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冬奥会快结束了,韩国人公开赞美裁判,可比起耍赖仍要跪拜此国
2018-02-22 11:13:22
冬奥会的裁判千夫所指,能够替它们分担骂名的恐怕只有南北兄弟。

在2月20日的平昌短道速滑比赛里,北方16岁速滑选手郑光范在男子500米预赛里摔了跟头,但没有急着爬起来,而是从容地抓住了日本选手渡边庆太的脚。重赛之后,他照样盯上了渡边庆太,故技重施,一出发就挤撞,孰料日本人早有防备,及时闪躲。郑光范失去平衡飞向护栏,还试图绊倒美国选手托马斯-洪……虽然这次冬奥会北方派出有史以来最多的运动员,但依然颗粒无收,没有拿到一枚奖牌。可郑光范的精神却感染和照耀了自己的民族。台上的韩国观众集体高潮,向自己“同胞”献上掌声,北方啦啦队也发出整齐划一的加油声。美媒幽默地评论:郑的水平虽然并非最高,却敢于向美日两大资本主义劲敌主动发起攻击,已经成为冬奥会的主角。

看到北方如此勇猛,韩国人也绝不能丢脸。在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赛上,韩国选手崔敏静在顺利“推送”自己队友之后“自然”倒地,并未采取任何收敛动作,双腿平伸,绷紧肌肉,直接对后面的加拿大和意大利选手来了一个“扫堂腿”,冰刀呈90度竖起的状态,还向上蹬踏。幸好运动员们对韩国人的阴招和伎俩已经极为熟悉,没有任何惊讶,条件反射般避开。但最后结果令人目瞪口呆,倒霉的加拿大队在决赛中反而被剥夺了奖牌。躲过取消成绩的“极刑”之后,崔敏静得了便宜还卖乖,声称“我们不是故意的,裁判是公平的”。赛后赞美裁判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这暴露不少见不得人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得意忘形。探客认为,每当韩国人称赞裁判时,有心的朋友就会马上想起臭名昭著的2002年男足世界杯。韩国某些选手的问题在于,敢奋起“杀敌”,不敢承认初心。
网友的评价很到位:“金牌挂在脖子上,自己内心就没有一点羞愧!?”“千万不要因为有一个韩国运动员不要脸,就认为韩国只有一个人不要脸。”
有的网友则更进一步:“千万不要因为有一个韩人不要脸,就认为它们整个国家还要脸。”还有的网友则干脆形容南北兄弟是“上嘴唇着天,下嘴唇着地,中间根本没有脸。”“天下无耻共一石,南北兄弟独占八斗。”“做人不能太韩国”……
虽然南北分隔70多年,但民族性格里较深层次的东西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但横的怕不要命的。虽然韩国人急了连队友都坑,但这一招恐怕在北方身上不好使。比狠的话,“飞身踹对手”哪里能与“赤手夺冰刀”相提并论?冬奥会上相似的这一幕应该让韩方明白一个道理:论耍赖,千万不要在北方面前班门弄斧,该跪拜就得跪拜。
同样的道理,放在“冬奥外交”上似乎也能成立。

根据美媒的报道,美国副总统彭斯原准备在平昌冬奥会期间与“北方公主”及其代表团会面,但北方在最后时刻取消了这个秘密会晤的计划,令美韩颇感意外。
早在彭斯2月5日启程之前,特朗普就召集国家安全团队开会,决定接受韩国北方邻居的提议,在冬奥会期间进行接触。不过,美方在原则问题上却毫不退让。彭斯在访问日本时与安倍会谈,公开声称将采取“最严厉制裁和最强大的压力”。2月8日抵达韩国后,彭斯继续抨击北方的核导计划,试图把各国的注意力从冬奥会转移到核导问题上,以此反击“北方公主”所掀起的“魅力攻势”。在2月9日的冬奥会开幕式上,彭斯与北方代表形同陌路,双方视而不见。美方甚至拒绝在晚宴时与“北方公主”同桌举杯。
2月10日,就在双方按计划举行会谈前的2个小时,北方突然单方面取消了这个安排。美国副总统办公室宣称:韩国的北方邻居想利用通过一次会晤软化美方的立场,令美方减轻对其的制裁。但彭斯的强硬显然粉碎了这个诡计,令北方怒不可遏。这证明了美方的成功,没有让冬奥会成为“北方公主”的宣传舞台。美方发言人还用恩赐的口吻表示:很遗憾他们未能把握住机会。
