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航母10万吨,中国能否造更大的?现实远比想象困难得多
2020-02-20 07:50:58

图为美国福特级航母
此前有一则颇有意思的军事消息:美军福特级四号舰将会以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海军英雄、三等兵多里斯·米勒的名字命名,这打破了过去几十年来美军命名航母的传统。当然,更值得注意的其实是美国人对本国航母发展的规划,福特级取代尼米兹级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美国人对自身海军发展"小步快跑"的大方向的规划也没有改变,因此短短数年里,四艘福特级航母的入役不能不让人怀疑美国海军的战略是否正在筹划着变革。

中国有了双航母,但是距离美国海军差距还是太过巨大
而最有可能导致这一变革的因素莫过于中国的崛起。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有两艘6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海军总体实力与美军一个双航母编队相当,用来守卫近海绰绰有余,但是用于保护中国海外利益则必然会捉襟见肘。毫无疑问,中国必须发展更大规模的海军,更大规模的航母和航母舰队来应对美国有可能的战略转向所带来的压力。

福特级航母是人类历史最强的航母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能够建造多少吨位的航母呢?以美国的福特级航母为例,这一型航母的满载排水量超过11万吨,一艘就接近了中国两艘航母吨位的总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能够携带75架各型飞机,以及4500名船员。如果想要在实力上比肩美国海军,中国方面需要造出接近甚至超越这一数据的航母才行。

超大型油轮吨位可达福特级的四五倍以上
而这里又有一个新的问题:航母造多大才合适。诚然,现如今的世界上不乏二三十万吨甚至五十万吨的巨轮,但是这个数字绝对不会是航母的适宜吨位。人尽皆知航母吨位越大越好,越大就能够携带越多的战机,起降率也会有极大的提高,作为海上移动平台的效果也会愈发出色。此前中国著名军事专家席亚洲就曾在一档节目里形象地说明了轻航与重航之间的差距是何等巨大:前者最多能够携带数架顶尖战机,击落后者十数架到数十架战机,后者在承受了如此损失后仍有富裕的战机能够直接击沉前者。

人类历史上战果最辉煌的企业号不过是一艘2万吨级的航母而已
问题在于现如今的技术和现实并不容许更为庞大的航母出现了。举例来说,美国人从二战至今一直在放大航母,但是付出的代价包括并不限于:同时增大宽度和方形系数,将开放式机库改为封闭型,增高干舷以提高船体强度。而20万吨级或者更大吨位的航母必然要在这些数据上做出更大的牺牲,确保自身的航速达标、强度足够,并且可以携带更多的战机。

海军的发展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且切合现实才行
但是,这些牺牲并不一定能够带来足额的回报,第一个问题便是起降效率,放大航母未必能够同等地放大起降效率;其次则是造价,如果造价过于昂贵,很有可能不如将钱拿来建造更多的十万吨级航母;再来则是飞机性能未必能够与舰艇性能一同提高,无法令20万吨或者更大吨位的航母带来指数或者同等倍数的效能提高。简而言之一句话:美国人已经考虑过这些问题了,英国人甚至考虑过200万吨级的冰航母,但是现实击碎了这些幻想。