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中美菜市场争霸战
2018-01-07 13:10:49
老唐我高中毕业后,无所事事,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菜贩子。没有资本,没有经验,所以也只是很小的那种菜贩子。因为是作为打工之余的一种额外收入获取手段。所以时间并不长。但这段经历也足够我了解那些年的菜市场了。
那时候的菜市场,特别是批发市场,很是有些混乱,很多菜品的批发都被个人垄断,以至于某一天土豆的价格会突然从几毛钱上涨到几块钱。之所以拿土豆说事儿,是因为相对于其他蔬菜来说,土豆属于那种易种植,易收购,易运输,易储存的食物。所以,价格暴涨的基础相对薄弱很多。但在那个时候,卖家想涨也就涨起来了。其主要缘由不外乎是对于利润的追求,在其他蔬菜因为气候等因素上涨的时候,土豆商看着眼热也跟风而已。这样的事情,作为我们这些小零售商那是毫无办法,但我们其实也无所谓,价格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或者小零售商们还对涨价有着某些渴望,毕竟,同样的菜品,价格越高,单品的差价金额就越大。【不是差价比例】,我想,只要是做过零售生意的朋友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批发市场,想要为所欲为的涨价,就必须要对某个单品实施垄断。要不然你的涨价只会是帮别的批发商做嫁衣。当年的菜市场毕竟是我国第一批走进市场经济的产物。从商业规则上来说,谁也无权垄断。所以想要垄断,就必须要有不正当的手段。这就是当年在菜市场非常盛行的强买强卖了。也称之为菜霸。哦,对了,当年还有一个名词叫车匪路霸。。。。那个年代,刚进入市场经济的我们,的确有点混乱的感觉。
菜霸们的手段其实大多是强买,而不会强卖,因为只要强买成功,也就用不着强卖了。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干嘛要强迫你?强买要么是压低价格,要么是驱赶竞买的同行。这些不仅需要有钱,还需要有拳。真的需要有拳,如果某家兄弟多,敢拼命,或者钱多,会招揽小弟,那么独自霸占某一样菜品的经营权也就不是问题了。有更厉害的,甚至能独霸一个批发市场的大部分菜品;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作为市场里的第二管理员,收取管理费,也就是保护费。
这时候有人就问了,市场里的真正管理机构哪里去了?他们是摆设吗?当然不是,他们也会收取自己份额内的管理费,也会处理一般情况下的市场问题,可一旦涉及到菜场大佬们的问题,他们就会视而不见,最多也只能是暗中调停,更有甚者,还会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这个纣字用的不准确,纣王好歹还是公认的商王,这个菜霸不过就是一个非法的奸商暴徒罢了。
后来随着国家市场化的逐步规范,也随着人们对于用法律捍卫自己权利意识的逐步提高,这些菜场大佬们也就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天,市场上或许还是可以看到垄断的财阀们,但那都是钻法律监管的漏洞,利用市场规律的起伏来进行垄断的,比如前些年出现的“蒜你狠”之类的用垄断囤积抬高市场价格的行为。那已经不属于粗暴的干涉市场行为了,而是属于资本的运作。当然,这种行为其实究其深层次的本质,也就是把当年盘踞于各个批发市场的小菜霸们放到了全国层面,当上了大菜霸。而相应的管理方,也由各个批发市场转换成国家级的管理监督机构。嗯,这些都是闲话了,和我想要阐述的话题无关。
美国,无疑就是属于那种盘踞于菜市场里的菜霸,强买强卖的高手。这个世界上最为紧俏的资源莫过于石油,于是他创造了石油美元。并牢牢的控制着中东这个最大的石油批发市场,但凡在市场里做生意的,都要用他印的纸钞来结算,并收取一定的市场管理费。谁要是不缴纳市场管理费,或者不用他家的美元结算,那么对不起,要么是禁止你入场卖油【比如对伊朗的制裁】,要么直接踢翻你的摊子,干掉你的当家人,让你这一辈子都别想做生意【比如伊拉克】。