虽然盘踞在半岛已经数十年,但美国人恐怕还是不了解这些地产货。“海外探客”认为,北方的“战斗精神”可以浓缩成一句话:“别以为你长得白,我就不敢打你。”即使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北方仍旧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冬奥会来扩大了自身的存在感,还产生一点“离间”美韩的效果。
文在寅其实应该能从这次事件中得到一点启发。在核导问题上,可没有什么裁判来帮助韩国。想当裁判的美国已经被北方兄弟一票否决。
韩国之所以能够利用冬奥会的契机与北方握手言和,并非是因为青瓦台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国际社会的高强度制裁将
北方逼到“华山一条路”,尤其是北方对华贸易依赖度达到90%。安理会25年来最强的制裁正在逐渐显现威力。在出口渠道受阻、外汇严重短缺、物资供应中断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波浪式的和平姿态,通过与韩国对话而降低压力。
双方各取所需。文在寅尽管通过一系列操作得以让冬奥会获得和平稳定的环境,也捞取了不少政治资本,但北方也收获颇丰。有消息称,北方利用这次冬奥会的契机,暗度陈仓,成功运进不少遭到制裁的宝贵物资,起码解了燃眉之急。通过向韩国派遣代表团,北方成功地令部分制裁措施沦为一纸空文。韩方还向北方提供8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此前,美国一直认为文在寅采取的是绥靖政策,而在2月20日,青瓦台发言人声称美方向韩方传达了愿意与北方进行直接谈判的意愿。彭斯也在不久前声称“可以在无先决条件的情况下举行谈判”。这是文在寅的一个外交胜利。下一步就是让美国和北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但没有完整主权的韩国也不得不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一方面伸出“橄榄枝”,另一方面又把制裁当成筹码。从根本上说,这依然是伪装版的“胡萝卜+大棒”政策。文在寅的虚弱地位也体现在这件事上:“北方伊万卡”代表其兄长邀请韩国总统访问其首都,但文在寅却声称“过于仓促”,因为他要等美国的态度。这无疑给北方的热情泼了冷水,也让北方试探出了青瓦台的深浅。

美国很快就亮明态度。也是在2月20日,听从美军命令的韩国军方宣布:今年依旧会举行代号为“关键决断”和“乙支自由卫士”的美韩联合军演。而这种军演是北方最为深恶痛绝的。所有的美韩军演都有一个核心目标:防御和摧毁北方赖以生存的“撒手锏”。冬奥会还有几天就将落下帷幕,美韩两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炫耀一下武力。从军事上看,矛盾根深蒂固,分歧极为严重,几乎没有调和的余地。
这恰似:“小无赖”暗中算计“大无赖”,“资深流氓”激情碰撞“祖传流氓”。究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韩方需要意识到,尽管自己的绰号中带一个“棒”字,但事实上韩国只是大棒最喜欢亲吻的对象。虽然北方自从2017年11月29日发射一枚可以打到美国的导弹之后就开始变“乖”,可火山终究是火山。北方之前已经声明:不会放弃核导,只愿意讨论双边同时裁减军备的问题。换句话说,北方的如意算盘就是把核导问题和经济问题分开。而韩国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让对手喘息的机会。无论如何,真正的赢家是“0奖牌”的北方小国,而非挖空心思“偷”金牌的韩国人。
文在寅想把冬奥会变成实现和平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个政策究竟是解药还是麻药,将受到时间的检验。如果没有后续的对话和沟通,“冬奥外交”所绽放出的阳光很可能昙花一现。冬奥会结束就翻脸,也并非耸人听闻。最危险的阶段,往往是人们都看到“曙光”之时。(完)
