏不计后果的搞出来这个东西,想想一个近乎百吨人造天体在轨道上运行谁都会持续监控的。而且当时美苏都在研发专用的反卫星杀手,美国研发的空射反卫星导弹,苏方研发的是反卫星的杀手星,把性命攸关的核弹头或者造价不菲天基武器送入轨道成为这些装备打击目标,都是相当不划算的行为。所以,美苏都放弃了这个几乎与疯狂的做法。但是这个概念却被很多人用来进行加工出来在电影和游戏中多次出现也这也可以说是另类复活吧。
不过这样来说就没有办法采用更巧妙的技术手段突破美国的反导技术手段吗?这倒是未必,“上帝之杖”项目虽然彻底胎死腹中,但是同时代天基激光卫星、航天飞机、甚至一些专门航天科技都作为现代航天反导技术的储备了,其中有个项目就是现代大家都在积极研制的:超高音速飞行器。可以实现末端再入大气层速度可达10马赫以上,并且不符合弹道飞行的特征,用这种飞行器运载核弹头将会极大的增大增加突防概率,甚至可以做到现有反导系统无法拦截。所以这是现在全世界都在积极研发的项目,中国在此领域目前建树颇多,可以确认至少有2个型号:WU-14高超音速弹头,DF-ZF高超音速再入飞行器,作为目前刺穿美国反导系统一把利刃已经开始进入到最终的交付验证阶段。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矛与盾的纠缠中想要笑到最后,必须要随时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始终走在拦截系统前面,才能确保中国可以随时刺穿美国这张反导大网。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理性点评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