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高层在中国拍胸脯保证,3个月后的年底,俄罗斯要出全力了

2025-10-04 23:37:45   

普京离开 20 多天后,中俄能源合作关键推动者俄副总理诺瓦克再次访华,并且明确表示俄方将在年底前将 “西伯利亚力量 1 号” 管道的输气量提升至 380 亿立方米的设计最高水平。

从数据上看,今年前 8 个月我国进口了大约 1044.8 亿元人民币的管道天然气,其中俄气占比高达 44.6%。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我们为什么不多元化能源进口结构,而是要把 “鸡蛋” 都放在俄罗斯的篮子里呢?

图片
其实,中俄能源合作有着深刻的背景和现实考量。对于俄罗斯来说,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困局。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到期后,俄罗斯通向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大幅减少,只剩下合计输气量不到 500 亿立方米的 “土耳其溪” 和 “蓝溪” 天然气管道,而且这两条管道只能通到土耳其。再加上美国不断施压,欧洲决定在 2027 年之前彻底停用俄气,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可谓是 “西出无门”。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急需开拓东方市场,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自然成为了俄罗斯的重要合作伙伴。

对于中国来说,选择与俄罗斯加强能源合作也有着充分的理由。首先,俄罗斯的能源资源丰富,能够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其次,中俄之间有着良好的政治互信,这为能源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这种政治上的共识也体现在能源合作中。此外,中俄能源合作的成本相对较低,通过建设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能够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降低运输成本。

当然,中国并非没有多元化能源进口结构。图片

事实上,中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能源合作。但是,俄罗斯在中国能源进口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因为中俄能源合作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西伯利亚力量 1 号” 管道的输气量提升至设计最高水平后,能够为中国提供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保障能源安全。而且,中俄之间还在不断推进其他能源项目的合作,如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管道等。

当然我们对和俄罗斯的合作也有要求,首先,要求俄方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优先确保中俄能源合作项目的实施。其次,希望俄方深化可再生能源合作,利用中国在风电、氢能等领域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最后,加强能源领域多边合作,共同应对 “单极霸权” 的挑战。

总的来说,中俄能源合作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和现实需求,是一种互利共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