当然,这个市场也是有管理机构的,比如联合国。但欺行霸市,做霸一方的美国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市场管理员放在眼里。在地球这个大市场里做生意的人自然也就只能含恨忍泪的缴纳双份管理费,并用美元来作为结算货币。这其实类似于当年菜霸们的小白条,这个小白条在市场内是可以作为现金使用的,但对于出具小白条的人,却并没有什么成本,【当然也有一点防伪的成本,嘿嘿。。。】。这样无本万利的生意,是保证美国养活国内胖小孩们的基础。也是美国资本得以横行世界的保障。
在市场管理失效,而菜霸又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市场内的经营者自然只有忍气吞声,接受这样的强买强卖行为。这个世界黑暗得似乎看不到尽头。
既然市场管理机构失效,那么想要颠覆这种暗黑的市场行为,或许也就只能靠市场的自然规律和自我调节来改变这一切了,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厉害的菜霸也有其衰弱的那一天。我们在这里对美国大菜霸的衰弱原因不做探讨,但很明显,在冷战结束后的三十年后,美国的确从繁荣的顶峰开始下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包括他们的前总统奥巴马和现任总统特朗普也并不隐晦这一事实,要不然就不会有什么美国政策的改变,美国至上的呐喊。
河东的衰弱,势必会引发河西的崛起。这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既然管理机构失效而大菜霸的实力又开始削弱,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市场大买家。
不错,这个新入场的国家就是中国。中国作为这个市场的老客户,老经营户,这些年也是饱受美国的盘剥,可好在中国慢慢的积累了一些家产,并给自己装备了一些防身的家当,也利用自己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行为获得很多市场经营者的拥趸。美国在不经意间忽然发现,这个叫中国的家伙原来竟然打不得了,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过,或者打了之后会玉石俱焚,即便打败了对方,自己也会一命呜呼、更为可恼的是,这家伙居然也开始在市场上发行自己的小白条【人民币】。且这个小白条的信用指数越来越高,眼看就要超过美国。看到这种情况,美国真的急了,急红了眼。。。。。。
于是,奥巴马想要对中国采取攻势政策,但为了保证自己在市场上的正常收益,决定不在中东这个最大的石油批发市场里干架,而是把行动的地点放到中国的周边,这样的话,即便打得一塌糊涂,也不至于把自己的摇钱树弄得枝断根松。【重返亚太】。
特朗普上台后,觉得这样做还是不行,因为就是到了中国的家门口,美国还是不能真的和中国干一架。作为美国总统的他,已经知道,奥巴马当初所谓的重返亚太,不过是一种恐吓手段,如果中国不接受这种恐吓,美国还是没办法。而很不幸,所谓的恐吓手段的确失效了。于是,特朗普决定,还是在批发市场里和中国争个雌雄。但在这之前,还是要把奥巴马的恐吓政策做一个最大化的处理,也就是制造更紧张的东亚局势,希望在最后关头,中国挺不住。这样的话,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自去年下半年半岛局势陡然紧张的主要原因了。
可竭尽全力的撕咬一番之后,特朗普发现中国还是稳如泰山。中国的态度就是绝不容许半岛生乱。我记得在小时候看的武侠小说中,很多所谓的高手,舞刀弄棒如雪花一般,耀眼夺目,难知虚实。而真正的高手,往往如岳峙渊渟,不为所动,只是在恰当的时候,轻轻一捅,那个耍尽花枪的人就应手而倒,铩羽而归。这就是当前中美在半岛的现状。也是中美这两个一新一老的菜市场大佬在这个地球大菜市较量的缩影。
既然我们判断出美国在东亚的出招是虚晃一枪,那么他在中东以及中亚是不是实招呢?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伊朗是很难闹出大事情的,毕竟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悲惨世界还历历在目,伊朗人如果真的还想找事,那就只能说是天亡波斯。伊朗的主要矛盾还是国内的权力博弈。后哈梅内伊时代的来临必然会引起一场权利的纷争。美国并不能做太多的事情,可是美国对于巴基斯坦的过河拆桥【断绝巴基斯坦的援助,而巴基斯坦在美国的阿富汗反恐中,付出极大代价】却让我们认识到,特朗普是真的想割断中国前往中东大市场以及中欧大联通的道路。在美国看来,要么是堵住中国的海路,【南海】,要么是堵住中国的陆路【巴基斯坦】,当然最好是全部堵住。【一带一路的两条线】。可是很明显,美国的实力不够。所以,哪一条更重要,是美国必须做出的选择。
