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成亚洲最大陆上弹射器系统:为何卫星照片让军事专家很开心

2016-08-04 12:51:51   

近日,网上出现了中国在辽宁省兴城市的海军舰载机训练基地内建设的陆上弹射器已经完工的卫星照片,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即将展开舰载机的陆上弹射试验,未来的国产航母也将不再采用滑跃甲板,而是采用弹射起飞方式。众所周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作战的基本原则,因此现代航母奉行的就是“全甲板攻击”理论,其核心内容是航母舰载机部队在战时要在某一时间、某一地域,对敌形成数量上的优势。

 要做到这点,单艘航母就需要尽最大可能提高飞行甲板停机数量,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放飞尽可能多的飞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单艘航母的作战威力,向敌航母或航母战斗群发动毁灭性的一击;同时在一天之内,航母需要尽最大可能增加舰载机的出动架次。

滑跃型航母虽然在技术上比较简单,只用一块具有一定倾角的甲板就能实现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飞,但是滑跃型航母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全甲板攻击能力与弹射型航母有很大差距,简单地说就是战斗力不足。首先,滑跃型航母在进行舰载机起飞作业时需要占用更大的甲板面积。以最大重量放飞一架舰载机为例,美国航母利用一部弹射器可在90多米的距离内让其升空,而滑跃型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则需要195米长的起飞距离才能让1架重载的苏-33起飞。这样一来,滑跃型航母所占用的甲板面积几乎相当于美国航母同时启用3~4部弹射器所占用的甲板面积。

美国尼米兹级航母在利用位于左舷的3号或4号弹射器弹射飞机时,舰首区域全部可以用于停放飞机;而在使用舰首左舷的2号弹射器时,舰首右舷、航母的左舷均可停放舰载机。但是,滑跃型航母就无法做到这点,特别是滑跃甲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无法停放舰载机。因此,滑跃型航母的甲板停机量明显小于弹射型航母,这意味着前者的舰载机出动能力远远逊色于后者。其次,滑跃型航母的长起飞点和舰首左侧的短起飞点不能同时起飞舰载机,而且由于舰载机都要从滑跃甲板离舰,因此在同一时间只能放飞一架舰载机;而弹射型航母在进行起飞作业时至少可以同时放飞2架舰载机。

因此,滑跃型航母的舰载机在空中待机编队的时间远远超过弹射型航母。滑跃型航母不利于起飞固定翼预警机、反潜机等气动性能不好、发动机功率不大的舰载机,这就严重影响了整体作战能力。因此,中国海军要想大幅提升远洋作战能力,就必须拥有弹射型航母,这也是中国在兴城建设陆上弹射器的目的。从曝光的兴城基地弹射器照片来看,其结构样式与美国位于新泽西州的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兵工程站的弹射器结构样式很相似。

根据后者的白色筒状物是存储蒸汽的大型存储罐,可以推知兴城基地的两个白色筒状物也是同样的装置,这说明兴城基地的弹射器是蒸汽弹射器,而非电磁弹射器。实际上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蒸汽弹射器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成熟度已经非常高,可以让中国海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拥有弹射型航母的心愿。而电磁弹射器虽然更先进,优点更多,但是技术成熟度较低,就连美国海军也还没有玩转,如果中国海军贸然在未来航母上一步到位地应用电磁弹射器,反而有可能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