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利器:歼20 095 096核潜艇 055大驱

2016-10-27 07:44:52   



1.歼20将是解放军骨干装备或列装200架 十年内不出口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于11月1日至6日在珠海上演。随着运-20大型运输机的服役、歼-20战机日趋成熟,以及“枭龙”等国产军用飞机的外销,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和航空产品出口备受外界关注。一位军事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歼-20战机未来将是我军的骨干装备之一。我国军用飞机拓展国际市场依然有待新突破。  中航工业宣布本届航展重点是“三个20”,将突出打造“20系列概念”。外界纷纷猜测,除了上届已亮相的运-20大型运输机外,国产歼-20战斗机、直-20直升机或将在珠海首秀。
  谈到这三款装备的军售可能性,该专家认为,歼-20战机未来将是我军的骨干作战装备之一,如果装备规模能达到200架以上,堪称“撒手锏”武器。作为我军的重要装备,该机未来十年之内不太可能用于出口。相比之下,运-20飞机是一款通用产品,适合外销;直-20作为运输直升机,其使用范围和需求面很广,也可能吸引很多国家提出采购意向。
  “国产L-15‘猎鹰’高教机、FC-1‘枭龙’战斗机已经走出国门。我国航空产品还需要在型号发展、技术水平、经济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继续努力,以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专家表示,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军用飞机外销方面依然有待新的突破。利用中国航展这个平台,航空制造企业可以与潜在用户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拓展未来市场。
  专家表示,我国航空工业和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坚持独立自主搞研发,坚持以内需为主,兼顾出口的思路,我们的军民用航空工业水平必定会水涨船高,中国航展的国际化水平也会进一步提升。(记者黄子娟) 2. 歼20现90度高速垂直爬升发动机推重比已达高端水平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于11月1日至6日在珠海举行。中航工业将在本届航展上着力打造“20系列”概念。除了上届已亮相的运-20外,“20系列”还包括哪些新机型备受外界关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近日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歼-20亮相本届中国航展的可能性比较大。
  歼-20亮相第11届中国航展可能性大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此次亮相珠海的中航工业“20系列”到底包括哪些新机型,但歼-20隐形战斗机无疑承载了很大的期望。接受采访的军事专家认为,歼-20亮相珠海航展的可能性比较大。与此前曾亮相航展的歼-31战机相比,歼-20的技术性能更先进,个头更大,其飞行表演的观赏效果会更为精彩。
  国庆期间,一段时长4分多钟的歼-20低空飞行视频集锦曝光,视频中两架歼-20战机编队飞行,在空中做出多项高难度机动动作,包括连续空中翻滚和大角度旋转等,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歼-20的爬升角度目测约90度,具备了高速垂直爬升能力。这说明该机发动机推重比已经达到了高端水平,如果这些动作用于实战,可获得作战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动力技术对于歼-20来说已经不是大问题,甚至比国外战机还略有进步。
  此外,视频中歼-20的180度极小半径回旋也令很多军迷大呼过瘾。“这个动作对于发动机的要求非常高。”杜文龙说,“如果判断没错的话,它使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否则不可能在那么小的半径、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机头的指向。”
  军事专家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歼20的机翼载荷较小,动力强大,机动性能出色。
  直-20隐身性能将远超直-10
  军迷热盼能够一睹国产直-20直升机“尊容”。近日,直-20试飞照在互联网上曝光,让人们对这款机型更充满期待。
  在谈到直-20可能具备的特征时,军事专家认为该机在装载能力、发动机性能、信息获取和隐形性能等方面会有较大进步,其隐身性能将远超直-10和直-19。
  运-20下一步需形成规模
  2014年11月,运-20大型运输机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当时尚在试飞中的运-20在航展现场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至今仍然令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在本届珠海航展,服役不久的运-20将再次亮相。正如该机总设计师唐长红所言,运-20的代号为“鲲鹏”,鲲鹏在中国神话中是一只神鸟,巨大无比、力大无穷,这就是我们对运-20的期望,希望它飞出神话。
  运-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该机的顺利研制并正式列装部队,实现了我空中战略投送装备自主发展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航空设计制造能力迈上新台阶,标志着空军战略转型建设站上了新起点,对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等紧急情况,提高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和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我国目前无论是空中加油机或预警机方面,平台相对缺乏。如果在运-20基础上发展空中加油机,我空军战机的战略辐射距离有望达到3000公里以上,远远突破第一岛链。
  “我军运-20飞机下一步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专家如是说。
  从1996年歼8II战斗机亮相首届珠海航展,到12年后我国首型自主研发的三代机歼10参展,再到2014年第四代战斗机歼-31“鹘鹰”现身第十届中国航展,以及本届航展备受关注的“20系列”概念,这20年的历程,珠海航展始终见证着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和国防实力的快速发展。 3.055驱逐舰核心设备即将曝光 技术含量史上最强 据网络上的照片披露,当前中国的055型新一代驱逐舰分段合拢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有消息称,近日055舰艏分段与主体分段完成合拢,主甲板已经贯通。
  而随着建造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船体上层建筑吊装完毕之后,我们将看到055型驱逐舰相比我国以往舰艇的最核心变化之一——舰载综合射频系统。