作为一个亲以色列的政府,特朗普当然只有选择陆路。因为这条路不堵住,中国介入中东石油批发市场的路途就更好走,在这个批发市场的存在就更有利。这既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也不是以色列希望看到的。毕竟,靠了美国这么多年,就是因为美国在中东的存在很强势,如果换了一个市场大佬,以色列之前的布局被打乱不说,之后的未来也只能是乖乖的坐下来和巴勒斯坦的兄弟们心平气和的谈谈摊位的划分,而不能一味的欺行霸市,一个劲的吞噬巴勒斯坦的小菜摊。
只是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特朗普要收回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只能是把巴基斯坦再一次全方位的推进中国的怀抱,当然还不仅仅是巴基斯坦,还包括这个市场中的其他经营户,比如伊朗,比如伊拉克,甚至比如沙特等国。我给他这种行为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赶羊入圈”,本来中东各国都如一群散放的羊,美国利用自己的优势时不时的可以上去剪一把羊毛,可是如今美国自己日子困难,就想要一次性的多剪一点羊毛,甚至想要把羊毛薅光。这当然会引起羊们的不满和不安,那么他们就只好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很轻柔的剪羊毛的地方,甚至只给草料不剪羊毛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的羊圈。
这也可以说,这是美国在批发市场的疯狂行为迫使市场经营户们不得不做出选择,选择躲避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让一个相对宽厚的大佬来庇护。虽然这个大佬目前实力还不是太强,但羊们也知道,只要自己的羊毛尽量多的让这位大佬去薅【人民币结算】,那么这个大佬迟早会超越美国这个大菜霸。成为一个和善的市场管理者,并且会和市场管理机构【联合国】建立更为良好的关系。接下来,羊们的幸福生活或许就会出现。
好了,中美菜市场争霸战就到这里了。咱们下回见。
那时候的菜市场,特别是批发市场,很是有些混乱,很多菜品的批发都被个人垄断,以至于某一天土豆的价格会突然从几毛钱上涨到几块钱。之所以拿土豆说事儿,是因为相对于其他蔬菜来说,土豆属于那种易种植,易收购,易运输,易储存的食物。所以,价格暴涨的基础相对薄弱很多。但在那个时候,卖家想涨也就涨起来了。其主要缘由不外乎是对于利润的追求,在其他蔬菜因为气候等因素上涨的时候,土豆商看着眼热也跟风而已。这样的事情,作为我们这些小零售商那是毫无办法,但我们其实也无所谓,价格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或者小零售商们还对涨价有着某些渴望,毕竟,同样的菜品,价格越高,单品的差价金额就越大。【不是差价比例】,我想,只要是做过零售生意的朋友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批发市场,想要为所欲为的涨价,就必须要对某个单品实施垄断。要不然你的涨价只会是帮别的批发商做嫁衣。当年的菜市场毕竟是我国第一批走进市场经济的产物。从商业规则上来说,谁也无权垄断。所以想要垄断,就必须要有不正当的手段。这就是当年在菜市场非常盛行的强买强卖了。也称之为菜霸。哦,对了,当年还有一个名词叫车匪路霸。。。。那个年代,刚进入市场经济的我们,的确有点混乱的感觉。
菜霸们的手段其实大多是强买,而不会强卖,因为只要强买成功,也就用不着强卖了。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干嘛要强迫你?强买要么是压低价格,要么是驱赶竞买的同行。这些不仅需要有钱,还需要有拳。真的需要有拳,如果某家兄弟多,敢拼命,或者钱多,会招揽小弟,那么独自霸占某一样菜品的经营权也就不是问题了。有更厉害的,甚至能独霸一个批发市场的大部分菜品;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作为市场里的第二管理员,收取管理费,也就是保护费。
