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德国的选择

2018-03-19 12:26:31   

默克尔脸色发青,六十四岁的她其实早应该心如止水。但她偏不。十二年的德国总理生涯让她浑身都充满着好强的欲望。为了本次能够接着再干四年,她已经委曲求全,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分出去很多。比如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的职位都给了社民党,十四个部长,默克尔就给了社民党六个,这就像一个贪吃的孩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眼前的蛋糕被人切去了近一半,实在是令默克尔心如刀绞。


不过这还不够,剩下的八个部长里,还要分出去两个部长给自己的盟友基社盟的党首泽霍费尔和多萝特。一个是至关重要的内政部部长,一个则是新成立的国务部长。也就是说,眼下,默克尔手里真正掌握的也就只有六个内阁部长的职位。好在基社盟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的亲密战友,倒也不用担心,可是社民党的这六个部长可就不一样了,自己以后无论是外交还是财政政策,都必将会受制于社民党。默克尔一想到这里就如坐针毡。


但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组阁后,默克尔一直小心翼翼的把眼光死死的盯着社民党那边,可没想到,捅了自己第一刀的人居然不是来势汹汹的社民党,而是一贯温顺可爱的基社盟,一个自己觉得最值得信任的战友,基社盟的党首,内政部部长泽霍费尔。


德国,没有一个占据绝对优势的党派,无论是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还是舒尔茨领导的社民党,都不可能在大选中取得绝对的优势,所以,联合组阁是德国政府的常态。而泽霍费尔领导的基社盟则属于一个地方政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占据绝对领导力的政党。


巴伐利亚州,是二战后唯一一个按照前纳粹统治时行政规划保存下来的州,这个州的民众足够富裕,也足够团结,更加足够德国。也正是因为如此,基社盟在这里的势力可以说是牢不可破。虽然只是一个州地方政党,但在德国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选择和谁结盟,谁就可以在德国坐大。这些年,基社盟和基民盟都如铁板一块,从未动摇。这也是默克尔得以连任四届的保证所在。默克尔对基社盟很放心,从未担心这个政党会对自己背后来一刀。


但是,这一刀最终还是来了。昨天,泽霍费尔发表演讲,声称德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伊斯兰从不属于德国。这对于来自巴伐利亚州的泽霍费尔来说,是一种很正常的表态,大致也是他的心里话。基社盟在巴伐利亚获得绝对的支持,就是因为这个州的民众有着很强的德国归属感,也有着很强的德意志人自豪感。他们讲求纪律,严于律己,乐意奉献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当然,也对于其他民族和人种有着高度的优越感。如果泽霍费尔领导的基社盟不能迎合这一民意基础,那么他们早就被扫进政治的垃圾堆了。


但这很明显与默克尔一直以来执行的移民政策有着冲突,这么明显的右倾言论,会使得泽霍费尔在巴伐利亚民意飙升,但也无疑会给刚刚组建的新内阁敲响了一记警告的钟声,让民众毫无疑义的感觉到本届的新内阁极度不稳定。也必然会给接下来的默克尔执政生涯定下了一个摇摇晃晃的基础。这样的言论如果出自社民党的话,默克尔还情有可原,可是出自泽霍费尔这个一向忠诚的伙伴,让默克尔的心里痛楚难当。


“泽,你怎么能这么说?”默克尔愤怒的看着眼前的泽霍费尔。


“你有你的难处,我也有我的难处,你需要一个中性的政府内阁,我需要一个积极的民意支持。总理女士,您应该能理解我。”


“我理解?这要是舒尔茨那小子捅我一刀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是你?”默克尔对泽霍费尔形似背叛的行为耿耿于怀。


“难道你看不见吗?别想着你那个光辉的欧洲大一统计划了,这个计划和你现在正在做的移民政策是格格不入的,欧洲,特别是我们德国,眼下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个混乱而残酷的欧洲就要出现了,我们需要德意志健儿的支持,而不是那帮只能带来混乱的难民。”泽霍费尔很严肃的看着默克尔。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默克尔已经隐隐的猜测出泽霍费尔是指目前正在急速发酵的英俄毒杀间谍风波。这件事绝不仅仅是英俄之间的一场外交风波。从英国人目前的态度来看,的确有想着把美欧都拉进这场战役的迹象。但这似乎也很难发酵成为一场席卷欧洲的战争吧?默克尔不太相信。但是她知道,有着右倾思想的泽霍费尔或许会考虑的更加激进一点。


“英国人已经再次拉下铁幕,而俄罗斯人也奋然接战。夹在中间的我们,还能逃得了池鱼之灾?再加上美国的特朗普现在心怀叵测,对俄罗斯的态度阴晴不定,一旦事情挑起来,欧洲必将再无宁日,这个时候,我们是需要一个未知的,模糊的希望?还是要一个稳定的,团结的国家?我这样做,也是在为你着想啊。”泽霍费尔振振有词。