△网传建造中的055型驱逐舰  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注意到,最近有媒体报道了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第14所首席专家邢文革的先进事迹,报道指出:邢首席作为舰载综合射频系统总设计师,瞄准雷达对抗一体化目标,首次将舰上主战电子装备通过嵌入式开放体系形成一个多传感器有机融合的整体,开创了舰上电子装备由独立作战到成体系作战的先河,是新一代驱逐舰的标志之一。
  这里所说的新一代驱逐舰当然就是055,那舰载综合射频系统又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传统的海军舰船采用大量独立的射频传感器及电子对抗设备,并将其分布在整个舰船的前后桅杆,雷达、电子战及通信系统分别完成各自的功能,这些设备的信息融合度不高,且部分装备重量重、体积大、雷达反射截面积宽,不能适应未来战争发展的要求。

△美国战舰上天线数目增加趋势图  而综合射频系统则是用几个分布式宽带多功能孔径取代目前平台上为数众多的天线孔径,采用模块化开放式可重构的射频传感器系统体系架构,并结合功能控制与资源管理调度算法软件编程,同时实现雷达、电子战与通信、导航、识别等多种射频功能,完成资源共享。通俗的讲,就是共用天线。
  具体而言,强大的综合射频系统将能够完成以下3大方面的任务:
对海面目标和远、中、近程空中目标探测与识别;
电子侦察、电子情报收集、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
为反舰导弹和主炮对海打击、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防空反导及近程、末端武器防御提供信息保障。

△综合射频系统的组成  当前,许多欧洲国家也在发展一体化桅杆,这其实就是综合射频技术。但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认为,截至目前的实际使用来看,绝大多数国家仍不能完全把主要设备合而为一,如探测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像法国的FREMM护卫舰),或者不同波段的大型天线雷达天线(如45型驱逐舰等欧洲防空舰)都很难融为一体等等。
  而从上述公开的信息看,邢首席和他的团队显然是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即大部分设备都已经集成到了055舰艇的桅杆上。

△我国最新服役的052D仍在使用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米波警戒雷达的组合  位于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内的055型驱逐舰电磁兼容模型也佐证了这一点,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出,055的尾部并没有如052C/D、以及欧洲许多防空舰与主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配套的大型警戒雷达天线。
  而这类天线在目前来看仍具备相当的实战意义,我国最新服役的052D仍在使用这种组合证明了我军对这种模式的认可。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内的055型驱逐舰电磁兼容模型  显然,055很可能是将两种波段的大型探测设备集成到了桅杆之中,考虑到模型的桅杆顶端并没有太多设备,集成方式也许将能够给人带来惊喜。此外,桅杆可能还包括了其它的主要电子战和通信设备,这才能算得上“多传感器有机融合的整体”。
  055能够实现这点的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吨位和舰体为综合射频系统提供了空间,而近年来我国在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此提供的足够的技术支撑。