这时候有人就问了,市场里的真正管理机构哪里去了?他们是摆设吗?当然不是,他们也会收取自己份额内的管理费,也会处理一般情况下的市场问题,可一旦涉及到菜场大佬们的问题,他们就会视而不见,最多也只能是暗中调停,更有甚者,还会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这个纣字用的不准确,纣王好歹还是公认的商王,这个菜霸不过就是一个非法的奸商暴徒罢了。
后来随着国家市场化的逐步规范,也随着人们对于用法律捍卫自己权利意识的逐步提高,这些菜场大佬们也就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天,市场上或许还是可以看到垄断的财阀们,但那都是钻法律监管的漏洞,利用市场规律的起伏来进行垄断的,比如前些年出现的“蒜你狠”之类的用垄断囤积抬高市场价格的行为。那已经不属于粗暴的干涉市场行为了,而是属于资本的运作。当然,这种行为其实究其深层次的本质,也就是把当年盘踞于各个批发市场的小菜霸们放到了全国层面,当上了大菜霸。而相应的管理方,也由各个批发市场转换成国家级的管理监督机构。嗯,这些都是闲话了,和我想要阐述的话题无关。
美国,无疑就是属于那种盘踞于菜市场里的菜霸,强买强卖的高手。这个世界上最为紧俏的资源莫过于石油,于是他创造了石油美元。并牢牢的控制着中东这个最大的石油批发市场,但凡在市场里做生意的,都要用他印的纸钞来结算,并收取一定的市场管理费。谁要是不缴纳市场管理费,或者不用他家的美元结算,那么对不起,要么是禁止你入场卖油【比如对伊朗的制裁】,要么直接踢翻你的摊子,干掉你的当家人,让你这一辈子都别想做生意【比如伊拉克】。
当然,这个市场也是有管理机构的,比如联合国。但欺行霸市,做霸一方的美国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市场管理员放在眼里。在地球这个大市场里做生意的人自然也就只能含恨忍泪的缴纳双份管理费,并用美元来作为结算货币。这其实类似于当年菜霸们的小白条,这个小白条在市场内是可以作为现金使用的,但对于出具小白条的人,却并没有什么成本,【当然也有一点防伪的成本,嘿嘿。。。】。这样无本万利的生意,是保证美国养活国内胖小孩们的基础。也是美国资本得以横行世界的保障。
在市场管理失效,而菜霸又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市场内的经营者自然只有忍气吞声,接受这样的强买强卖行为。这个世界黑暗得似乎看不到尽头。
既然市场管理机构失效,那么想要颠覆这种暗黑的市场行为,或许也就只能靠市场的自然规律和自我调节来改变这一切了,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厉害的菜霸也有其衰弱的那一天。我们在这里对美国大菜霸的衰弱原因不做探讨,但很明显,在冷战结束后的三十年后,美国的确从繁荣的顶峰开始下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包括他们的前总统奥巴马和现任总统特朗普也并不隐晦这一事实,要不然就不会有什么美国政策的改变,美国至上的呐喊。
河东的衰弱,势必会引发河西的崛起。这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既然管理机构失效而大菜霸的实力又开始削弱,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市场大买家。
不错,这个新入场的国家就是中国。中国作为这个市场的老客户,老经营户,这些年也是饱受美国的盘剥,可好在中国慢慢的积累了一些家产,并给自己装备了一些防身的家当,也利用自己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行为获得很多市场经营者的拥趸。美国在不经意间忽然发现,这个叫中国的家伙原来竟然打不得了,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过,或者打了之后会玉石俱焚,即便打败了对方,自己也会一命呜呼、更为可恼的是,这家伙居然也开始在市场上发行自己的小白条【人民币】。且这个小白条的信用指数越来越高,眼看就要超过美国。看到这种情况,美国真的急了,急红了眼。。。。。。
于是,奥巴马想要对中国采取攻势政策,但为了保证自己在市场上的正常收益,决定不在中东这个最大的石油批发市场里干架,而是把行动的地点放到中国的周边,这样的话,即便打得一塌糊涂,也不至于把自己的摇钱树弄得枝断根松。【重返亚太】。