在2月20日的平昌短道速滑比赛里,北方16岁速滑选手郑光范在男子500米预赛里摔了跟头,但没有急着爬起来,而是从容地抓住了日本选手渡边庆太的脚。重赛之后,他照样盯上了渡边庆太,故技重施,一出发就挤撞,孰料日本人早有防备,及时闪躲。郑光范失去平衡飞向护栏,还试图绊倒美国选手托马斯-洪……虽然这次冬奥会北方派出有史以来最多的运动员,但依然颗粒无收,没有拿到一枚奖牌。可郑光范的精神却感染和照耀了自己的民族。台上的韩国观众集体高潮,向自己“同胞”献上掌声,北方啦啦队也发出整齐划一的加油声。美媒幽默地评论:郑的水平虽然并非最高,却敢于向美日两大资本主义劲敌主动发起攻击,已经成为冬奥会的主角。
看到北方如此勇猛,韩国人也绝不能丢脸。在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赛上,韩国选手崔敏静在顺利“推送”自己队友之后“自然”倒地,并未采取任何收敛动作,双腿平伸,绷紧肌肉,直接对后面的加拿大和意大利选手来了一个“扫堂腿”,冰刀呈90度竖起的状态,还向上蹬踏。幸好运动员们对韩国人的阴招和伎俩已经极为熟悉,没有任何惊讶,条件反射般避开。但最后结果令人目瞪口呆,倒霉的加拿大队在决赛中反而被剥夺了奖牌。躲过取消成绩的“极刑”之后,崔敏静得了便宜还卖乖,声称“我们不是故意的,裁判是公平的”。赛后赞美裁判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这暴露不少见不得人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得意忘形。探客认为,每当韩国人称赞裁判时,有心的朋友就会马上想起臭名昭著的2002年男足世界杯。韩国某些选手的问题在于,敢奋起“杀敌”,不敢承认初心。
网友的评价很到位:“金牌挂在脖子上,自己内心就没有一点羞愧!?”“千万不要因为有一个韩国运动员不要脸,就认为韩国只有一个人不要脸。”
有的网友则更进一步:“千万不要因为有一个韩人不要脸,就认为它们整个国家还要脸。”还有的网友则干脆形容南北兄弟是“上嘴唇着天,下嘴唇着地,中间根本没有脸。”“天下无耻共一石,南北兄弟独占八斗。”“做人不能太韩国”……
虽然南北分隔70多年,但民族性格里较深层次的东西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但横的怕不要命的。虽然韩国人急了连队友都坑,但这一招恐怕在北方身上不好使。比狠的话,“飞身踹对手”哪里能与“赤手夺冰刀”相提并论?冬奥会上相似的这一幕应该让韩方明白一个道理:论耍赖,千万不要在北方面前班门弄斧,该跪拜就得跪拜。
同样的道理,放在“冬奥外交”上似乎也能成立。
根据美媒的报道,美国副总统彭斯原准备在平昌冬奥会期间与“北方公主”及其代表团会面,但北方在最后时刻取消了这个秘密会晤的计划,令美韩颇感意外。
早在彭斯2月5日启程之前,特朗普就召集国家安全团队开会,决定接受韩国北方邻居的提议,在冬奥会期间进行接触。不过,美方在原则问题上却毫不退让。彭斯在访问日本时与安倍会谈,公开声称将采取“最严厉制裁和最强大的压力”。2月8日抵达韩国后,彭斯继续抨击北方的核导计划,试图把各国的注意力从冬奥会转移到核导问题上,以此反击“北方公主”所掀起的“魅力攻势”。在2月9日的冬奥会开幕式上,彭斯与北方代表形同陌路,双方视而不见。美方甚至拒绝在晚宴时与“北方公主”同桌举杯。
2月10日,就在双方按计划举行会谈前的2个小时,北方突然单方面取消了这个安排。美国副总统办公室宣称:韩国的北方邻居想利用通过一次会晤软化美方的立场,令美方减轻对其的制裁。但彭斯的强硬显然粉碎了这个诡计,令北方怒不可遏。这证明了美方的成功,没有让冬奥会成为“北方公主”的宣传舞台。美方发言人还用恩赐的口吻表示:很遗憾他们未能把握住机会。