△DDG-1000光滑的外表之下是现今的综合射频系统  在综合射频系统的发展上,美国无疑具有雄厚的功力。刚刚服役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然而该舰“超前”的设计已然放弃了传统的桅杆。
  相比之下,055依然遵循小步快跑的原则,它虽然保留了“传统”的桅杆,但这个桅杆的技术含量却可能会是世界舰船史上最高的。 4.中国095核潜艇两年后下水 技术追平美军海狼级

  中国正在建造最先进的潜艇,型号为095的“隋”级和096的“唐”级,这两款潜艇建成后,将对美国构成很大威胁。据“参考消息”24日报道称,有香港军事专家证实,这两种新型潜艇正在建造中,相信两年后将可下水。“隋”级为攻击型核潜艇,唐级为战略核潜艇,它们可以对美国构成很大威胁,原因是这两款潜艇的技术指标很高。简单而言,“隋”级潜艇的技术指标至少要比肩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唐”级的则比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有所超越。而无独有偶,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0月22日发表题为《为什么俄罗斯和中国害怕美国的海狼级潜艇》的文章称,“海狼”级潜艇被视为史上最强大的潜艇,这种潜艇在全部速度区间内的噪音是改良型“洛杉矶”级潜艇的1/10,是第一代“洛杉矶”潜艇噪音的1/70,而其静音航行速度是此前潜艇的两倍。虽然该级潜艇建造数量却不多,但却是美海军最强大的潜艇,堪称是俄罗斯和中国最害怕的对手。

  关于中国的第四代核潜艇,其实早在2013年就由辽宁省的地方官员披露了,他们公开宣称中国第四代核潜艇在辽宁研制成功。自那之后,时间已过去三年多了,相信这型潜艇已进入建造尾声,这可能就是港台媒体所说的095“隋”级和096“唐”级。据信,中国的第四代核潜艇一改中国此前的核潜艇苏式制造模式,几乎全部改为西方式的结构和性能,这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数据来证实:单壳体结构、10-12米大直径、先进的观通和武器技术、新一代主/被动低频甚低频声纳、采用综合降噪措施的低噪音、喷水推进、外壳第四代消音瓦贴敷等。

  当最关键的是这两型潜艇所携带的武器。095的“隋”级是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其部分技术已在不久前服役的093B上进行了技术验证,因此先进性和技术成熟度很高。其主要携带两种武器——鱼-11尾流自导鱼雷和12具潜射垂直发射模块,后者可以根据战术需要携载长剑-10巡航导弹、鹰击-18反舰导弹和红旗-9防空导弹等武器,但重点应该是长剑-10巡航导弹和鹰击-18反舰导弹,具备猎杀美军核潜艇和核动力航母的能力。而096的“唐”级除了具备095的“隋”级的一切功能外,最大特点就是携载了16枚“巨浪-3”或“巨浪-3A”潜射洲际导弹,可打击15000千米外的洲际目标,而且是多弹头导弹。

  在具体使用上,095“隋”级除了可单独或配合其它舰艇执行任务外,最主要是用于伴随096“唐”级执行大洋巡逻值班任务,为后者进行威慑性巡逻保驾护航。所以,两者是伙伴关系,有了095“隋”级攻击型核潜艇,那么096“唐”级不但将更安全而且还能保证可靠的核反击能力。但美军此时披露“海狼”级潜艇的可怕性,很明显就是要告诉中国,尽管你们的潜艇性能升级了,但还是无法和美军潜艇相比。其实,“海狼”级潜艇不过建造了3艘,其中一艘还在执行科研任务,就广阔的大洋来说,其所威胁的海域并不大。

  而且在具体和中国对抗时,中国是由强大的后方保障的,而且中国的静音AIP在防守时在获得后方基地支援时足以对付美军最先进的核潜艇,当然095的“隋”级同样也具备同样的能力。而且,美军“海狼”级潜艇已服役20多年了,这就像F-22和歼-20的对比,尽管前者当时很先进,但具有强大后发优势的中国095的“隋”级和歼-20,已经将这个技术差距基本追平了!不管是“海狼”级还是F-22,早已变得不再像早前那么可怕,正如目前F-22所处窘境一样,如果其不进行技术大幅升级,就在歼-20面前没多少优势可言。所以,“海狼”级并不可怕,095“隋”级和096“唐”级将让美国从此不再睡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