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防空防空,十防九空!为何到今天仍是十防七空

2020-10-09 19:47:56   




有句关于防空的老话很多人都知道,叫做:防空防空,十防九空。这句话到底从什么时候说起的呢?现在看来,基本是对上世纪80年代以前防空能力和防空状态的描述。基本意思是说,搞十次防空,有九次没有效果。要么空中的对手没来,要么来了没防住,最难看的恐怕是对手真来了,还把防空阵地给袭击了。当然这话说的并不绝对,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论是越南战争,还是国土防空作战,都取得了重大的战果,到现在敌机的残骸还大量摆在博物馆里。因此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即使在以高炮为主防空的时代,防空的战果不能否认,但是也不能因为历史上对空作战方面有巨大的战果,就可以直接否认防空作战的困难。实际上十防九空的情况在当时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对U2的拦截,也是在设伏几十上百次之后,才能抓住几次机会将其击落。



当年十防九空的正确意思,应该理解为相对于具备空中优势的对手,作为单纯防空方的整体态势还是比较被动的。大多数防空行动属于劳而无功,空中的强劲对手一直掌握着空中来袭和双方对抗的主动权。那么到了当代,防空和空袭的对抗,防空方已经占优了吗?情况明显仍然不乐观。比如大名鼎鼎的S300导弹,居然被并不算多么先进的无人机给端了阵地。而在最近几年的其他战场,防空雷达被炸,弹炮合一的防空车辆被廉价的空地导弹击毁,仍是经常被报道的战例。在一定程度上,不管作战双方是谁,空袭得手的次数仍然远远多于防空方把空中来袭的目标全部击落,防空方大获全胜的状况。对善于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打击对方的西方大国来说。对方能够拦截住三分之一的目标已经算不错的成绩。而最近几年,



就算拥有大量西方先进导弹的一些富国,面临游击队水平的对手自己发展的“山寨版巡航导弹”,仍然会一枚都没防住;结果重要的经济设施被严重毁坏而造成产能削弱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空袭进攻方更容易得手,而防空防守方仍然疲于应付的状况,不仅仅表现在空袭方有先天优势。即使整体处于弱势的一方选择主动发动空袭,整体处于优势的一方被动防空,也是相当不容易防住的。在当代,即使不是十防九空,那么起码也是十防七空的比例继续存在。那么防空方为何在现有相当高水平的防空科技下,仍然严重的整体被动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说到底,目前的绝大多数防空武器和防空战术。不论高炮还是先进的防空导弹,都属于单纯的防御武器。从事物的本质来说,单纯防御永远是被动的。比如一把手枪发射几发子弹的成本只需要几百元,但是想把这几发子弹都彻底防住,没有任何损失,那么可能投入几百万都未必会滴水不漏。



现代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仍面临无法天衣无缝的尴尬。而空袭方在天上自由飞行,视野大路线刁钻;防空方大部分设施不是在陆地上就是在舰船上。等于空袭方是三维空间自由运动,而防空发射方基本只能在二维平面机动,因此费效比天然不如主动空袭方。何况像野战伴随防空体系这种高档货,就是超级大国都是左支右绌。当代的各种隐身飞机、隐身导弹,更增加了防空的技术难度。总之一句话,现代防空不能不搞。不搞就是S达姆地面部队的结局,但是只要有条件,还是要先发制人!不能等着空袭方打上门,毕竟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