“特蕾莎这个疯婆子到底想干什么?”默克尔此时也意识到英国此次挑事的确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作为一贯的盟友,北约的伙伴,德国是必须要给英国一个支持态度的。在她看来,俄罗斯现在是强弩之末,最终不过是外交和政治上的强硬姿态,至于真的要欧洲决裂,那是不可能的。普京虽然强硬,但却不是一个疯子。倒是泽霍费尔的担心太激烈了。此时对伊斯兰做这样的表态,只怕带给德国的不是稳定,而是骚动。


“在我看来,特蕾莎想要的有很多,她挑起这场外交大战,无非就是要把美欧都裹挟进来,利用一场危机来使得本已经分崩离析的欧美关系再次紧密。也让美国不要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但是很显然,特蕾莎是低估了特朗普的决心,只怕这一次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把我们德国拖进无尽的是非中。所以,不管特蕾莎怎么做,我们都不能再实行宽松的难民政策了。”


“唉。。。你呀,眼睛里就只有欧洲这一块弹丸之地。只有德意志人的荣光,你还看不出来吗?如今的德国步履维艰,美中都对我们压制甚重,要我们表态站队。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是稳定德国以及欧洲这一块地方,而是如何平衡中美关系,要不然,那就真的只有一战了,战争,是你愿意看到的吗?”默克尔指出目前德国真正的困难所在。


“这和美中的站队有什么关系?”泽霍费尔果然没有那么高的国际眼光,他所关注的只有德国,只有自己的巴伐利亚。


“眼下,美中的博弈已经从东亚波及倒全球,欧洲虽然还能勉强保持自主,但也难以脱身。也正是因为我们还有一定的自主权,所以才更是美中争取的主要对象。我们现在想的是如何在中美的博弈中获取利益并把伤害降到最低,而不是在自己的国家内部发起纷争。我这样说你明白了吗?”默克尔看着泽霍费尔。


“这还用说,美国人和我们同属一个人种,特朗普还有德国血缘,这种选择简直太简单了。”泽霍费尔还是站在了人种优势的一方。这让默克尔很是无语。人家特朗普和德国的关系早已出了五服,而且特朗普和以色列走得那么近,很明显,这对德国都很不利,犹太人虽然不能说是睚眦必报,但德国人曾经给他们的伤害那是永世难忘的。再怎么说,也不可以让一个被以色列引导的特朗普把控德国的方向。但这些,还不好跟泽霍费尔直说,因为这要是传出去,自己的总理就得立刻下台。于是她想了想说


“美国现在是个怎样的状态,你也知道,他们现在的财政捉襟见肘,一心要我们各国输血给他,对德美贸易的批评日甚一日,恨不得让我们把所有的产业都搬到美国去,自去年以来,对我们的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不遗余力的打压,所以,现在的美国靠不住了。更为可怕的是,中国也瞅准了这一点,明知道我们和美国的贸易关系不可调和,所以也不愿意对我们让利了,这两年在东欧形成了一整条的合作计划,很明显在挖我们的墙角,还有就是中国很显然也看到了美国对我们的打压,他跟着也上来一口,今年,我们的大众和奔驰在中国都遭受到阻击。这种态势你还看不清楚吗?如果此时我们自乱阵脚,那被他们两国吃掉的可能性就太大了。所以。。。。”默克尔话没有说完,泽霍费尔已经满头冒汗,这倒是他一个地方政客真的没有看到的,但是自己的巴伐利亚正是以汽车工业为支柱的,要是默克尔分析的是真的,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的地盘受损。于是他赶紧插话到


“这么说,中美两国都不能选择了,那我们更要自主自强了,”


“唉,泽,你听我把话说完。美国想要我们的命那是真的,中国想掐我们的脖子却是虚的,毕竟,中国的经济没有出现大问题,他们要和我们合作的地方还很多,所以,我断定,他们这样做,不过是想逼着我们表态罢了。为今之计,我们当然要选择可以合作的,对于美国这样不为合作,只为勒索的国家我们决不能服软,因为合作是双赢的,勒索是无止境的。所以我决定还是要选择中国。只不过,以后合作起来,我们占到的便宜要少一点罢了,但总比被人宰了要好。”


“哦,我明白了,既然这样,你就去做吧。”泽霍费尔此时才明白,当一个国家首脑和当一个地方政客果然不一样,自己虽然岁数不小,但政治上,还真的有些幼稚。


“默克尔女士,那边的结果出来了。”正说着,默克尔的秘书递上一份简报,正是中国大会后的全部结果。后面还附带着一长串世界各国领导人发表的贺电。第一个就是朝鲜,然后。。。。。默克尔看后笑了,


“怎样?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看来我也该行动起来了,”说罢,默克尔伸了一下懒腰,站起来对秘书说。


“到现在为止,一共有多少个国家发去贺电了?”


“这。。。。”秘书翻了翻简报“五十七个了,还在继续增加。”


“都是贺电吗?”默克尔问


“是,都是贺电。包括普京的,”


“那好,咱们不发贺电了,你电话联系北京,就说我要亲自致电,要用电话表示祝贺。咱们既然要表态,那就来得更热烈一点,毕竟我们的关系摆在那里,过几一段时间我还要亲自登门祝贺呢。”


“高。。。。您做得真是太好了。”泽霍费尔不由自主的翘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