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竟在建造大型“潜艇救援舰”?外媒道出其中“重要”原因
2017-03-16 09:31:13
近期,美国《战略之页》、俄罗斯《侧面》等媒体报道,解放军正在加紧建造大型潜艇救援舰,从而支持其潜艇部队走向远洋,新型常规潜艇可搭载弹道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从而具备与核潜艇一样的攻击力,潜艇救援舰和AIP系统能支持这些常规潜艇远航,以弥补核潜艇远航能力的不足。
“战略之页”网站揣测解放军已经建造了数艘潜艇救援舰,说明中国海军正在努力建设一支面向蓝水的远洋潜艇部队,建造的926型潜艇救援舰的排水量达9500吨,其尾部绞车装置能将救生舱下放至水下300米深处,并一次从潜艇中救出18名船员。此前从英国购买了1艘LR7型救生潜艇能下潜到500米的深度,并能在水下连续工作4天,新建的救援舰也能操纵LR7型救生潜艇,以对潜艇进行救援。

《战略之页》指出中国加大针对潜艇救援装备的投资目的是支持潜艇部队更多地出海执行任务,虽然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官兵的经验比较丰富,但仍需要多执行远航任务,远航行动存在风险,潜艇可能因丧失动力而搁浅,伴航的救援舰可确保在潜艇内部的氧气耗尽之前进行救援。此外,救援舰还可为赴远洋执行任务的潜艇提供必要的维修服务,虽然属于非作战装备,但潜艇救援舰服役将大幅提升中国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中国潜艇将越来越多地实施秘密的远航训练,其活动半径将从中国周边海域向西太平洋等广阔海域延伸,“可能超出美军预估的范围”。
《战略之页》分析,救援舰对于中国潜艇部队的重要性不亚于不依靠空气推进(AlP)系统。报道揣测,1960年代开始建造常规潜艇,“宋”级潜艇得到一系列改进,发展出先进的“元”级潜艇不仅参照了俄制“基洛”级潜艇的技术,还融入了独特的设计理念。“元”级潜艇装备了AIP系统可以长时间在水下潜航,隐蔽性大幅提升。“元”级潜艇的改进型号有了新的突破,其武器系统得到优化,从而成为全球首款常规弹道导弹潜艇,既可作为先进战略导弹的试验平台,又可作为海基核威慑力量的补充兵力,是高性价比的装备。

俄罗斯《侧面》认为,新型潜艇可携带2~3枚先进的弹道导弹,以及一定数量的远程巡航导弹,从而具备实施战略威慑的能力。AlP技术和支援舰盘活了解放军规模庞大的常规潜艇部队,装备AlP系统的常规潜艇可在水下长时间航行,加上救援舰作后盾,解放军新型潜艇可以全副武装地实施深潜远航,甚至“潜行至夏西海域及西海岸”。解放军潜艇部队的战备策略将由保守防御转为攻势防御,美军建立的、在东亚海域围困中国潜艇的防务体系面临挑战,海军弹道导弹潜艇尚未进行过太多的威慑巡航,其潜射弹道导弹的性能还有待提高。
长期研究中国装备的美国武器分析师克里斯滕森在美国《全球安全》杂志发表文章称,解放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数量有限,而且很少实施远航,它们对美国的威慑力比较有限,揣测正在开发新型机动发射系统其中包括将战略导弹部署到核潜艇上进行发射的系统,但是缺乏指挥核潜艇执行威慑巡航任务的经验,很少进行威慑巡航。“在有限的操作经验和远航能力不足的双重作用下,解放军的海基战略武器难以对美国构成威胁”。
克里斯滕森表示,中国第一代092“夏”级核潜艇目前可能未实施完整的威慑巡航,新型094“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下水,而且还有数艘同型潜艇在建造当中,核潜艇计划的另一个重点是095攻击型核潜艇。美国国防部的报告称,在未来几年内,解放军095型核潜艇可能增加到5艘,但这些核潜艇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远航。《战略之页》臆测已具备威慑能力的中国常规潜艇,在救援舰的支持下可以弥补其核潜艇部队的不足。

“战略之页”网站揣测解放军已经建造了数艘潜艇救援舰,说明中国海军正在努力建设一支面向蓝水的远洋潜艇部队,建造的926型潜艇救援舰的排水量达9500吨,其尾部绞车装置能将救生舱下放至水下300米深处,并一次从潜艇中救出18名船员。此前从英国购买了1艘LR7型救生潜艇能下潜到500米的深度,并能在水下连续工作4天,新建的救援舰也能操纵LR7型救生潜艇,以对潜艇进行救援。
《战略之页》指出中国加大针对潜艇救援装备的投资目的是支持潜艇部队更多地出海执行任务,虽然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官兵的经验比较丰富,但仍需要多执行远航任务,远航行动存在风险,潜艇可能因丧失动力而搁浅,伴航的救援舰可确保在潜艇内部的氧气耗尽之前进行救援。此外,救援舰还可为赴远洋执行任务的潜艇提供必要的维修服务,虽然属于非作战装备,但潜艇救援舰服役将大幅提升中国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中国潜艇将越来越多地实施秘密的远航训练,其活动半径将从中国周边海域向西太平洋等广阔海域延伸,“可能超出美军预估的范围”。
《战略之页》分析,救援舰对于中国潜艇部队的重要性不亚于不依靠空气推进(AlP)系统。报道揣测,1960年代开始建造常规潜艇,“宋”级潜艇得到一系列改进,发展出先进的“元”级潜艇不仅参照了俄制“基洛”级潜艇的技术,还融入了独特的设计理念。“元”级潜艇装备了AIP系统可以长时间在水下潜航,隐蔽性大幅提升。“元”级潜艇的改进型号有了新的突破,其武器系统得到优化,从而成为全球首款常规弹道导弹潜艇,既可作为先进战略导弹的试验平台,又可作为海基核威慑力量的补充兵力,是高性价比的装备。
俄罗斯《侧面》认为,新型潜艇可携带2~3枚先进的弹道导弹,以及一定数量的远程巡航导弹,从而具备实施战略威慑的能力。AlP技术和支援舰盘活了解放军规模庞大的常规潜艇部队,装备AlP系统的常规潜艇可在水下长时间航行,加上救援舰作后盾,解放军新型潜艇可以全副武装地实施深潜远航,甚至“潜行至夏西海域及西海岸”。解放军潜艇部队的战备策略将由保守防御转为攻势防御,美军建立的、在东亚海域围困中国潜艇的防务体系面临挑战,海军弹道导弹潜艇尚未进行过太多的威慑巡航,其潜射弹道导弹的性能还有待提高。
长期研究中国装备的美国武器分析师克里斯滕森在美国《全球安全》杂志发表文章称,解放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数量有限,而且很少实施远航,它们对美国的威慑力比较有限,揣测正在开发新型机动发射系统其中包括将战略导弹部署到核潜艇上进行发射的系统,但是缺乏指挥核潜艇执行威慑巡航任务的经验,很少进行威慑巡航。“在有限的操作经验和远航能力不足的双重作用下,解放军的海基战略武器难以对美国构成威胁”。
克里斯滕森表示,中国第一代092“夏”级核潜艇目前可能未实施完整的威慑巡航,新型094“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下水,而且还有数艘同型潜艇在建造当中,核潜艇计划的另一个重点是095攻击型核潜艇。美国国防部的报告称,在未来几年内,解放军095型核潜艇可能增加到5艘,但这些核潜艇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远航。《战略之页》臆测已具备威慑能力的中国常规潜艇,在救援舰的支持下可以弥补其核潜艇部队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