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版亮相!美媒:东风-26D射程突破5000,覆盖一二岛链!
2025-10-04 07:33:14
前两天国内北部天空出现的导弹发射痕迹,直接火出圈了 , 那壮观的尾迹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凝而不散,不少人拍下照片发到网上,满屏都是 “太惊艳”“太震撼” 的赞叹。这事儿不光咱们自己人关注,连美国 “Army Recognition” 网站都盯上了,还分析说这可能是刚露面的东风 -26D 试射,说这款 “关岛杀手” 又升级了,不仅能装高超音速弹头,海陆目标都能打,射程还延伸到了 5000 千米。
咱先说说现场那痕迹为啥特别 , 能明显看到二次助推加速的迹象,懂行的都知道,这是固体燃料火箭燃烧的典型特征;而且尾迹半天散不去,这跟高超音速武器在大气层内滑翔的技术特性完全对得上。虽然现在没实锤说这就是东风 -26D,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绝对是一款中远程高超音速导弹。
图片
要知道,美国到现在都没攻克相关技术,咱们这一下,直接坐实了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领先全球的说法。
“Defence - Blog” 网站还专门写文章分析,说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经形成了多层交融的作战体系,对整个西太平洋都有巨大威慑力。这话不是吹牛,先是射程 1000 多千米的东风 -17,它就是专门针对第一岛链的 “排头兵”。那乘波体弹头不是闹着玩的,“爱国者”“萨德” 还有 “宙斯盾” 这些拦截系统,在它面前基本不管用。它能精准打击第一岛链上的指挥中心、交通枢纽、机场跑道和防空阵地,把对方的防御撕开口子,之后再让东风 -11、东风 -15、东风 -16 这些近程弹道导弹跟上。这些导弹性能相对简单,成本低、数量还多,能趁势扩大战果。
再看射程 2000 千米的东风 -21D,它是咱们第一代陆基反舰弹道导弹,专门对付美国航母。有了它,美国航母就得乖乖待在舰载机作战距离的边缘,想靠近大陆搞打击,门儿都没有,大大降低了它的作战效率。要是东风 -26D 真把射程拓展到 4000 甚至 5000 千米,那美国航母就彻底被赶到作战半径之外了,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除了陆基的,咱们还有更灵活的。轰 -6K 挂载的鹰击 -21、军舰上的鹰击 -17,还有潜艇发射的鹰击 -19,组成了海空一体的反舰体系。这一下,美国海军其他水面舰艇也别想在东亚战场兴风作浪了。关键是,高超音速武器这东西,至今都没什么有效的拦截办法,美军既没搞出能跟咱们对着打的同类武器,也没研发出靠谱的拦截系统,只能干着急。
谁能想到,六年前咱们还只有东风 -17 这一款高超音速武器,现在海陆空都有了,衍生出一大堆型号。这说明咱们不满足于暂时领先,就是要长期保持技术优势,在这个领域把对手远远甩在后面。,发展导弹类武器,俩关键缺一不可:一是先进复杂的风洞群,咱们现在完全能满足;二是反复的发射试验。日本媒体之前就爆料,东风 -17 从立项到列装,光试射就搞了十多次,攒够了数据才敢量产。图片
现在咱们的高超音速武器家族越来越大,光公开亮相的就不少,后续升级改进肯定还需要更多试验,以后像北部这样惊艳的发射场景,只会越来越多。
再看看美国,他们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砍的砍、停的停,测试次数少得可怜。日本倒是想搞,可连个合适的试验场地都没有,还得靠美国的导弹试验场,就这水平,想追上咱们?至少十年内没希望。
想想也挺感慨的,20 年前还是美国先提出高超音速武器的技术概念,现在咱们不仅把这技术发扬光大,还靠它改变了东亚的海空格局。更重要的是,咱们没像美国那样,有点成绩就飘飘然,反而砸更多资源,不断拓展武器的使用范围。照这节奏,再过 20 年,咱们的领先优势只会更大,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咱们就是妥妥的领跑者。
咱先说说现场那痕迹为啥特别 , 能明显看到二次助推加速的迹象,懂行的都知道,这是固体燃料火箭燃烧的典型特征;而且尾迹半天散不去,这跟高超音速武器在大气层内滑翔的技术特性完全对得上。虽然现在没实锤说这就是东风 -26D,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绝对是一款中远程高超音速导弹。
图片
要知道,美国到现在都没攻克相关技术,咱们这一下,直接坐实了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领先全球的说法。
“Defence - Blog” 网站还专门写文章分析,说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经形成了多层交融的作战体系,对整个西太平洋都有巨大威慑力。这话不是吹牛,先是射程 1000 多千米的东风 -17,它就是专门针对第一岛链的 “排头兵”。那乘波体弹头不是闹着玩的,“爱国者”“萨德” 还有 “宙斯盾” 这些拦截系统,在它面前基本不管用。它能精准打击第一岛链上的指挥中心、交通枢纽、机场跑道和防空阵地,把对方的防御撕开口子,之后再让东风 -11、东风 -15、东风 -16 这些近程弹道导弹跟上。这些导弹性能相对简单,成本低、数量还多,能趁势扩大战果。
再看射程 2000 千米的东风 -21D,它是咱们第一代陆基反舰弹道导弹,专门对付美国航母。有了它,美国航母就得乖乖待在舰载机作战距离的边缘,想靠近大陆搞打击,门儿都没有,大大降低了它的作战效率。要是东风 -26D 真把射程拓展到 4000 甚至 5000 千米,那美国航母就彻底被赶到作战半径之外了,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除了陆基的,咱们还有更灵活的。轰 -6K 挂载的鹰击 -21、军舰上的鹰击 -17,还有潜艇发射的鹰击 -19,组成了海空一体的反舰体系。这一下,美国海军其他水面舰艇也别想在东亚战场兴风作浪了。关键是,高超音速武器这东西,至今都没什么有效的拦截办法,美军既没搞出能跟咱们对着打的同类武器,也没研发出靠谱的拦截系统,只能干着急。
谁能想到,六年前咱们还只有东风 -17 这一款高超音速武器,现在海陆空都有了,衍生出一大堆型号。这说明咱们不满足于暂时领先,就是要长期保持技术优势,在这个领域把对手远远甩在后面。,发展导弹类武器,俩关键缺一不可:一是先进复杂的风洞群,咱们现在完全能满足;二是反复的发射试验。日本媒体之前就爆料,东风 -17 从立项到列装,光试射就搞了十多次,攒够了数据才敢量产。图片
现在咱们的高超音速武器家族越来越大,光公开亮相的就不少,后续升级改进肯定还需要更多试验,以后像北部这样惊艳的发射场景,只会越来越多。
再看看美国,他们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砍的砍、停的停,测试次数少得可怜。日本倒是想搞,可连个合适的试验场地都没有,还得靠美国的导弹试验场,就这水平,想追上咱们?至少十年内没希望。
想想也挺感慨的,20 年前还是美国先提出高超音速武器的技术概念,现在咱们不仅把这技术发扬光大,还靠它改变了东亚的海空格局。更重要的是,咱们没像美国那样,有点成绩就飘飘然,反而砸更多资源,不断拓展武器的使用范围。照这节奏,再过 20 年,咱们的领先优势只会更大,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咱们就是妥妥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