虽然盘踞在半岛已经数十年,但美国人恐怕还是不了解这些地产货。“海外探客”认为,北方的“战斗精神”可以浓缩成一句话:“别以为你长得白,我就不敢打你。”即使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北方仍旧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冬奥会来扩大了自身的存在感,还产生一点“离间”美韩的效果。
文在寅其实应该能从这次事件中得到一点启发。在核导问题上,可没有什么裁判来帮助韩国。想当裁判的美国已经被北方兄弟一票否决。
韩国之所以能够利用冬奥会的契机与北方握手言和,并非是因为青瓦台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国际社会的高强度制裁将
北方逼到“华山一条路”,尤其是北方对华贸易依赖度达到90%。安理会25年来最强的制裁正在逐渐显现威力。在出口渠道受阻、外汇严重短缺、物资供应中断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波浪式的和平姿态,通过与韩国对话而降低压力。
双方各取所需。文在寅尽管通过一系列操作得以让冬奥会获得和平稳定的环境,也捞取了不少政治资本,但北方也收获颇丰。有消息称,北方利用这次冬奥会的契机,暗度陈仓,成功运进不少遭到制裁的宝贵物资,起码解了燃眉之急。通过向韩国派遣代表团,北方成功地令部分制裁措施沦为一纸空文。韩方还向北方提供8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此前,美国一直认为文在寅采取的是绥靖政策,而在2月20日,青瓦台发言人声称美方向韩方传达了愿意与北方进行直接谈判的意愿。彭斯也在不久前声称“可以在无先决条件的情况下举行谈判”。这是文在寅的一个外交胜利。下一步就是让美国和北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但没有完整主权的韩国也不得不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一方面伸出“橄榄枝”,另一方面又把制裁当成筹码。从根本上说,这依然是伪装版的“胡萝卜+大棒”政策。文在寅的虚弱地位也体现在这件事上:“北方伊万卡”代表其兄长邀请韩国总统访问其首都,但文在寅却声称“过于仓促”,因为他要等美国的态度。这无疑给北方的热情泼了冷水,也让北方试探出了青瓦台的深浅。
美国很快就亮明态度。也是在2月20日,听从美军命令的韩国军方宣布:今年依旧会举行代号为“关键决断”和“乙支自由卫士”的美韩联合军演。而这种军演是北方最为深恶痛绝的。所有的美韩军演都有一个核心目标:防御和摧毁北方赖以生存的“撒手锏”。冬奥会还有几天就将落下帷幕,美韩两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炫耀一下武力。从军事上看,矛盾根深蒂固,分歧极为严重,几乎没有调和的余地。
这恰似:“小无赖”暗中算计“大无赖”,“资深流氓”激情碰撞“祖传流氓”。究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韩方需要意识到,尽管自己的绰号中带一个“棒”字,但事实上韩国只是大棒最喜欢亲吻的对象。虽然北方自从2017年11月29日发射一枚可以打到美国的导弹之后就开始变“乖”,可火山终究是火山。北方之前已经声明:不会放弃核导,只愿意讨论双边同时裁减军备的问题。换句话说,北方的如意算盘就是把核导问题和经济问题分开。而韩国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让对手喘息的机会。无论如何,真正的赢家是“0奖牌”的北方小国,而非挖空心思“偷”金牌的韩国人。
文在寅想把冬奥会变成实现和平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个政策究竟是解药还是麻药,将受到时间的检验。如果没有后续的对话和沟通,“冬奥外交”所绽放出的阳光很可能昙花一现。冬奥会结束就翻脸,也并非耸人听闻。最危险的阶段,往往是人们都看到“曙光”之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