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射快舟一号背后的秘密,真正原因并非如西方想像
2017-01-10 08:09:34
今日最振奋人的消息是,中国航天科工快舟一号成功发射一箭三星。注意此次新闻强调指出此次任务采用纯商业发射合同组织形式,完全按市场行为运作,是快舟火箭的“商业第一单”,标志着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迈出新步伐。中国发射快舟一号背后的秘密,真正原因并非如西方想像的地样耸人听闻。真实原因是中国决心要打破西方垄断世界卫星发射的大蛋糕,以中国特色的高性价比享受VIP的服务,把中国商业发射从占全球市场3-7%的低份额迅速增长到像中国高铁一样叫响全世界。将来中国的快舟火箭及相关微纳卫星研究生产发射全部一条龙服务,还可以定制定时可以众筹,以高质量的服务估计未来可以占到全球商业市场的80%份额以上。就像中国高铁一样。
快舟一号给我国赶超西方国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就是重新定义商业发射,打造中国特色的商业发射。
2013年快舟试验发射的时候,西方居然以“中国秘密发射新快速响应火箭”为题报道此事。耸人听闻称“快舟”其实就是中国的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系统。说什么这次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抢在美国之前,成为首个完整发射卫星-火箭一体化快速应急空间飞行器试验的国家。西方大谈中国威胁论,不怀好意。
快舟一号的本质是中国航天要背 水一战,重夺世界商业发射大蛋糕全球航天商业市场每年高达3000多亿美元大单,基本上被美国分掉,剩下部分为俄国和欧洲,中国只占全球商业市场的 百分之3-7%。中国报价一般发射一次约7000万美元左右,虽然低于西方,但由于西方国家立法限制用中国火箭发射卫星,导到中国的市场份额相当可怜,并非长征火箭不好,而是西方的限制。
目前,全球卫星市场火爆,军用卫星不到18%,其他大部为民用商用,比如遥感,导航,商业通信等。按美国卫星工业协会划分,卫星产业分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卫星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四大领域。这几大块中国技术完全没有问题。
单是2011年,美国发射服务收入为19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39%,欧洲、俄罗斯和亚洲的发射收入占全球份额分别为25%、19%和17%。
原本市面上做卫星发射生意的竞争者不超过8个,例如法国的阿里安航天公司,是欧洲空间局的子机构;中国长城工业集团,中国政府授权公司;美国联合发射联盟,是美国波音集团和洛克希德·马丁两大航天公司合资公司。美国单次发射报价在7000万到9000万美元之间。在2012年,他们发射了4次,总报价17.4亿美元,平均每次4.35亿美元。阿里安航天公司,平均价格达到了2亿美元一次。至于最为人熟知的火箭创业公司SpaceX单次发射的价格在5400万美元左右,目前猎鹰9号的火箭发射成本大约为6100万美元,如果有一天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方案成功,那每次太空旅行的成本就能降低到500万美元一次。随着日本、印度等国的崛起,以及美欧等私营航天企业的介入,相比之下中国运载火箭原本在国际发射市场的7000万美元高性价比优势已不突出。 所以中国正在实施国际化战略,将力争2020年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份额由目前的3%提高到15%。
我国现在的处境比较尴尬,比技术不是美国的对手,比价格,本来很有优势,但是随着美国SpaceX运载火箭发射的民间化,价格瞬间跳水,我国在成本上不仅没有优势,反而还处于劣势,更不说国外立法限制了外国公司找中国进行商业发射。所以你不难理解我国商业发射的海外客户其实都是些小弱国,眼看大蛋糕,却赚不到钱。
相反,现在全球卫星市场却越来越火爆,众多大小公司加入卫星市场。最早,卫星生意只是政府的主场,现在却遍地开花。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旗下的Blue Origin刚刚完成太空船测试;Greg Wyler离开Google之后,创立了OneWeb,计划是发射648颗近地卫星,拉来了空客合作融资5亿美元。香港中学生都可以研制发射卫星了。
国外商业卫星发射,一般1万美元~10万人民币每公斤,等待排期时间半年~2年。即使你有钱,也要排队等窗口。
快舟一号给我国赶超西方国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就是重新定义商业发射,打造中国特色的商业发射。
一是不用排队等窗口了,可以像订火车票飞机票一样在网站公布发射窗口和计划,由客户自由订制。
二是还可以个性定制发射时间。比如中东土hao们高兴起来,可以给自己的生日或者爱人的生日订个特殊窗口,并且可以在太空打出Happy Birthday to you,也绝对不会奇怪!
三是价格绝对亲民。估计将来花个50万到100万就可以订制发射个人微型卫星。以往的卫星由政府拨款研发的、大型、长寿的高轨道卫星,例如美国在1991年发射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就重达6吨。但商业需求更多的是要做的是重量在1千克左右,飞往离地球300-2000千米高度的近地轨道卫星。
诸位,现在国际上包括国内的微纳卫星说白了就是几块电路板装配起来,跟手机笔记本没什么差别,都是集成电路。中国可以模块化生产微纳卫星设备,然后根据客户需要拼装,然后搭车发射。
目前小卫星当前单位有效载荷的发射费用约在2~4 万美元/kg,皮星/纳星(1~10kg)的发射费用不超过100 万美元。快舟一号计划成功后,价格还可以大幅下降。
如果你钱不多,没关系,还可以众筹来完成。亲,快快给你的女友订制一个吧。 中国航天欢迎您!不是我吹牛,这些其实已经写入航天科工的计划中了,亲,请看我今日头条的前一篇。
众所周知,航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靠持续的发射载荷需求。小卫星应用范围的扩大,有助于拉动卫星发射市场,推动其进一步的体制与技术变革。小卫星技术虽然不是航天工业核心,但是航天工业焦点。
根据最新图片,快舟一号说穿了就是东风-11公路机动商用简化版,一台发射车配发射架兼弹筒,火箭包里弹筒内,配上几台相关设施车。可以随时随地发射,想打几发就来几发。
随着快舟一号闪亮登场,将来世界人民早上起来打开电脑在中国航天的网站下个单子,晚上就可以在阳台上与爱人一起欣赏自己个性订制的微型卫星在天空划过的美丽线条了,顺便用手机遥控给自己拍个太空特写,这一切,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