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储备10万发精确制导火箭弹,足够打赢一场大规模战争!
2023-01-23 00:04:31
不久前谈到,持续了快一年的陆地大战,双方已经消耗了2500万发常规中大口径炮弹;目前日均仍然消耗普通炮弹5万发以上。如果再打一个季度,那么合计炮弹消耗量将超过3000万发,这算是在常规战争中相当罕见的投入规模,足够把两边的日常弹药储备都打个精光。不过如果仔细分析战局,就会发现主动攻击方的普通炮弹日常消耗是被动防御方的2倍以上,但是炮击的准确性与实际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经常出现上万发炮弹全部变成了大面积翻地的情况。而被动防御方的炮击准确度还是明显优于前者的。这主要在于西方提供了较多的制导炮弹。并且大量运用了炮兵校准无人机的结果。于是曾经创造了用有限数量的炮群,准确覆盖正在渡河的对方装甲部队,一次性击毁坦克装甲车超过,
40辆的经典战例。不过传统身管火炮的运用熟练程度以及炮击的整体效率高于对方的现实,并没有彻底改变双方的战略态势。其实从去年9月份开始,被动防御方连续2次的局部反攻击成功,收复了接近2万平方公里是失地。有一个因素绝对不能忽视,这就是海马斯精确制导火箭炮的投入战场。海马斯火箭炮采用中型卡车装载,一次性只能装填6发,最大射程也只有60公里,但是打击精度却是在5米误差之内。远远高于此前投入战场的、双方任何传统的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而射程也是最大22公里的制导炮弹所无法对比的。就这样一种在全球性能并不在第一梯队,也算是30年前研发的火箭炮,就足够在很大范围内改变部分战场的强弱态势。要知道目前被投入一线的海马斯的总规模并不算太大。
发射车的总数量仍然不过百,被发射的火箭弹的总数也就在6000到8000发之间。但是其综合打击效果,足够看齐被动防御方自开战以来发射的全部700到800万发普通炮弹,甚至其中还包括数万发的制导炮弹。这样算下来,1发海马斯精确制导火箭弹,足够超过1000发非制导的大口径炮弹的实战效果。过去各军事大国普遍认为制导火箭弹价格过于昂贵,几乎没有低于10万美元一发的。随便打一发就等于一辆豪车飞出去了。而现在从实战效果来看,精确制导火箭弹反倒是综合性价比最高的。因为当今的普通中大口径炮弹也早就不是几百元一发了。最普通的155标准北约弹已经1万美元一发;而155制导炮弹,国际市场价,已经在4到5万美元一发。就按照最便宜的1万1发计算;1000发大口炮弹;
也需要1000万美元。而1发海马斯就会取得相同甚至更好的战果。等于是普通大口径炮弹作战效率的100倍!随着微芯片制导与NEPE高能推进级的普及,重型制导火箭弹打击距离与打击威力更是普通炮弹无法望其项背的。远程制导火箭炮不但可以打击陆军目标,也可以远程压制对手的机场,甚至拦截对手的近海舰队,可以说是海陆空通杀的超级杀手锏。如果储备10万发此类弹药,投入不过100亿美元,但是足够打赢一场大规模的常规战争!
40辆的经典战例。不过传统身管火炮的运用熟练程度以及炮击的整体效率高于对方的现实,并没有彻底改变双方的战略态势。其实从去年9月份开始,被动防御方连续2次的局部反攻击成功,收复了接近2万平方公里是失地。有一个因素绝对不能忽视,这就是海马斯精确制导火箭炮的投入战场。海马斯火箭炮采用中型卡车装载,一次性只能装填6发,最大射程也只有60公里,但是打击精度却是在5米误差之内。远远高于此前投入战场的、双方任何传统的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而射程也是最大22公里的制导炮弹所无法对比的。就这样一种在全球性能并不在第一梯队,也算是30年前研发的火箭炮,就足够在很大范围内改变部分战场的强弱态势。要知道目前被投入一线的海马斯的总规模并不算太大。
发射车的总数量仍然不过百,被发射的火箭弹的总数也就在6000到8000发之间。但是其综合打击效果,足够看齐被动防御方自开战以来发射的全部700到800万发普通炮弹,甚至其中还包括数万发的制导炮弹。这样算下来,1发海马斯精确制导火箭弹,足够超过1000发非制导的大口径炮弹的实战效果。过去各军事大国普遍认为制导火箭弹价格过于昂贵,几乎没有低于10万美元一发的。随便打一发就等于一辆豪车飞出去了。而现在从实战效果来看,精确制导火箭弹反倒是综合性价比最高的。因为当今的普通中大口径炮弹也早就不是几百元一发了。最普通的155标准北约弹已经1万美元一发;而155制导炮弹,国际市场价,已经在4到5万美元一发。就按照最便宜的1万1发计算;1000发大口炮弹;
也需要1000万美元。而1发海马斯就会取得相同甚至更好的战果。等于是普通大口径炮弹作战效率的100倍!随着微芯片制导与NEPE高能推进级的普及,重型制导火箭弹打击距离与打击威力更是普通炮弹无法望其项背的。远程制导火箭炮不但可以打击陆军目标,也可以远程压制对手的机场,甚至拦截对手的近海舰队,可以说是海陆空通杀的超级杀手锏。如果储备10万发此类弹药,投入不过100亿美元,但是足够打赢一场大规模的常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