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舰2甲板以下90%的主体合拢了
2020-12-01 11:02:54
从某月初一,模块首次进入4号超级干船坞以来,很多人就盼望着3号舰的2甲板以下吃水模块彻底合拢成型的那一天。而在大约4个多月后,这个愿望终于基本实现了。尽管太空视角极其模糊,或者是被故意地模糊的状态下,仍然可见3号舰除了包括球鼻艏的船头段外,90%的吃水舰体已经完全焊接在了一起。过去可以通过船体投影在船坞内的影子发现还有几大段的缝隙没有合拢。而现在无论看船体本身还是看旁边的影子,都已经无法看到任何缝隙,这明显就是彻底的合拢的。很多爱好者通过软件测量出已经合拢的部分总长在298米到302米之间,排除误差,基本合理区间就是300米左右。而2甲板以下的吃水船体的总长和更往下的水线实际总长基本是一致的,最多现阶段的船尾有半米左右的外凸。因此即使在还没有安装带排球鼻艏的,
船首吃水尖锐段的情况下,已经高达300米左右的吃水线长,再次证明了这确实是一艘吨位相当巨大战舰。而福特级在没有安装带球鼻艏的前尖锐段的情况下,类似的总长只有296米。如果吃水船头全部安装,那么应该还会增加20到25米的水线长度。这样3号舰就有极大的概率在水线长度上超过所有尼米兹级和福特级的317米。显示出其作为电磁弹射的长舰型的基本特点。现在已经合拢吃水舰体的3号舰,俯瞰上去很像一艘巨型的,还没有安装上层建筑的超级驱逐舰;或者说是一艘没有安装炮塔的超级战列舰也行。其实所有航母在没有安装机库和上层外飘甲板的时候,仅仅看吃水部分就是一艘超级战列舰的外观。而且巨型航母都是蒸汽动力和4大轴、4螺旋桨高速推进,核动力也不过是蒸汽轮机动力的一个分支。
而且都有主装甲和防雷舱,在这几点上,和二战期间建造的高速4轴战列舰确实有相同的地方。目前的3号舰在4号深坞的内段,船尾部分距离人字型防水隔断大概有10米左右的距离;而还没有安装舰首球鼻艏段的“船头”,距离干船坞的内段尽头,大约在30米以上。不过如果把球鼻艏段也完全安装到位,那么整体距离船坞内尽头也应该是10米左右。而完全搭建完成的飞行甲板应该前后总长接近或者超过340米。而目前干船坞内段的净空间只有355米,也就去完全生产完毕下水前的3号舰,前后只会留下七八米的最低安全距离。而目前已经合拢的3号舰的吃水舰体部分,整体上看,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比较稍微偏右侧,也就是偏东侧一些。这也是未来安装外飘飞行甲板的需要。因为完全到位后的飞行甲板,左舷的外飘会略微大于右舷的外飘距离。这是因为斜角甲板最前部的部分是全舰外飘最大的一段。
而右舷则通过多出来的舰岛来平衡。完全成型的3号舰的飞行甲板的最大宽度估计在78米上下,和福特级类似。而船坞的宽度在82米,因此完全施工完成的3号舰应该基本“装满”整个4号坞的内段。目前可见4号坞延长线上的80米的超级防雨棚下,已经有大型新模块,根据外观颜色也可以基本判断,很可能是机库侧壁模块而不是民船模块。因此在吃水舰体合拢后,机库的搭建已经会立刻开始。明年春暖花开时,3号舰就应该大模样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