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惊呼:缅甸战机越境为解放军转型打开时间窗口
2015-03-15 17:59:13
3月8日,缅甸政府军战机误将炸弹投入中国境内,幸无人员伤亡,中方向缅方表达严重关切,要求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然而收到“警告”还不到一周,缅机13日就再次越界,甚至在遭到解放军战机“逼退”的情况下,仍然将炸弹投向中国一侧,最终酿成炸死中国平民4人、伤9人的惨剧。缅甸政府军和中国平民什么仇什么怨?
“缅甸空军驾中国造的战机炸中国平民”可能性很大。一方面,缅甸军工薄弱,缅空军一百余架老旧战机中的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今年2月缅北战事升级后,缅甸空军还曾举行新机入列仪式,其中就包括6架产自中国的K-8W(国内编号歼教-8)型教练/战斗机。
中缅军事合作密切,也从侧面坐实了中国与果敢同盟军毫无瓜葛。总之,缅方比中方更需要对方,此次缅军的肇事者很可能是操作失误,而非有意为之。
飞行员能否命中目标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训练程度,战机的装备水平,还与情报侦查、地面保障、天气条件等因素有关,实战则情况更加复杂。美国作家约瑟夫·古尔登曾在其《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一书中描述过美军轰炸鸭绿江大桥的难度:
正常的轰炸是B-29沿着与江桥平行的航线向正北飞,投弹后急转南下。但为避免进入中国空域,美军飞行员被迫“很困难地”拐个弯,即与江桥呈直角地接近目标,并时刻使飞机保持在弯曲的主航道南侧。最终,美军飞行员因“嫌麻烦”而径直向北飞,飞抵中朝边界时投弹,然后急转弯向南飞。这就使美军飞机经常深入中国领空数英里(1英里=1.6公里)之多。
缅甸政府军的流弹近年来没少往中国一侧打。由于果敢同盟军的活动地域紧邻中国边境,中缅边界线也是犬牙交错,往往缅军飞行路线和射击角度出现些微偏转就会误入中国一侧。今次事件不排除肇事的缅甸飞行员有类似美军“嫌麻烦”的可能,反映出缅甸当局对其军队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缅甸政府军本来在兵力和火力上占据优势,无奈果敢同盟军虽然弱小却熟悉地形、擅打游击。开战以来,双方交手不断,互有死伤但都未取得大的战果,在中缅边境茂密的山林中,缅甸政府军倚重的只有两张王牌——战机和重炮。雨季(4~10月)即将来临,这将对后方补给和前方作战带来困难,政府军必须加强攻势,而毫无顾忌的流弹或将导致更多的误击事件。
缅北局势严重威胁到中国边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笔者认为解放军应对得当。从很多网络图片中不难看到,无论是果敢难民涌入中国,还是缅军炸弹损毁中国民房,都有边防武警和解放军的身影,他们或搭建帐篷、运送饮用水,或在现场勘查、排除险情,起到的服务和安保作用非常突出。
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上校还首度对缅北局势发声,透露近期已重点加强了中缅边境空情监控;证实在惨剧发生的13日,空军曾组织多批战机起飞,对向中国边境抵近飞行的缅甸军机进行跟踪、监视、警告、外逼。军委范长龙副主席甚至罕见地公开对话缅甸军队总司令,措辞强硬的要求缅方道歉赔偿,且下不为例。
在笔者看来,如果缅北战火不停,中国政府就有望“介入”。因为只要缅政府和果敢达不成不停火协议,流弹还会再次入境、中国边民无辜惨死的悲剧也还会重演。如果中国军队不能击落越境缅机,也不能对其炮兵进行还击,中方只是被动防范的话,就无法确保国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此次事件中,缅机就是在遭遇解放军战机驱离的情况下仍然炸死炸伤中国平民多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缅甸战机越境投弹事件,为中国军队特别是边防部队的防御策略的转型打开了一扇时间窗口。边境防守有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甚至变成“拒止防御”的可能,不失为是将坏事变好事的一个尝试。比如缅北等中国邻国若发生战事,是否可以尝试讨论在边境设立“禁飞区”?是否可以由中国维和部队进驻以保障当地平民和中国边民的安全?
但解放军只能是维护中国周边安全的最终屏障,就缅北局势而言,中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外交斡旋予以解决。王毅外长日前在“两会”上曾对中外媒体说,“中缅边境不能乱,缅北地区要稳定”。透露出缅北局势已经排进中国高层议事日程的讯号。
中国“介入”缅北势在必行。大公家曾在“中国的秘密外交”系列专题文章中介绍过中国同阿富汗塔利班、叙利亚反对派等都有过接触,中国作出为维护自身地区和全球利益的努力,甚至得到美国的赞许。
中缅是传统友好国家,缅甸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也充当重要一环。而缅北目前的局势已经伤害和影响到中国的切身利益、长远利益。中国不仅适合当“调停人”,而且作为利益攸关者“介入”也无可厚非——既然我们可以不远万里为叙利亚劝和促谈奔走,家门口甚至已经迸进门的“火星”自然有义务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