特朗普上台后,觉得这样做还是不行,因为就是到了中国的家门口,美国还是不能真的和中国干一架。作为美国总统的他,已经知道,奥巴马当初所谓的重返亚太,不过是一种恐吓手段,如果中国不接受这种恐吓,美国还是没办法。而很不幸,所谓的恐吓手段的确失效了。于是,特朗普决定,还是在批发市场里和中国争个雌雄。但在这之前,还是要把奥巴马的恐吓政策做一个最大化的处理,也就是制造更紧张的东亚局势,希望在最后关头,中国挺不住。这样的话,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自去年下半年半岛局势陡然紧张的主要原因了。
可竭尽全力的撕咬一番之后,特朗普发现中国还是稳如泰山。中国的态度就是绝不容许半岛生乱。我记得在小时候看的武侠小说中,很多所谓的高手,舞刀弄棒如雪花一般,耀眼夺目,难知虚实。而真正的高手,往往如岳峙渊渟,不为所动,只是在恰当的时候,轻轻一捅,那个耍尽花枪的人就应手而倒,铩羽而归。这就是当前中美在半岛的现状。也是中美这两个一新一老的菜市场大佬在这个地球大菜市较量的缩影。
既然我们判断出美国在东亚的出招是虚晃一枪,那么他在中东以及中亚是不是实招呢?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伊朗是很难闹出大事情的,毕竟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悲惨世界还历历在目,伊朗人如果真的还想找事,那就只能说是天亡波斯。伊朗的主要矛盾还是国内的权力博弈。后哈梅内伊时代的来临必然会引起一场权利的纷争。美国并不能做太多的事情,可是美国对于巴基斯坦的过河拆桥【断绝巴基斯坦的援助,而巴基斯坦在美国的阿富汗反恐中,付出极大代价】却让我们认识到,特朗普是真的想割断中国前往中东大市场以及中欧大联通的道路。在美国看来,要么是堵住中国的海路,【南海】,要么是堵住中国的陆路【巴基斯坦】,当然最好是全部堵住。【一带一路的两条线】。可是很明显,美国的实力不够。所以,哪一条更重要,是美国必须做出的选择。
作为一个亲以色列的政府,特朗普当然只有选择陆路。因为这条路不堵住,中国介入中东石油批发市场的路途就更好走,在这个批发市场的存在就更有利。这既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也不是以色列希望看到的。毕竟,靠了美国这么多年,就是因为美国在中东的存在很强势,如果换了一个市场大佬,以色列之前的布局被打乱不说,之后的未来也只能是乖乖的坐下来和巴勒斯坦的兄弟们心平气和的谈谈摊位的划分,而不能一味的欺行霸市,一个劲的吞噬巴勒斯坦的小菜摊。
只是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特朗普要收回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只能是把巴基斯坦再一次全方位的推进中国的怀抱,当然还不仅仅是巴基斯坦,还包括这个市场中的其他经营户,比如伊朗,比如伊拉克,甚至比如沙特等国。我给他这种行为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赶羊入圈”,本来中东各国都如一群散放的羊,美国利用自己的优势时不时的可以上去剪一把羊毛,可是如今美国自己日子困难,就想要一次性的多剪一点羊毛,甚至想要把羊毛薅光。这当然会引起羊们的不满和不安,那么他们就只好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很轻柔的剪羊毛的地方,甚至只给草料不剪羊毛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的羊圈。
这也可以说,这是美国在批发市场的疯狂行为迫使市场经营户们不得不做出选择,选择躲避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让一个相对宽厚的大佬来庇护。虽然这个大佬目前实力还不是太强,但羊们也知道,只要自己的羊毛尽量多的让这位大佬去薅【人民币结算】,那么这个大佬迟早会超越美国这个大菜霸。成为一个和善的市场管理者,并且会和市场管理机构【联合国】建立更为良好的关系。接下来,羊们的幸福生活或许就会出现。
好了,中美菜市场争霸战就到这里了。咱们下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